抗美援朝战争激战至1950年下半年之际,志愿军和美军已先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战役;尽管朝鲜战场已然经过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的残酷洗礼,但是交战双方的比拼却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真正动人心魄的高潮才刚刚开始!

值此关键时期,对于以老美为首的联合国军而言,虽然前期战事举步维艰,可是仍旧难以阻挡入侵野心。不过在志愿军看来,只要美方等国一日不停歇侵略朝鲜的铁蹄,我方必将与顽敌一直抗争到底!鉴于此,双方之间更为惊险的大对决已悄然拉开帷幕。这场战役对于志愿军来说,实在是一场非常艰难的考验。

我军王牌部队三十九军,除却要突破南朝鲜军最为坚固的防御体系外,还必须与李奇微率领的联合国军正面抗击。正当志愿军陷入进退两难的险境时,一一六师师长果断提出了三条决定性战术;正是依靠这些奇诡的战术,志愿军三十九军仅仅利用十一分钟便攻陷了敌人阵地;经此一战后,就连素来自信的李奇微深表钦佩,不禁疑惑道,世间竟然还存在如此战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津江战役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役呢?一一六师到底提出了哪三条重要战术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加收藏,长按三秒点赞还可以触发关注特效!这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便是出奇制胜的临津江战役!得知此战取得的辉煌战绩后,刘伯承元帅不由欣喜若狂,直接给该战役打出满分;而陈赓大将则是以“三险三奇”特色,高度评价了临津江战役的艺术特色。好朋友们是否敬佩志愿军的所向无敌呢?

如果大家深有感触的话,请在评论区或者弹幕里打出“志愿军战无不胜”五个字!我军成功突破临津江江岸防线后,又一鼓作气地向敌方阵地纵深推进了一百公里左右。随着志愿军顺利攻占汉城,由此彻底粉碎了敌人以逸待劳、徐图整军再战的预想。临津江战役到底有多么艰险与残酷呢?志愿军到底用了怎样的战术,以至于仅需十几分钟就赢得胜利呢?在本期视频中,草根将会带领好友们追忆这场无比震撼的战役,探秘临津江战役背后隐藏的悲壮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有人会表示疑惑,这场战役是如何爆发的呢?众所周知,随着朝鲜战场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溃败,联合国军的士气与军心都受到严重挫伤,不得不退守在三八线附近,及其以南的区域;志愿军趁着敌人溃逃之时,很快就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使得抗美援朝战局开辟了十分明朗的前景。眼看朝鲜战场敌我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联合国军又岂会甘心失败呢?尽管敌人先前咄咄逼人的气势荡然无存,然而却试图在其他方面找回脸面;随着敌人由攻势逐步转为守势,为了让军队获得修休生息、整备调度的机会。

美方竟然联合印度、日本、英国等十三个盟友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示志愿军与美军应当先停止战火,继而展开相关谈判工作。此外这份声明还强调,志愿军必须承诺永不越过三八线;如若遵守这项协议的话,一定会受到这些国家所谓道义上的支持。我军将会如何进行有力回击呢?彭老总与国家高层领导敏锐地发现,联合国颓败至三八线附近休整,不过只是缓兵之计而已;待到敌人养精蓄锐、恢复元气后,大概率会再度组织大军侵犯三八线以北地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看穿了联合国军的别有用心后,更加坚定了穿越三八线的决心。彼时的敌人被迫蜷缩于南边区域,正处在无险可守、补充人员与弹药的阶段;为此志愿军决定抓住难得的战机,主动发起战斗攻势,继而进一步扩大战果。虽然我军的作战思路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志愿军而言,足以算得上是一招惊险之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一、当时朝鲜半岛已经迎来的寒冬时节,平均气温早已骤降至零下二十多度;厚重而绵延的积雪,给我军行动作战带了极大困扰。其二、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已进行过两次大型战役,各军各部损耗也十分严重;不仅全军显得疲惫不堪,而且有效补充也亟待完成。其三、即便美军已被我方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南位置,可是每日依然会派遣战机上千架次,不断地轰炸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致使运输车辆、粮食、弹药等物资悉数被毁,对我方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朝鲜北部大多都是丘陵、山地等地形,因受制于道路狭窄、山高坡陡等影响,使得联合国军的先进机械化部队寸步难移;而志愿军却在这种地貌中行动自如,曾创造出了十四个小时行军七十多公里的壮举。不过三八线南部却以平原地势为主,为敌人机械化设备的实力发挥而奠定基础。正因为这些不利条件,使得志愿军不得不进行深远而全面的考虑;倘若我军穿越三八线南部后,意味着战线进一步拉长,后续的补给难度也愈发增加,也会遭遇敌人的优势反击。

难道志愿军会选择暂时放弃、寻找机会再战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战场战机一向是稍纵即逝,我军又怎会轻易舍弃呢?志愿军素来都是迎难而上的绝佳典范,战士们充分发挥出夜战优势;利用茫茫夜色的掩护、美空军轰炸的间隙,成功实现了关键物资的转运。面对未来难以预料的变化,我军必须迅速完成插入敌军纵深的举措,继而给予敌军以雷霆一击,决然不能处于长期相持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总部经过反复研究与商讨后,最终还是选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派遣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乘胜追击,继而一举贯穿三八线以南地区。既然志愿军能想到越过三八线作战,联合国军自然也早有防备。此前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已经征调了十三个师、两个旅驻防在前线,总兵力多达三十四万!此外联合国军又在三八线附近,构筑了两道坚固异常的防御体系;防线正面宽度足足有二百五十多公里,纵深深度可达六十公里左右。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还在三八线和三七线中间,部署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机动力量,随时可以投入到战场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国军虽狼狈仓皇逃窜,但是却没有因为惨败而有所懈怠,仍旧有能力建立强大的防御工事。不过在志愿军眼中,就算前方拥有刀山火海,也无法阻挡冲破一切阻碍 的勇气。1950年12月,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即将展开。彭老总经过周密的部署,决定将三十多万志愿军投入到战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第一个重头戏将会是哪里呢?没错!南朝鲜首都汉城便是不二之选!然而汉城周围虽然没有险峻的天堑地势予以守护,但在前方却有一条汹涌的大江横跨面前。这条大江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位置,北起马西岭山脉之巅,总长度可达二百五十四公里;大江中央某段江流恰巧倾泻于北纬三八线上,然后急转直下流入了南朝鲜境内。此江河到底是哪一条流域呢?该大江就是赫赫有名的临津江!至于南朝鲜都城汉城的位置,距离临津江只有大约七十五公里。须知,临津江作为守护汉城的唯一屏障,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倘若志愿军可以强势突破临津江的阻隔,便可以将汉城牢牢掌握在手中。

事实果真这样简单吗?临津江在和平年代作为母亲河级别的存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朝鲜人民;可是当地人却无比担忧地表示,临津江暗藏的凶险早已远超志愿军想象,此话又从何谈起呢?表面上临津江处于地势平缓的区域,江面宽阔、水深较浅,行人可以安然无恙的穿越;不过此种祥和的现象,仅仅是临津江虚假的表象罢了。临津江两岸却到处都是凶险之地,底部充斥着诸多险绝而可怖的沟壑;这还不算,幽深的沟壑平均深度可达一点米六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般深邃的深度,似乎与临津江表面深度相差无几;江水如此深度对于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福音;然而沟壑拥有这种深度,却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现象;就算是成年人不小心陷入其中,也会被摔得伤筋动骨。令人恐怖的是,临津江水深刚好能够没过常人脖颈,寻常时候游渡自是稀松平常;不过假如志愿军以此方式渡河,一定会成为对岸敌军的活靶子;如果被敌方锁定的话,基本就是九死一生的状况。非但如此,临津江江面这样辽阔,想要在短期内迅速通过,并且不被敌人发现,确实是比登天还难!

另外江流南岸还有七米到十米高的天然峭壁,非常难以进行攀登。换一句来说,临津江的确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然而还有更加棘手的现状摆在眼前,这又具体指向何事呢?众位看官们不要心急,劳烦点赞收藏支持一下;这样既可以欣赏往昔精彩,也不会错过后期动态;接下来的内容全程高能,让我们继续往下看!驻守在临津江对岸首当其冲的军队,便是被誉为王牌部队的南朝鲜第一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师长白善烨的率领下,该军建造了纵深接近九公里的三道防线;防守阵地内部还覆盖着密集的铁丝网、坚固异常的堑壕,以及各种强悍的明暗火力点,外围还布置着大面积雷区。南朝鲜所处的位置,交通可谓是四通八达,可以满足任何机械化设备运作。第一师的火力配置也极为优良,不但拥有大量步兵常规武器,而且还有诸多火炮、轻重机枪等作为支撑。即使在铜墙铁壁般严密的防御下,白善烨依然不会掉以轻心。

他还指派火炮力量破坏临津江冰面,最大限度阻挡志愿军渡江作战意图。值得一提的是,汉城周遭除了被南朝鲜强军驻防外,接替麦克阿瑟职务的李奇微,还亲率实力雄厚的联合国军严阵以待,每日还会派遣空军对汉江以北区域实施侦察、扫射与轰炸。凡此种种现象无不显示出,志愿军要想顺利攻破防线,似乎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换一种思路考虑,志愿军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纵深穿插;一来可以彻底切断联合国军的难逃路线,二来还可以阻断后续敌军的援助。面对这种挑战性极大的难题,志愿军到底将如何进行部署呢?打响临津江战役的王者之师,毫无争议地非三十九军莫属!志愿军三十九军除却骁勇善战以外,还以擅长谋略而著称;接到命令的军长吴信泉望着严峻的局势,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若此刻贸然让军队强攻临津江的话,战士们一定会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寸步难行,甚至于还会遭遇全军覆没的打击。

可是倘若无法制定有效进攻策略,无异于提前宣布第三次战役的首次失败!心急如焚的吴信泉赶忙着急众人商量对策,力求尽快制定出两全其美之法。在各将领各抒己见之时,一一六师师长汪洋提出的计策,就连以大胆闻名的吴军长都倍感不可思议;汪洋究竟有着怎样的奇巧计谋呢?汪师长决定亲率一一六师,在三条重要建议的指引下,势必要冲破敌人最顽固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长吴信泉,及其众位将领听闻汪洋的分析后,纷纷忍不住直呼精彩纷呈;此种战术尽管非常冒险,但是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法,于是大家都十分赞同与支持汪洋挂帅出征。1950年12月31日,朝鲜战场正式爆发了第三次战役,逐渐展开了突破临津江的一系列行动。汪洋师长提出的三大奇谋之一,便是寻找到敌军的薄弱防守地段,继而集结全部火力轰开突袭缺口。此刻急需结局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敌军哪一段才是最佳攻破区域呢?

其实在发起战役之前,一一六师早已做足了战前准备;汪师长此前果断派遣三四八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捷占领临近江北岸的制高点,以便于更有效侦查与解析敌情。汪洋结合多种情报后得出结论,临津江地势最险峻的地段,便是相对最为薄弱的环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纵观而言,临津江整体地形易守难攻,即便志愿军能克服地形阻碍冲到对面,也决然难以抵挡敌人的火力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思缜密的李奇微一定知晓这种道理,他极有可能预判了志愿军预判,故而将重兵转移到其他自认为更加薄弱的地段;此时汪洋又预判了李奇微的预判,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把地势最为险绝的地段作为主攻区域,由此而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与措手不及。为了扰乱敌人的判断,汪师长专程派遣一个团的兵力,不断袭扰敌人严防死守的地段;由此有效地钳制住李奇微的主力部队,为志愿军突袭临津江凶险地段争取了宝贵时间。另外汪洋师长提出的第二条奇妙便是,最大限度利用临津江周边独特的地形。

或许有人会大惑不解,临津江两岸不是被各种惊险的沟壑所环绕吗?这种地形还有什么使用价值呢?此话虽说十分在理,然而在志愿军潜意识里,这种险象环生的地形并非一无是处!沟壑纵横的地形,无形之中早已形成了半成品般的天然地道;对于地道战鼻祖的我军而言,改良与完善这些地下通道,实在是轻而易举的操作。拥有众多地道的庇护,可以让我军施展拳脚放手一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通工事修建的一一六师,只耗时大约十三天时间,便在距离敌人一百五十米的沟壑里;成功打造出了隐蔽通道三百一十六处、防空洞三千多座,以及八十多个炮兵发射阵地;在如此纵横复杂的地下堡垒中,足足可以容纳将近七千五百名志愿军战士。我军宛若神迹般的举措,全然是在敌军的眼皮底下进行,不过他们始终都没有发现。尽管事无巨细的李奇微,在志愿军挖通沟壑期间,曾多次派遣侦查单位进行探寻,甚至本人还亲自乘坐直升机予以视察,却依然未尝返现志愿军的任何影踪。

联合国军一连多天徒劳无功之际,最终彻底放松了警惕,为后来我军轻易冲破阻碍而打下坚持基础。不得不谈及的是,发起总攻当天凌晨,朝鲜战场三八线附近气温愈发低下,而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纷飞的场景,无疑成为了志愿军又惊又忧的双刃剑!为什么会这样形容呢?大雪倏忽而至,使得单衣薄衫的我军愈发雪上加霜;志愿军战士为了不暴露阵地位置,无法进行生火取暖御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将士只能依靠仅剩的辣椒等食物,抵抗北风呼啸与冰天雪地;殊不知,在经历战争的洗礼下,志愿军早就具备了钢铁般的意志力,得以硬生生扛过了白雪皑皑的恶劣环境。可知在这场大雪肆虐的背后,也为我军带来了难得的庇佑!因为天气实在太过严寒,临津江对岸的联合国军便一直蜗居于住所之中,以至于无人监察我方动向。尽管李奇微始终有着鞠躬尽瘁的姿态,在雪花飘散的背景下,仍然坚持乘坐直升机视察情况;可是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他又如何能够发现重要情报呢?

得益于飞扬大雪的保护,志愿军成功躲避过了敌人的多次巡查。汪洋师长连续观察几天后,终于决定执行第三条奇谋;为保障我军后续作战的火力充足,汪师长命令志愿军三个炮兵部队,将所有重型火炮尽皆挪至临津江江畔工事周遭;战士们使用树枝、白雪等物体,巧妙的将火炮装备完美伪装起来。而战士们则全部隐藏在地下掩体中,静静等待着全线出击的指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31日下午四时许,伴随着汪洋师长一声令下,百余门火炮凶猛的吐着火舌;只见漫天的炮弹好似狂风骤雨般,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地方阵地上;在这种凌厉攻势的袭击下,敌军阵地顿时被撕开了一道豁口,整个防御工事瞬时便湮灭在了一片火海里。正如汪洋所预想的一样,李奇微果真将联合国军主力部署在了他处;原本想依靠天堑阻挡我军的险地,只有南朝鲜一师,以及少股美军士兵所驻防。

在炮兵部队雷霆万钧的攻击下,敌人一个又一个据点都化作了烟尘,至此为志愿军大部队渡江作战扫除了障碍。不多久以后,临津江两岸闪现出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及其让敌人肝胆俱烈的冲锋号和哨子声;南朝鲜精锐师师长白善烨得知部队全线溃败的消息后,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继而慌不择路地逃窜。临津江战役自战斗打响后,仅仅持续了十一分钟后,我军就突破了固若金汤的敌方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我军打懵圈的李奇微,无论如何都难以预料,志愿军竟然仿佛在一瞬间,便召集了如此庞大的军队!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三十八军的渡江部队也势不可挡,仅用时十分钟便在江面上搭起了浮桥,继而直插敌军后方指挥所。此后志愿军第四十军、第五十军,也从临津江两侧实现了全线突破。至于我军第四十二军、第六十六军也同样进展顺利,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战绩。

总而言之,二十余万志愿军大概耗时一个小时,就把蔓延二百多公里的临津江防线全部击溃。1951年1月1日,彭老总命令志愿军转入全线追击作战模式;第三十九军、第五十军组成右翼突击集团,在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的配合下,于汉城以北地域歼灭英军皇家“绿老虎团”,迫使联合国不得不撤离汉城地界。此后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等部队,又组成了左翼突击集团,又将战线向南推进了至少八十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战斗持续至1月8日,志愿军以消灭敌军一万九千余人的可喜战绩,而圆满结束了临津江之战。战后陈赓副司令将制胜原因归结为“三险三奇”,具体阐述为:第一、突破口选择新奇,敢于一反常规出其不意攻击险峻地段;第二、进攻选择阵地奇特,能在敌人不知不觉间部署大量进攻部队,确实是在险绝中取胜。

第三、炮兵阵地选择奇妙,能将百余门重炮部署在敌人眼皮底下,继而在惊险中达到消灭敌军的目的。而刘伯承老总对于此战也极为推崇,破天荒地打出了满分!临津江战役的大获全胜,为成功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诩无敌天下的美军,驻防汉城仅三天便弃城而逃,极大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知晓我军奇袭的战术后,身经百战的李奇微不由慨叹;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精妙的战术,直言志愿军无愧于一支极富战术的军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积极留言和讨论,让我们下期再会。

临津江战役,志愿军耗时11分钟出奇制胜,李奇微:竟有如此战术? - 视频

https://www.ixigua.com/7100435283711099392?logTag=dbff6b8d1d3a33c9b1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