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西吉绣女:飞针走线绣出幸福新图景(主题)

——宁夏深耕劳务品牌打造就业“金名片”系列报道⑤(副题)

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穿针、走线、勾挑……在西吉县乡土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非遗就业工坊里,30多岁的杨月霞正全神贯注地埋头完成一对荷包的刺绣。不一会儿,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她手中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案。

杨月霞的家在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儿时常跟着母亲扯线团、穿针,偶尔绣上几副鞋垫或枕套。耳濡目染下,那“一针一线”也成了她心中的一份热爱。

10年前,孩子进城上学,杨月霞一同前往,继续围着锅台转。

偶然的机会,杨月霞认识了“西吉绣女”施满义,跟随其学艺,她的人生有了彻底的改变。

“我边给孩子做饭,边在这里上班挣钱,两不误。”得到施满义刺绣技艺的真传,杨月霞在就业工坊上班当老师,每月有3000余元的稳定工资,“凭着手艺挣钱,心里也踏实”。

刺绣,一直是西吉妇女的传统手艺。2021年“宁夏刺绣”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西吉县充分发挥宁夏刺绣传承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当地乡镇劳务站点的阵地作用,全力打造“西吉绣女”劳务品牌,形成了“培训+企业+基地+巧媳妇”的运作模式和“订单+期货”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有培训刺绣企业、工坊、基地等经营实体4家,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从事手工刺绣技艺的绣女1000余人,年创造经济效益1586万元,带动就业2300余人。

“我们‘西吉绣女’制作的刺绣抱枕已摆上了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的头等舱,用刺绣技艺制作的女士休闲包也卖到全国各地,每个包能卖到200元以上。”施满义的女儿赵静说,如今企业已销售手工艺作品2.6万余件。

刺绣是时间的艺术,而艺术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定住神,稳住心,才能守住艺。

依托“西吉绣女”劳务品牌,自治区级手工艺制作非遗文化传承人马兰,先后筹建西吉县农村妇女创业发展协会、西吉县蓝天民族刺绣培训中心、宁夏西吉县马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莆田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吸纳带动当地妇女学习非遗刺绣、手工制作等技艺,实现就业增收。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人员1.4万人次,培养出刺绣等手工艺品制作能手数千名,带动了西吉县乃至周边地区600余名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90后”女孩杨玲深受母亲的熏陶,从小就喜欢传统刺绣。大学毕业后,学设计制作专业的她决定接过母亲手中的“绣花针”,干一番事业。

“作为一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我觉得刺绣应该被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杨玲发现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传统的刺绣要适应市场变化,必须大胆创新,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推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作品。

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拓思路,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开阔眼界,与专业设计人员强强联手谋创意……如今,从自己干到找合作,从单一传统元素到结合时尚,杨玲所设计打造的凸钉玻璃碗、鎏金银壶、嵌石金耳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已将“西吉绣女”这一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不断探索出“传统+时尚”的非遗传承新路径,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我们公司年生产各类非遗文化旅游创意产品6万余件,年销售收入700余万元。”杨玲说。

技艺与初心碰撞,传统与时尚融合,“西吉绣女”劳务品牌正焕发传承新活力,已成为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就业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成为宣传、推介西吉的一个窗口。

“这几年,随着绣女规模的不断扩大,绣品不断成熟,市场趋于完善,刺绣订单越来越多,我们推行‘企业+基地+西吉巧媳妇’的运作模式和‘订单+期货’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绣女增收致富。”西吉县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西吉绣女”劳务品牌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入全国劳务品牌目录,在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劳务品牌展示中被评为“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2023年,在我区举办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获评“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