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多年来学习烘焙的过程中,我喝过数位前辈制作的烘焙瑕疵杯测包,并以此为基准建立起对咖啡的审美:只要这杯咖啡喝起来没有生豆瑕疵和熟豆瑕疵,那就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每个人各自的偏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这两年喝咖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点与我认知相悖的现象:市面上流行的外国烘焙商的豆子,按照我学习的烘焙瑕疵判断标准来看,其中有不少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发展不足或焙烤这两种烘焙瑕疵,然而依然有许多的消费者甘之如饴。

这其中产生的分歧,令我很感兴趣。

烘焙瑕疵的产生并不是一个段落式的、有着明确节点的瞬时转变,而是一个的连续的过程,被人为地、根据感官的反馈判定了是否存在烘焙瑕疵以及烘焙瑕疵的种类,确立烘焙瑕疵的判定标准,而烘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做烘焙方案测试、通过和烘焙瑕疵杯测包进行比对来学习这一烘焙瑕疵的认定标准,继而在烘焙过程中找到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显然大部分消费者对咖啡豆的认知学习路径和烘焙师大相径庭,他们并没有也并不需要参加烘焙相关的课程,不必按照烘焙师的烘焙瑕疵标准来评价咖啡,也就自而然地采用不一样的咖啡评价标准。

而“风味”成为区别精品咖啡与商业咖啡的分水岭的时候,对风味辨识度的追求就成了许多烘焙商的第一要义,烘焙度自然就会向着更浅的方向。烘焙师在烘焙时尽力避免的稻草味、纸板味、空洞感和风味与尾韵强度不足的感受,在许多消费者看来也许都不是什么问题,又或者可以在萃取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减弱瑕疵风味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逐渐迎来一个咖啡审美的范式转移:曾经我们认为是烘焙瑕疵的咖啡特质,由于消费者审美偏好的变化反而不成问题了。咖啡行业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审美范式转移:想想我们的烘焙度是怎么变得越来越浅的。

咖啡沙龙编辑

脆肉阮

“盘盘逻辑”

版权信息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来源:咖啡沙龙
■ 文章作者:脆肉阮

■ 图片来源:Blackroom-k

■ 侵权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
■ 合作联系:微信cofesal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