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6年8月,在大连街头出现了3张陌生面孔。
这3个人,既不去海边踏浪,也不去山间漫步,却一个劲地在日寇遗留下的旧工厂里转悠。
3人中为首的一位,生了一张国字脸,眼睛虽然不大,却是炯炯有神。
这个人,就是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参谋长的萧劲光。
解放战争时期的萧劲光将军(左)
对解放战争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1946年上半年,正是解放军在东北最艰难的日子。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为了抢占东北这个宝贵的工业基地,调兵遣将,可算是下了血本——
新一军、新六军,五大主力来了俩,十三军、七十一军,也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武装到了牙齿;
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郑洞国......在抗战中打过硬仗、恶仗的国军名将纷纷北上,肩膀上的金星、胸脯前的勋章,简直闪瞎人眼;
在后方,美国人的飞机大炮、枪支弹药、罐头面粉,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国军吃得饱、穿得暖,坐在卡车上,追逐着靠两条腿纵横穿插的解放军,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
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
因此,从1946年上半年起,解放军在东北不断收缩,而国军步步紧逼,锦州、本溪、四平、长春......一个个军事要冲纷纷被国军占据。
一连串的胜利,让国军将领们心情大好。1946年5月30日,当蒋介石飞抵长春,询问解放军之战力战术,与江西时代有无进步时,这些名将们纷纷表示:解放军不过尔尔,没啥实力!
战事不利,身负重任的萧劲光为何会偷偷出现在大连呢?
01
实际上,虽然国军在东北耀武扬威,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却没太当回事。
早在1945年11月,面对国民党加速调兵遣将,以及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态度暧昧不清的现状,延安已经及时转变了部署,命令在东北的解放军:
“在长春路沿线各大城市以及营口、锦州、吉林、龙江、安东等城市,则需准备被国民党军队占驻……应本上述方针速作部署。”
与此同时,解放军大步向中小城镇和乡村迈进,开辟出了广大的根据地,为日后的反攻积蓄力量。
所谓“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就是这么回事。
解放军在东北的作战示意图
这一时期,毛泽东所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
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于解放军最终胜利的结果,他毫不怀疑。
但他心里十分清楚,国民党这只纸老虎,嘴里的獠牙可是货真价实,闹得不好,是要吃人的。
毛主席与斯特朗(油画)
纵使骁勇如武松,面对老虎时也有根哨棒傍身,但当时的解放军,打老虎的家什着实不太够用。
根据史料显示,解放军的装备水平虽然较抗战期间有所进步,但总体看来,还是捉襟见肘得很——
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为31万9千余人,可所有的长短枪支加在一起,不过13万4千余支,平均2.5个人才有1支枪。
像火炮这种“奢侈品”,更是稀缺——整个东北民主联军,大小口径的火炮全算上,不过1400余门而已。
当时,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主要依赖于迫击炮
相较之下,当时国民党第十三军一个营的武器装备,就比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个团还要富裕,所装备的美式迫击炮,居然能发射燃烧弹——这种稀罕物件,别说是普通官兵,就连林彪都没见过。
十三军尚且如此,国民党“五大主力”的装备水平更是可想而知。
武器装备的高下,虽然不能改变天下大势,但对战斗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1946年2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第四纵队,在辽河南边一个叫沙岭村的地方,咬住了新六军第22师66团的2个营,以及师直属机炮营、教导营,一共2000多人。
所谓“纵队”,是军一级的编制,就算不能全部展开,收拾这2000多人的小股部队,也基本上等于狮子搏兔,让人颇有“杀鸡焉用牛刀”之感慨。
然而,这次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战斗打响之后,解放军战士轮番向沙岭村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但新六军区区2000余人,却凭借凶猛的火力,把沙岭村守得如同一块礁石,硬是让人无处下口。
两天三夜之后,三纵、四纵的伤亡已经达到2000余人,同时,新六军的援军也开始向这一地区靠拢,无奈之下,解放军只得撤退。
“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可以看出,这次战斗,着实让解放军官兵心塞得很。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单看长相颇像个大学教授
正因如此,毛泽东在1946年5月3日,给东北民主联军领导人林彪、彭真发去密电,要求他们:
“必须做长期打算,后方必须保证新兵与弹药之充分接济,必须迅速建立兵工厂,自制弹药、地雷及必要枪械。”
可见,在毛泽东的思路中,这三个“必须”,正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所在。
02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在珲春、哈尔滨、鸡西等地建立了兵工厂,给前线将士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这些兵工厂的位置着实偏远,加上东北交通线绝大部分被国军占据,武器弹药的转运就成了大问题。
因此,1946年7月,在东北局召开扩大会议时,萧劲光接受了一项机密任务:在“南满”——也就是东北南部地区——建立新的兵工厂。
接手这一任务后,萧劲光第一个便想到了大连。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当时的大连处于苏联实际管辖之下,虽然囿于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苏联不能堂而皇之援助解放军,但却可以在暗地里进行支持。
在苏联的控制下,大连属于自由港口,运输、贸易等行为不受国民政府控制,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天津、上海,甚至香港、朝鲜等地运进原材料。
此外,大连还有着极为强大的工业基础——
在日寇占据时期,大连是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连有2000余家工厂,覆盖钢铁、化工、机械等多个行业,都是兵工生产的重要门类。
从这些条件来看,将兵工厂设在大连,基本上是唯一的选择。
民国时期的大连
然而,在到达大连之前,萧劲光仍然存着个疑影——
众所周知,在二战期间,苏军是著名的“拆迁大队”,在击败德国之后,在德国搞了三年大拆迁,几乎把半个德国搬回了家。
而当苏军击败日本关东军,进入东北之后,更是把这种掘地三尺的“拆迁精神”发挥到了极点。
根据当时日方的档案记载,在1945年8月到1946年5月期间,不到一年的时间,苏联从东北运走的各类物资、设备、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就高达53.4亿日元(旧币),折合美金13.6亿元。
而像涉及钢铁、燃料等重要行业的工厂,更是被苏军拆卸一空,就差把盖厂房的砖头带走了。
被苏军拆过的工厂 连大门都消失了
因此,当时的大连究竟还有多少生产能力,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抵达大连之后,萧劲光一方面联络大连地区党的负责人,摸清情况,一方面实地考察了大连的各个工厂,一番忙活下来,结果基本算是喜大于优——
虽然经过苏军的折腾,大连的工业基础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但与东北其他城市相比,大连的工厂保存得还算相对完好,2000余家工厂,有300余家已经正常开工。
更重要的是,在日军投降后,这里遗留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在这里创办兵工厂,能够省下大量培训工人的时间。
大连码头工厂
于是,萧劲光向中央发电,建议在大连建立兵工厂,随后,在1946年9月底,中央向各个解放区发出指示,要求“派出干部,并携带部分资本”,到大连开办兵工厂,以保障各解放区的弹药供应。
03
对于中央的指示,响应最为积极的是华东局。
从1946年夏天开始,华东解放区便是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区域之一,在这一区域,蒋介石投放了近50万的兵力,虽然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作战机智顽强,但由于缺少重火力支援,仗打的分外艰苦。
因此,当中央下达指示后,华东局副书记、山东野战军司令陈毅便找到时任华东局财委副书记朱毅,安排他带领60余名干部和大量资金,到大连筹建兵工厂。
陈毅元帅
临行前,陈毅不失风趣地叮嘱道:
“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蒋委员长,虽然送来不少美式大炮,却不肯给炮弹,你们到那边,首先要解决75式炮弹的问题!”
面对陈毅的嘱托,朱毅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美制M1型75mm榴弹炮
到达大连之后,朱毅等人便与东北局以及其他解放区前来的干部一起,开始了紧张而艰难的筹建工作。
在整个筹建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与苏军的交涉。
正如前文所述,当时大连的工业,都在苏军的管辖之下,其中许多工厂,都关系着军工厂能否正常运行。苏军将这些工厂看得如同宝贝一般,决不肯轻易地交出来。
当时,刘亚楼将军正在大连负责与苏军的联络工作,在他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轮交涉,1947年7月,苏军终于同意将满洲化学、大华炼钢、大连汽锅等6家工厂交予我方。
这6家工厂与负责炮弹研制的裕华工厂、负责引信生产的宏昌工厂一起,组成了一个全新企业,起名为大连建新公司,由朱毅担任总经理,拥有员工2000余人。自此,一个前所未有的兵工联合体就此建成。
大连建新公司的工人们
摊子支起来了,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投产,供应前线。
然而,当时建新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是制造日式武器弹药出身,对于美式M1榴弹炮使用的75mm钢制炮弹完全不熟悉,又没有相应参数,一时间竟然无处下手。
没有专家,没有图纸,但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建新公司的干部员工们又祭出了传统手艺——仿制。
他们弄来前线缴获的75mm炮弹进行解剖,测量各部分尺寸、分析装药量、绘制图纸......一步步地倒推上去,同时不断克服工艺上的难题,各工厂紧密协作,终于试制出了75mm炮弹的样品。
04
样品制造出来了,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至——没有试验装备。
为了确保安全,建新公司的兵工生产全部处于秘密运行状态,为了保密,工厂都设立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弄来一门大炮,堂而皇之地搞试射。
经过反复琢磨,他们弄出了一套土法试验装备——将撞针固定在一个保险叉上,系上绳子,人在远处拉动绳子,使撞针引爆炮弹。
这种办法,虽然能够测试出炮弹的爆炸威力,但危险也是不言而喻,因此,75mm炮弹的首次试验,便由裕华和宏昌两个工厂的厂长亲自负责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前6发炮弹都顺利引爆,到第7发时,却发生了意外——炮弹没响。
耐着性子等了一支烟的时间,见炮弹还没有动静,两位厂长按捺不住,便走出掩体,冒险前去检查。
然而,就在他们接近试验区时,那发炮弹突然爆炸,走在前面的裕华工厂厂长吴南屏当场牺牲,年仅32岁。
而走在他身后的宏昌工厂厂长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身负重伤——左眼失明、左手炸断、右腿也被炸成了两截......
众人将他紧急送到医院,随后又转到苏联进行治疗,但没过多久,伤还未痊愈的他拄着拐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主持炮弹的改进工作。
这个人,名叫吴运铎,他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做《把一切献给党》
吴南屏(左)与吴运铎(右)雕像
根据史料记载,在75mm炮弹的研制过程中,建新公司先后有17名员工牺牲,将最为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经过艰苦攻关,1948年1月24日,75mm炮弹终于研制成功,投入生产,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建新公司总经理朱毅将它命名为“124”式炮弹,而在前线,官兵们更是亲切地称其为“大炮弹”。
建新公司生产的75mm炮弹
根据档案记载,从1948年2月到1949年12月,建新公司先后生产炮弹44万余发,各类引信67万枚、无烟火药369吨。
这些武器弹药,从大连港秘密装船,躲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跨越渤海海峡,一直运到山东半岛最东端一个叫做俚岛的小港口。
随后,胶东根据地的百姓们用小推车、牛车、马车,汇成一支巨大的运输队伍,将炮弹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输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去。
解放军的炮兵部队
这些炮弹,在孟良崮、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在解放战争各个战场,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让骄横的国军真正尝到了什么是来自“社会主义的铁拳”。
正因如此,在淮海战役胜利之后,粟裕将军感慨地说:
“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粟裕将军在指挥战斗
尾声
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解放,大连建新公司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1950年5月,大连建新公司奉命撤销,下属各个工厂更名为大连化工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特殊钢厂等企业,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