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迎来了大结局。随着故事接近尾声,那伟成功追回了80万,沈琳的店铺也扩展到了通州。沈磊决定返回山里继续他的教书生涯,而那隽与李晓悦也各自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这部剧更像是一部预警剧,而非纯粹的魔幻现实主义写实剧。

那伟和沈琳虽然表面上看似成功,实际上却背负着八百万的房贷。杠杆越高,利益伴随的风险往往也越大;沈磊似乎找到了人生自洽的方向,选择去支教以寻找自己的人生支点,但这也意味着他将所有的压力转嫁给了姐姐和姐夫。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洒脱;那隽和李晓悦则分道扬镳,一个在分手后迅速投入相亲的洪流,始终在自我卷入,而另一个则逐渐受到对方的影响,虽然不想“卷入”,却也不得不卷入,生活中处处可见对方的影子。每个人都似乎开始了新的生活,却也同时背负着新的压力。“人人奔波忙,片刻不得闲”,这才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不断面对并解决问题、保持逻辑自洽的修行过程。

学会拿得起,更要学会放得下。

有时,我们必须先确保生存,才能谈论理想与抱负,以及顾及面子与成功。

人们常说,只有能够拿起并放下,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然而,问题在于,一旦你真正拥有了某物,你还能轻易放手吗?孔乙己之所以难以脱下他的长衫,并非仅仅因为他想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因为他投入了太多的沉没成本。他曾经拥有、享受过的东西,让他如何能够释怀?

那些看似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尚未遇到或得到那些真正让他们难以割舍的东西。以那伟为例,他曾经是年薪百万的上市公司经理,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是全家人的依靠。然而,经历了被垫资、创业失败和负债之后,一个中年人的生活很容易被击垮。

人到中年,或许能够承受一些挫折,但如果自己的船上载满了家人,那么面对失败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正是因为曾经拥有过许多并见证了许多,才能快速成熟起来。

沈琳难以轻易满足,这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相仿。面对重大打击时,人们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沈琳之所以能比那伟更快地适应,是因为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为成熟。她深知当前的一切得来不易,也深刻理解维持家庭的艰辛。尽管她和那伟都是大学毕业,都曾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都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但沈琳在结婚生子后,更早地体会到了社会对已婚已育女性的偏见。经历的挑战越多,她感受到的痛苦也越深,而心态的调整对她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是沈琳率先认清了现实,并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与婆婆——两位同样身为女性,同样在中年遭遇困境——更相互欣赏、认同和理解。正因如此,她们在遭遇挫折后,能够迅速地重新站起来,继续奋斗。

因为相较于失去期权、背负巨额债务,甚至被骗走80万,失去希望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更何况,作为母亲,她们更明白在家庭面临困境时,最迫切需要的是坚强的支撑,而非消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人们最懊悔的时刻,往往是在行动之后,渴望能够挽回,仿佛有后悔药可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谁未曾犯过错呢?又有谁能预见到生活中的意外情况,在做出选择之前?

既来之,则安之。

一旦决定已下,如同木已成舟,我们就应该尽力去弥补,尽可能地好好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尽管人生有不同层次,但在每个层次之下,人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与安宁。

总是为未知的未来忧虑是无济于事的,与其杞人忧天,不如积极行动。

根据自己的能力行事,这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隽和李晓悦,他们各自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隽习惯于提前规划,即便在获得N+1的补偿和全额期权之后,他依旧不懈地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不给自己丝毫喘息的空间。他深知资本的无情,但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变得异化了。在这个世界里,停滞不前等同于焦虑、痛苦和缺乏安全感。李晓悦在再次失业后,她的选择也从随性自由转变为不得不“卷入”竞争。与那隽相处日久,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未雨绸缪态度的影响,但她所走的道路,始终是独一无二、只适合自己的。对她来说,尽管世上有无数条道路,她最终追求的,不过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除了生死,世间再无大事。

那伟被周围小摊贩们被城管追赶时的喧嚣声唤醒,一句“讨生活”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出门在外,谁不是为了生计而奔波?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皆非大事。只要活着,至少还能怀抱希望,哪怕它是虚幻的,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也罢,但这些只有活着才能体验。然而,一旦选择走向死亡,一切便化为乌有。

事实一再证明,当陷入困境时,或许可以颓废、懒惰,甚至消极等待,但如果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很容易就会持续沉沦,难以自拔。在剧中,那伟失业后尝试创业却遭遇失败,他躺平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便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被斥为无用之人。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往往更加严酷。

沈琳的一声呼唤将他从沉思中唤醒,小贩们四散逃窜的声音反而让他感到生活尚存一线希望,无论多么艰难,也不过如此。人生在低谷时,似乎没有最低点,关键在于是否能跨过那道难关。

他曾坚持不让妻子外出工作,部分原因是出于男人的自尊,但更多是因为真心疼爱她。然而,现在沈琳已经开始早出晚归地卖卤味,他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阶级的滑落让人最需要的是心态的调整。问题出在他身上,但最终成为支撑的却是妻子。正是这一点,让老那重新振作起来。

如果真的全力以赴地为生活奋斗过,就会意识到,过去的一切困难其实都不足挂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年初起,无论是电视连续剧还是网络短剧,甚至是当前的电子商务消费领域,实际上都在发出经济不振的预警信号。人们应当做好准备,认识到量入为出的重要性。

娱乐产业和低线城市消费市场有时追求轻松愉悦,但在宏观趋势上,预警信息是一致的。

有人批评《凡人歌》过于脱离现实,然而我认为,《凡人歌》实际上过于谨慎。艺术往往根植于生活。而生活,实际上就是由这些琐碎的日常构成,人们或选择安逸或感到焦虑,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刻。

国人的本性中,似乎天生就带有“卷”的特质。但人生真的是通过不断“卷”就能获得幸福的吗?最终,关键在于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过去,人们努力工作主要是为了基本的温饱,更进一步的期望也不过是家庭的温暖和安宁。现在,人们之所以“卷”,是因为别无选择。

但无论怎样,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