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毛主席专门找到了即将回到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刘伯承与邓小平。
在谈话中,毛主席轻松地表示:“你们回到前线去,放手打就是了......你们打得越好,我越安全,谈得越好!”
3天后,毛主席飞赴重庆,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随即拉开了帷幕。
重庆谈判
虽然毛主席说得轻描淡写,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心理压力却着实不小——打得越好越安全,反过来说,如果打得不好,毛主席的安全恐怕就要出大问题。
事关重大,回到根据地的刘伯承和邓小平不敢怠慢,马上召集晋冀鲁豫、太行、太岳等各军区领导人,开始讨论当前的作战方案。
他们瞄准的目标,是上党。
目标:“脚盆”
上党,是山西东南部的古称,包含了如今的长治、襄垣、长子、壶关等多个县市。
在古人看来,这里地势高峻,“与天为党”,于是便得了个“上党”的雅称。当秦朝建立时,“上党郡”便是天下的36郡之一,可见地位之重要。
上党地区地势险要,只要占据了这里,无论向南还是向东,都能够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因此,从古到今,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更重要的是,在山峦叠嶂的上党地区中,还分布着长治、晋城两大盆地。这里群山拱卫、土地肥沃,又是华北一带极少数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向来是山西最重要的“粮仓”。
正因如此,毛主席曾经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
上党地区
如此险要而富饶的地区,自然会引人垂涎。在1945年的这个夏天,率先对上党动手的,是素来视山西为“私人领地”的阎锡山。
1945年8月19日,也就是日本侵略者刚刚宣布投降之后的第4天,急不可耐的阎锡山就派自己的心腹悍将史泽波,率领2个军5个师、共1万6千余人,以接受日伪军投降的名义,迅速占领了包括长治、襄垣、长子等地在内的6座县城。
抗战时期玩“两面派”,等到胜利时来“摘桃子”——阎锡山的小算盘,打得着实精明。
阎锡山
面对阎锡山抢夺胜利果实的图谋,八路军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刘伯承、邓小平等人决定,调集太行、太岳、冀南3个军区的主力部队,坚决消灭这股敌人!
关于这一战,刘伯承这样说道:“......如果我们打胜了,这个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把手伸向我解放区,先打第一枪的。我们胜了,就是杀一儆百,给其它各路北进国民党军一个样子看看。”
当作战计划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来自3个军区的3万1千余名八路军指战员与5万余人的民兵队伍,开始迅速向上党地区靠拢。
上党战役,一触即发。
上党战役示意图
8月27日晚上,太行纵队在长治北部的襄垣县城下,打响了上党战役的第一枪。在随后的20多天里,八路军连战连捷,先后攻克襄垣、屯留、潞城、壶关、长子5个县城,彻底将上党首府长治变成了一座孤城。
9月20日,我军向长治城发动了总攻。
眼见长治城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史泽波心里火烧火燎,一封封电报雪片般发往太原,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实在顶不住了,快拉兄弟一把!”
好容易将上党这块肥肉吃进嘴里,阎锡山自然不舍得吐出来。他很快给史泽波发去了回电,声称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即将率7千余人开往长治支援,要求史泽波坚定信心,“长治必守、援兵必到!”
在史泽波接到电报的同时,攻城的八路军也截听到了电报内容。刘伯承、邓小平当即决定,留下部分部队继续攻城,抽调主力部队北上设伏,吃掉这股援军!
然而,10月2日,当打援部队刚刚与敌人展开战斗时,一封绝密情报便送到了指挥部。
这封情报虽然只有寥寥数句,却让刘伯承和邓小平的表情瞬间严峻起来:彭毓斌带来的援军,根本不是7千余人,而是包含8个师和2个炮兵团在内的2万3千余人!
送来这份情报的,正是太原“909情报站”的地下党员齐平、周竞夫妇。
齐平周竞全家合影
特工夫妻
1916年,齐平出生在山西定襄县龙门村一个殷实的书香门第里。他的父亲齐考三,曾经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留学深造,算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
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齐平自幼便聪颖好学,在跟随父亲到太原上学后,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1933年的一天,当17岁的齐平正在学校里用功时,父亲突然找上门来,把他带回了定襄老家。
懵懵懂懂的齐平直到回家后,看见满院子里喜气洋洋的人群,才恍然大悟——这是要我结婚呢!
接受了新式教育的齐平虽然一肚子不愿意,但碍于父母之命,还是别别扭扭地穿上长袍马褂,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民国山西传统婚礼
就在洞房里,齐平很认真地对妻子周竞说道:“虽然成了亲,我还是要回太原读书去,你可别怨我!”
没想到,这个比齐平还小一岁的新娘子,一点儿也没犹豫,爽快地说道:“去就去,我跟你一起去,你下学回来,还能教我呢!”
这一席话,让齐平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不禁开始重新打量他的这位面目娟秀的妻子——
原来,在定襄县城里,周竞算是有名的“女才子”:在定襄高级小学读书时,她的成绩便格外突出,次次都是全县第一,她的一手毛笔字,更是被学校当作字帖展览。
书读得好,人又长得漂亮,正因如此,学贯中西的齐考三才请人上门提亲,给自己的儿子张罗了一门好亲事。
民国时期的女学生
有了这么一位贤内助,齐平读书时更加刻苦——1935年,齐平考入了著名的太原成成中学,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当中。
全面抗战爆发后,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齐平带着妻子,先后转战多地,在阎锡山创建的新军中宣传抗日统一战线的思想。在他的影响下,周竞也于1937年12月成为了一名党员,被组织选送到延安马列主义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成为了太岳区第4地委的一名秘书。
这样的日子自然是聚少离多的,直到1942年,上级的一纸命令,才使夫妻二人团聚在了一起,与之相伴的,却是巨大的危险——根据上级命令,齐平和周竞被调到了“909情报站”,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回到太原,打入到日伪军当中,成为我党最隐秘的“眼睛”和“耳朵”。
“909情报站”的前身,是太岳二分区情报站,主要负责收集日军重兵把守的太原、榆次、太谷等地的情报,工作难度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而齐平的父亲本身是社会名流,又有不少同学故旧在太原谋生,从各方面条件来看,齐平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接到任务后,齐平、周竞夫妇马上动身,回到了久违的太原城。
日军占据时期的太原城
靠着同学的介绍,齐平很顺利地混进了伪山西保安司令部,谋到了一个上尉军需官的职位,而周竞则成了他的秘密联络员。
军需官这个职位虽然不起眼,但从物资调动的去向、数量上推算,就能够判断出敌人的动向。在潜伏的3年多时间里,齐平、周竞夫妇为八路军送去了大量情报,齐平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秘密给八路军搞到了许多弹药、药品等紧缺物资。
抗战结束后,“失业”的齐平顺利地退出了保安司令部这个龙潭虎穴,夫妇俩一边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一边等待着组织的下一个命令。
然而,组织的命令还没到,一位不速之客却前来登门拜访了。
这位客人,就是阎锡山的心腹爱将,号称“二战区戴笠”的梁化之。
梁化之
梁化之与齐平是定襄同乡,又与齐平的父亲是老朋友,因此,在回归太原之后,急于扩大特务队伍的梁化之便顺理成章地找到了自己的这位“小老乡”。
面对梁化之的邀请,齐平意识到,这可能是为党继续做工作的好机会。在获得上级批准后,齐平便加入了梁化之的“特种警宪指挥处”,官阶顺便高升一级,变成了少校。
为了确保齐平的“忠心”,梁化之还在太原兵站为周竞谋了一份文书的闲职——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一安排,彻底送掉了阎锡山的数万精兵。
识破陷阱
为了摆好这个“迷魂阵”,阎锡山也算得上煞费苦心——在接到史泽波的求援电文后,阎锡山在大大小小的军事会议上,说法始终保持统一:援军只有3个师,7000人,再多一个也没有啦!
阎锡山的这一手,起初的确迷惑住了齐平夫妇。在确定援军即将出发后,齐平利用工作之便,搞到了这3个师的编制情况,交给了联络员,嘱咐他将这份情报转送前线以备参考。
就在齐平送走联络员,回到家中时,他却惊奇地发现,妻子也提前回到了家,神态更是万分焦急——
原来,就在这一天,彭毓斌手下的军需副官来到了太原兵站,带来了一份物资清单,要求兵站抓紧准备物资,确保援军能够按时出发。
在此之前,这些重要事务都是由兵站站长亲自安排的。好巧不巧的是,那几天,太原兵站站长正在南京开会,这个差事便落到了副站长的头上。
任务紧急,副站长自然不敢怠慢,上蹿下跳,忙得不可开交,而抄写物资清单存档这种“小活计”,便落到了周竞头上。
这种抄抄写写的事情,对于周竞来说是轻车熟路,但就在抄写的过程中,周竞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头——7000人的部队,需要这么多物资吗?
仗着过硬的书法功底,周竞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飞快地将这份清单抄写了两份,并以身体不适为借口,提前请假回了家。
当看到这份清单时,当了3年多军需官的齐平马上做出了判断:援军绝不是7千人,而是在2万人以上!
这封情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援军的实际数量,已经与八路军的打援部队相当,且火炮等重装备明显占优。如果无法尽快消灭这股敌人,长治城中的上万守军再发起反扑,整个战役的局势可能就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党战役中我军攻城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齐平和周竞当即决定,要马上把这份情报送到联络点去!
但是,当时909情报站的联络点设在太谷县(今晋中市太谷区)附近的小常村里,离太原有近200里的路程,而负责传递消息的联络员已经出发,若等到他回来,恐怕就太迟了。
思索片刻后,齐平迅速做出了安排——
他先给太原兵站打了个电话,依旧以妻子身体不适为由,替周竞请了几天病假;
紧接着,他回到特种警宪指挥处,找了个出城检查的借口,弄到了通行证和汽车;
与此同时,留在家中的周竞将情报简要抄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团成一个小球,塞进了一根卷烟中;
一切准备就绪后,齐平开车将周竞送出了太原城,在城外雇了一辆大车,声称要去太谷看望生病的亲戚,让车夫快马加鞭赶往太谷。
经过一夜的奔波,周竞终于将这份情报送到了“909情报站”的联络点,而这份情报,也为上党战役的完胜立下了巨大功勋——
接到情报之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当机立断,从围攻长治的主力部队中抽出6000余人,火速北上支援,而牵制长治守敌的兵力缺口,则交由地方部队承担。
事后证明,正是这6000余人,堵住了打援包围圈的最后一个缺口。
10月6日,经过5天4夜的激战,彭毓斌率领的2万余人的援兵全军覆没,彭毓斌也在混战中阵亡。
第二天,得知援军永远不会抵达的史泽波彻底绝望,下达了弃城突围的命令,却一头撞进了我军的包围圈中,除了3000多人的先头部队侥幸逃脱外,其他部队全部被我军歼灭,史泽波本人也成了我军的俘虏。
上党一战,不仅吃掉了阎锡山1/3的主力部队,守住了华北解放区的大门,更为蒋介石的内战企图泼上了一盆冷水,直接促成了《双十协定》的诞生......
正因如此,毛主席对上党战役做出了极高的评价:“(阎锡山抢占上党)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在这一切的背后,齐平、周竞夫妇,功垂千秋。
尾声
1947年,由于叛徒出卖,齐平、周竞同时被捕。
在特种警宪指挥处的监狱里,齐平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气急败坏的梁化之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同乡情谊,当即命令手下残忍杀害了齐平。
这一年,齐平31岁。
在监狱中抗争了一年之后,周竞也被敌人杀害,此时,距离太原解放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太原解放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齐平、周竞夫妇的一双儿女,被党组织救了出来,抚养成人,亲眼见到了父母为之奋斗一生的崭新中国。
谨以此文,向齐平、周竞夫妇,以及无数为新中国献身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