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高耸林立,挥舞间释放发展信心;
领导干部亲赴一线,解决项目难题,昂扬起干事创业的士气;
重点项目接连落地,车间厂房拔地而起,释放转型活力;
今年是长治市确定的“项目建设年”,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截至目前,长治市114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038个,开工率90.9%。其中,63个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3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30个新建项目开工25个,开工率83.3%。1月—7月完成投资123亿元,完成率77%,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排名全省第二。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长治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夯基聚力 激发转型动能
磷酸锰铁锂与磷酸铁锂,一字之差,却因一味“锰”药的加入,克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存在的低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差两大核心缺点。
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将目光投聚到这种综合性能强、稳定可靠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在长治高新区落地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11万余平方米无人无尘全封闭式数字化绿色工厂,16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总投资20亿元,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眼下,项目已完成70%的建设进度。机器轰鸣、吊臂起落中,长治新能源领域再添“绿能”。
向北,潞城经济开发区同样是火热的建设场景,山西瑞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锂电石墨烯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与此同时,企业研发的能量密度更优的硅基负极材料,也已进入中试阶段,下一步将在潞城经济开发区落地,抢位新能源材料行业新赛道。
透过投资金额看体量,通过项目前景看质量,一“正”一“负”两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透露出长治项目建设的醒目特征。
夯基,瞄准先进制造——
金烨特种钢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研发生产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特点的高端特种金属材料;山西大陆石墨科技有限公司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项目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成为航空领域、新一代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一颗新星;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6条年产能4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将通过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今年,长治谋划实施制造业项目238个,总投资1061亿元,制造业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聚势,做强产业集群——
我省第三代半导体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高科华烨电子集团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项目继续扩建,以新技术为支持,有力地引领长治市LED产业发展壮大。日盛达新材料光伏玻璃生产线智能化节能改造持续推进,一批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金刚石线扩产等项目落地,着力打造全链条光伏产业基地。凯松电子科技产业园、卓怡恒通二期厂房、长治鑫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终端玻璃盖板项目扩建续建,为数字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个个“链”上项目落地、壮大,推动长治重点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链补链,集群发展效应态势良好。
探“新”,新兴产业提质——
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6条年产能4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将通过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中兵长智信创产业项目年产18万台计算机、算力服务器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完成初步建设;山西晶博光电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单体玻璃盖板工厂在高新区落地。从最初的“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向聚焦高质量发展转变,长治实施一批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的重大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放眼长治,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力提速,成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实处着力 高效攻坚提速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精密零件制造的重要工艺。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文庭用“一头一尾”来形容零件加工中的这两种处理方式。
作为装备制造基础环节,此前,这“一头一尾”产业项目,在长治乃至周边200公里以内的装备制造产业中,属于空白。
去年12月,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一头”项目——热处理生产线在长治高新区顺利投产,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今年,企业“一尾”项目——表面处理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准备开工建设,但在项目前期便面临着土地、环评等一系列问题的考验。
迎考验,重点项目,重点调度。
3月4日,长治市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领导组第8次调度会明确提出表面处理项目按照“零排放”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
5月8日,长治市项目建设攻坚行动领导组第13次调度会对项目前期土地、资金保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解难题,各部门第一时间跟踪,迅速落实。
长治高新区指导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与长高智远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文旅部门加强协调,第一时间完成了文物勘探、土地收储及规划条件核定,6月12日完成土地出让。
生态环境部门帮助企业对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按照“零排放”标准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利用零排余热进行供暖,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
发改部门认真落实项目攻坚牵头责任,坚持“四全工作法”,全周期服务保障项目建设。
“高新区、各部门一线办公,前期手续办理大大提速。”任文庭说:“项目建成后,年产量达320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3亿元,全面助力长治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
从最初的谋划、纸上的蓝图,到生机勃勃的厂房工地、欣欣向荣的产业园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一个个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而释放出一个信号:对于大项目、好项目,长治接得住,更能接得好。
强调度,精准找问题——
不讲成绩,只谈问题;现场交办,限时解决。周调度、分行业调度、分级分层调度,真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长治市开展项目调度会、攻坚会上百次,其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攻坚调度会22次,重点调度了20多个重点项目,推动解决问题16个。
建机制,保障快推进——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谋划项目库、前期项目库、建设项目库和投产达效项目库等“四库”,动态监测项目推进情况。紧盯项目签而未落、落而未投、投未达效的顽瘴痼疾,开展“三未”项目攻坚专项行动,确保招引项目真落地、真投资。
进工地,一线解难题——
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主要领导干部发挥抓落实的关键作用,主动入园区、入企业、入工地,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长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计801人次深入项目工地调研817个项目,发现问题306个,已解决274个。
优质服务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重点项目建设扬鞭加力,提质增效。
添新蓄力 集聚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攻坚项目建设的一系列“新”动作,彰显着长治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务实性。
谋“新”——
今年,长治共谋划全年实施项目2265个,总投资6747亿元,年计划投资2130亿元。确定670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926.9亿元,年计划投资940.5亿元。
上“新”——
今年上半年,长治新入库项目70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2个,同比增长20.8%,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引“新”——
襄垣,利用北京对口合作和东部产业转移优势,对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坤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引进了锦鑫化工绿色新材料、瑞恒新材料氯化石蜡等项目。
长子,出台招商优惠奖励政策,组织招商大比拼竞赛,推进香港锐轩、香港瑞萊、东莞创业三个项目入驻智能高端和电子信息示范区;
武乡,以“房”招商发力,利用紧邻武乡西山电厂的蒸汽优势,打造了周边最大食品加工产业园,吸引江苏维扬豆制品有限公司豆制品加工项目、洽洽瓜子、喜之郎等多个国家知名品牌入驻;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谋划。每一个项目背后,都少不了一场“耕耘”。
出实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长治强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原城市群和京长对口合作等招商引资合作项目对接工作,明确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单位和部门,建立项目落地跟踪机制,对外来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帮办代办服务,确保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及时落地。
强引导,优化投资结构。设立100亿元产业转型发展基金,引导各方面资本投向转型项目,重点实施985个产业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落实山西省促进民间投资40条,长治鼓励扶持一批有潜力、想干事、能干事的本土企业在本地投资新兴产业、转型项目;建立民间资本推介库,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发展特许经营模式,重点计划实施711个民间投资项目,争取年度完成投资550亿元、增长11%以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优环境,培育项目落地沃土。引深开发区赋权,长治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承接市县两级行政管理权限3107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完善26类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限最短压缩至11个工作日;实施县级重点新兴产业奖补,兑现县级返还资金9.2亿元;设立山西长治新能源产业升级基金,重点支持新材料、锂电池外壳等项目发展。
从高端装备制造的钢铁洪流,到新能源领域的绿色浪潮,再到数字产业的智慧火花。眼下,项目建设的劲头在长治持续高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在长治大地升腾,奋斗长治正拔节生长。(来源:山西日报 贾奕)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