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市民带来身边的科普盛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昨天从市科协获悉,2024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将于9月2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此次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不仅有科学家报告、大众科技传播推优选树等传统科普内容,还策划了打卡“科普地图”、在“牛顿苹果树”下体验科学、“科普+游戏”互动体验展等新活动。在各区、街镇、社区的科普场馆和科普场所,将举办2000多场科普活动,为市民带来身边的科普盛宴。
为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启动仪式上,上海16个区将发布各具特色的“科普地图”,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科普资源导航。例如,闵行区围绕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上海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未来概念飞行器科普基地等打造航天航空特色主题科普路线;虹口区以绿色低碳和航海科普为主题,分别形成特色科普地图;黄浦区以“中央科创区”为主题,绘制科普行走手绘示意图。
众多企业、园区立足科技创新资源,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将开放企业展示场馆,讲好企业家创业创新故事。例如,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展示中心将向公众普及5G和AI前沿科学知识,通过运用智能融合、弧形投影、实物投影等技术,全方位展示紫竹高新区的发展轨迹和特色,让创新成果走向公众,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
“全国科普日”针对社区老年居民,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的医生,将开展“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我的腰痛要紧吗?”等科普互动讲座;针对青少年群体,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的科普讲师团专家,将开展“好习惯成就好儿童”“用魔法打败魔法,科学家‘以虫治虫’”等趣味科普讲座,将优质的科普内容送到市民身边。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汪品先的新作《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将在科普日期间发布。汪品先院士结合任教50余年经验,经过深度思考,在书中探讨了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提出科技创新的潜力要到文化源头去发掘和释放。
几个月前,一棵承载着科学精神的“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它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株拥有两张证书的“牛顿苹果树”,一张是英国信托基金会开具的“出身证”,另一张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身份证”。这棵树来自英国剑桥,相传物理学家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时,被一只掉落的苹果砸中,获得了发现万有引力的灵感。
9月22日,2024上海“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牛顿苹果树青少年科学体验活动将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中小学生将参观科学会堂,并通过“脑电对抗”“神奇的偏振现象”等多场精彩的科学体验活动,与科技前沿零距离接触。
在科学会堂国际会议厅,G4G平台将举办“科普+游戏”互动体验展,重点展出G4G与新华网、上海天文馆合作的《我是航天员》和《星火之旅》等游戏化科普项目,为观众带来还原空间站环境的趣味拍照打卡区、航天知识有奖问答等互动玩法,用游戏开展趣味科普、弘扬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