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起,经15个昼夜激战,解放军歼灭了敌黄百韬兵团,“咬碎了一颗硬核桃” (刘伯承语)。在战役发起两天后,11月8日,粟裕就向党中央提出歼灭国民党军徐州杜聿明集团的建议,即在歼灭黄百韬后转向徐州、蚌埠线进击,将敌主力悉歼于长江以北。
第二天,就获得了党中央的同意。
11月25日,敌援军黄维兵团被围在双堆集,而杜聿明统率的3个兵团仍在徐州。黄百韬被全歼,黄维也跑不掉了,徐州的杜聿明向何处去,立即成为了粟裕反复思考的下一步用兵方向。
此时杜聿明放弃徐州的可能性很大,逃跑之路有三条:1、沿陇海路向东走海路南逃;2、奔东南,经两淮、苏中南海段,奔京沪;3、沿津浦线西侧,绕过山区南下。他究竟会往哪个方向走呢?
这不是无足轻重的猜谜语,而是事关战役胜负的大战略性问题。万一判断失误,就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甚至会使整个淮海战场局势发生重大逆转。
为此,粟裕进行了各方面的比较,最后,他把手上的烟头一甩,说:“杜聿明,我想你一定向南逃。”
为了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包围杜聿明30万大军,粟裕指挥8个纵队故意不将徐州围死,留给杜聿明“充足”的选择空间,暗中却将主力放在徐宿线西侧,准备全力堵死杜聿明的第三条可能逃跑之路。
果然,在一片溃败的嘈杂声中,杜聿明3个兵团沿着粟裕设计的路线开始出逃。结果,12月4日,30万人马在徐州西南的陈官庄一带,掉进了华野大军的包围圈内。
杜聿明本有三条路可走,为何偏偏走上粟裕预设埋伏的包围圈,或者说,粟裕又是如何算中杜聿明偏偏就会走第三条路呢?
原来,杜聿明沿津浦线西侧出逃,有下面几个优势:1、这里便于大兵团行动,2、离黄维兵团最近,3、可以与敌刘汝明兵团和李延年兵团呼应。但是,这一条线路最容易受到解放军重兵打击,风险最大。粟裕之所以料定杜聿明会走风险最大的线路,就是摸中了杜聿明等人从不把解放军放在眼中的骄纵、狂妄自大心理,由此便以主力死守第三路,最终成功地围歼了杜聿明集团。
这就是粟裕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