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祐元年(904年)四月的一天晚上,开封的一座豪宅的床笫之上,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家公,您不能这样。”
“我哪样了,我哪样了,要不是你婆婆死了,我也不会这样。”
“皇上,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让他人知道了,儿媳我的脸往哪儿搁。”
“你我快活就行,休要管他外人怎么说!”
对话中的家公,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当时他虽已经52岁,依旧体力一流,精神矍铄,床上马上尽显雄风。
你说你一个享受皇帝待遇的,明明富有四海,全国的佳丽数不胜数,恨不能雀跃着上赶着来与你欢好,为什么非要做这种有违人伦,让人耻笑的跟儿媳在一起的扒灰行径呢!
声明一下,这事绝非八卦,的的确确在历史上发生了。
唐宣宗大中六年,朱温出生于宋州砀山县(安徽砀山),其父朱诚是个读书人,开私塾为生,家有良田,亦有余财。家里有三个儿子,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朱父生病,卧床不起,久治不愈,撒手人寰。这一来,朱温家道中落,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活下去,母亲王氏不得不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到百里之外的萧县(安徽宿州萧县)地主刘崇家当佣人,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淮北苏北从来都是造反的温床,唯独不缺的便是开国皇帝,可以想象,看惯人间不平的朱温在此地接受的是什么样的熏陶和教育。
唐僖宗乾符年间,关东地区发生了大饥荒,朝廷不但不赈灾,反而继续横征暴敛。在这个背景下,河南濮阳人王仙芝率先起事,聚众谋反,黄巢在山东菏泽起兵响应。
朱温和弟弟朱存也拿起武器,加入了黄巢的队伍,他们也都想改变命运,有所作为。可是箭矢不长眼,朱存壮志未酬,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身亡。
不过朱温也因自己的勇猛得到了黄巢重用,职务一再提升,直到成为一方将领,独当一面。
对黄老大的知遇之恩,朱温十分感激,多次表示说天大地大没有大将军恩情大,河深海深没有大将军的恩情深,爹亲娘亲没有大将军亲,自己会誓死效忠大将军,捍卫大将军。黄巢听了,心里极为受用。
可是很快,朱温就做出了一件事,让黄巢哭都哭不出来。那是中和三年(883年)一月,朱温上前线攻打唐朝政府军,很久没有传回消息。
有人禀报黄巢:黄老大,朱温这小子长时间没信儿,会不会是叛变了。
黄巢怒斥:别瞎说,谁叛变,小朱都不会叛变,我待他,比他爹对他还亲。
事实就是那么无情,打了黄巢的脸,朱温真的叛变了。
一个月之后,朱温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被唐僖宗任命为同华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不仅如此,朱温为了效忠,连名字都改了,被皇上赐名“全忠”。
从此,最忠实的部下,成为最可怕的敌人,朱全忠成为掉头讨伐黄巢的急先锋。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自此便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黄巢得知消息后,肠子都悔青了,直骂自己瞎了眼。
朱温背叛黄巢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事出有因。
朱温受宠之后,黄巢的手下十分妒忌,总是在黄巢面前告他的黑状。
比如他被唐军围困时,曾经向黄老大告急。但是接连十次告急文书,都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报。
再加上黄巢军队的处境并不乐观,军心涣散,朱温就听从了亲信将领胡真、谢瞳的建议,决定叛变。
朱温降唐之后得到了大量军费和装备,战斗力大增,把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仅仅一年之后,朱温就收复了开封,成为节度使。
这一年,黄巢也在战斗中被打死,起义之火被彻底扑灭。但是经过这一折腾,大唐也像东汉末年一样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这时候,朱温野心膨胀,学习董卓曹操好榜样,与另外两个军阀李克用、李茂贞争夺起了对唐昭宗的控制权,企图挟天子令诸侯。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完全控制了朝政,直接干掉了唐昭宗,改立一个傀儡皇帝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干脆扯下了最后那点遮羞布,直接废黜唐哀帝,自己当了皇帝,建立梁朝。
梁朝政权的国都在汴州(开封),史称后梁。
文章开头,朱温跟自己儿媳谈话的时候,他还没有当上皇帝。
在这一年,朱温的结发妻子张惠去世了。张惠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在朱温事业上给了很大帮助,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妻子去世之后,朱温没有了靠山,也没有了精神依托。他寂寞难耐,就让儿媳晚上过来陪伴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
朱温有六个儿子,五个养子,11个儿媳妇全都长得很美,但都被他占有。
他的儿子们对此不可能不知情,但是都没有敢跳出来表示反对,一来他们害怕触怒父亲杀了自己,二来他们都想好好表现,将来好成为接班人。
朱温很有种,不打算把皇位传给亲儿子,反而别出心裁的打算让养子朱友文接班。他将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召到身边,缠绵之后,儿媳搂着他的脖子说:“家公啊,我对你怎样?”
“没的说。”朱温满意地说。
“那你还不把江山传给我丈夫吗?”王氏娇滴滴地说。
朱温捏了一下儿媳的脸说:“还别说,朕正打算让你丈夫接班呢。”
“您说话可要算数。”王氏又惊又喜。
“我现在就把传国玉玺给你,让你丈夫赶紧回来。”说着,朱温真的把玉玺塞到了王氏手中。
因为当时朱友文正在外面带兵打仗,没有在京城,朱温的意思是,让儿媳通知养子,赶紧回京掌权。
当时朱温已经六十岁,身体欠佳,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不得不考虑接班人问题。
朱温的问题可不止年岁大了,而且是已经老糊涂了,几天后的晚上,他临幸儿子朱友珪的妻子时,不小心说漏了嘴。
朱友珪听说之后,连连摇头,父亲皇位要给养子而不是亲生儿子?他觉得这是假消息。
当时朱温有七个儿子,朱友珪是老二。他心想,即使是我表现不好,老爸也会把让哥哥或者弟弟当太子。一个人不合格,不可能弟兄几个都不行,不管怎么说,老爸也不可能把江山让给外人。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验证了这一消息。朱温为了能让养子顺利接班,不惜下令让朱友珪去莱州当刺史。
朱友珪一听,坏了,心说传言居然是真的,老东西你太不地道了,有亲儿子不传,要把江山给养子。得了,你不仁别怪我不义,我要杀了你。
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得到了这一消息,便在伺候朱温的时候说:“家公啊,你可要小心,我哥哥朱友珪不会接受你的接班人安排,很可能会对你采取行动。”
“谢谢你的提醒。”朱温说道,“不过我根本就不会担心,我把他养育成人,又给他娶媳妇,让他当高官,我对他恩重如山,他怎么也不会害我。”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二十二日的晚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朱温的皇宫突然被数千骑兵包围,朱友珪直接数百精兵闯入皇宫,直奔朱温的寝宫而去。
卫兵想要阻拦,被他一刀砍翻。60岁的朱温当时刚和一个儿媳亲热过,因为很累,他已经睡着,鼾声如雷。
朱友珪撞开房门之后,朱温被惊醒了,看到满脸杀气的儿子,他想起了儿媳王氏说的话,后悔不迭。可是这时候刀子架在脖子上,说什么都晚了。
他赶紧说:“儿啊,你这是干什么?”
“老东西,谁是你儿子?你的儿子是朱友文,我不认你这个爹。”朱友珪眼睛一瞪说。
“你要干什么?”朱温看到儿子眼中直冒凶光,只觉得脊背发冷,衣服都被冷汗湿透了。
“老东西,我是来给你送终的。”朱友珪厉声说道。
“儿啊,你莫要听别人挑拨离间,我是打算让你当太子的,千万不要杀我。”朱温战战兢兢地说。
朱友珪冷笑一声说:“老家伙,你太天真了,现在的我,还需要你授权吗?”说完,他手起刀落,将父亲的头砍了下来。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父亲的品行通常都会深刻的影响着儿子的性格。
老子朱温是个厚颜无耻,没有底线的家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也没有做人底线,有其父,必有其子。
参考资料:《后梁开国之君——朱温》 《文史知识》1987年第二期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新五代史·卷一· 梁本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