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一切“逆天改命”,却终究抵挡不住命运的捉弄。

她出身寒门,身后有着残疾的母亲,病弱的父亲,“贫穷”逼迫着她一次次地辍学。

不愿向命运屈服的她,拼命地挣脱束缚,在高中最后一学期重返校园,并以株洲地区文科状元的身份,踏入北大校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她新生的开始,而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将这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彻底撕碎,24岁那一年,她的生命就此凋零...

这一份“殊荣”背后,却让无数人为之叹息...那么她的身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的童年与求学之路

张培祥出生于1979年,来自湖南醴陵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妈妈患有小儿麻痹症,没有能力工作,然而张培祥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在大多数孩子还在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5岁的张培祥就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家里经济拮据,为了贴补家用,年幼的张培祥常常跟着父亲到集市上卖米。可是家中只有父亲一人辛勤劳作,这个坚强的男人早就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懂事的张培祥,他每次都趁父亲停下来休息的时候都会从父亲沉重的筐中拿出很多米放到自己的筐里,沉重的米压在幼小的张培祥身上显得格外的吃力。

筐中的米不停的摇晃着,张培祥稚嫩的肩膀早就被勒出来血,但是她从来不叫一声疼,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她曾回忆道:"那时候,我总是站在米摊旁边,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卖米啦,卖米啦'。有时候一整天下来,也卖不了几斤米,但这对我们家来说都是宝贵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灭张培祥对知识的渴望。她勤奋好学,在学校里表现出色。但是,当她10岁时,父亲的腿因为长期劳作也已经快要站不起来了,之前半天能干完的活现在可能要一天。

时间渐渐推移,钱不仅没有赚多少,而花销却是一点没少。终于父亲还是向张培祥说出了那句:“闺女这书......要不咱不读了吧”

听到这句话张培祥站在原地愣了很久,她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贫苦的生活中,她不知道要卖多少米才能让生活过得好一点,但是她知道上学是她唯一能逃离这个环境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面对父亲的压力她也于心不忍,可放弃的不是别的,是唯一能走出这个地方的途径,更是她的未来。她只是笑笑说:“好”转身刷起来没有刷完的碗筷,水龙头里的流出的水声好像很大,大到像是替自己发泄心中的不舍。

幸运的是,当张培祥的姑姑得知了这件事的时候,非常心痛她,本来还想指责他哥一番,但是看到她哥一瘸一拐的走着,心里却泛起五味杂陈的滋味。她只是说了句:“没事的培祥,这书爸爸不让读,姑姑供你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听到这句话之后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痛苦了,只是满含泪水的说:“谢谢你姑姑。”在姑姑的帮助下,张培祥得以重返校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醴陵最好的中学。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考验着这个坚强的女孩。高中时期,妈妈患上癌症,家庭的经济困难再次迫使她面临辍学的危机。

这一次,不仅仅是因为没钱读书了,家中腿脚不方便的爸爸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照顾妈妈,这次她不得不中断学业,离开了她深爱的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即便张培祥离开了学校,没过多久母亲还是去世了,她太痛苦了,一时之间觉得自己看不见希望,她不知道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学校,她还能干什么,生活还有什么盼头。正当这时,命运又一次转折。

命运的转折:重返校园

张培祥的离开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醴陵的罗校长得知情况后,亲自出面寻找张培祥。在了解到她家庭的困难后,罗校长决定免除她的学杂费,让她能够继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决定对张培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张培祥终于重返校园。她仿佛把母亲离去的痛苦还有多年来求学的艰辛都化作动力以加倍的努力投入学习,决心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的期望。

张培祥的努力没有白费。在1997年的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成绩位列湖南省第五,株洲市第一。这个来自贫困农村的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张培祥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别说对于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来说,有人考上北大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了,就算是在整个镇里都是相当厉害的。张培祥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也为整个村子带来了希望。

北大生活

踏入北大校园,张培祥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然而,家庭的经济状况依然是她无法回避的现实。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培祥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她曾在图书馆做管理员,在食堂打工,甚至利用假期到工厂做临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生活艰辛,张培祥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在本科毕业后,张培祥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取了北大法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不仅是对她学习能力的肯定,也为她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才华的绽放

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张培祥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创作了《大话红楼》等作品,展现了她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但真正让她声名鹊起的,是她的散文《卖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米》讲述了张培祥童年时帮助家里卖米的经历。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描绘了贫困农村孩子的生活状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这篇文章不仅在校内广为传颂,还被多家媒体转载,使张培祥一举成名。

除了文学创作,张培祥还在电视节目主持方面展现了才能。她曾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节目,以她独特的气质和才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才华的展现和名气的提升,张培祥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她开始能够资助家人,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这让她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她终于能够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

突发重病与生命的最后时光

然而,就在张培祥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可是上天嫉妒才女。2003年,她被诊断出患有急性白血病。

她躺在病床上并没有失落和难过,只是反反复复的回忆着这24年,回忆起自己求学之路,回忆自己怎样一点一点展现自己的才华,怎样实现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病情的加重,张培祥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她在网上发布了一封告别信,向所有关心她的人表达了感谢和歉意。这封信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坚强而才华横溢的女孩。

就这样2003年8月,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24岁。

追悼与纪念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孩,用自己的24年活成了一个励志故事,北大校长破例将她埋葬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且为她举行了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的离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都被她的一生深深地打动,那些像她一样才华横溢的人们也为了追悼她参加了她的追悼会。

为了实现张培祥"坐飞机回家"的遗愿,她的骨灰被分葬在北京和湖南老家。这个曾经因为贫穷而无法坐飞机的女孩,最终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她的心愿。

在张培祥的老家,她的父亲建造了一座"怀念亭"来缅怀这个优秀的女儿。这座亭子不仅是对张培祥的纪念,也成为了激励当地学子奋发向上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培祥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像她一样出身贫寒的孩子们勇敢追求梦想。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坚强,何为才华,何为责任。

张培祥的生命如同一支短暂而激昂的歌,她用自己的才华和坚强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生命赞歌。虽然她已经离开,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她的故事,传承她的精神,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更有希望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

闽南网:《北大才女作文《卖米》全文内容 张培祥资料照片》
  • http://www.mnw.cn/news/shehui/2005140.html
  • 京报网:《24岁病逝的北大才女,留下这篇打动无数人的《卖米》》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335595087391475&wfr=spider&for=pc
  • 百度百科:《张培祥》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5%9F%B9%E7%A5%A5/15463456?fr=ge_ala
  • 荔枝网:《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5463456/533aYdO6cr3_z3kATP2PyPT0NCiSNNv4uLzWUORzzqIP0XOpRovyScY488MpsPRoGUTK_8oyMY5Fw7v6FUpA7PAWde0yQ7wrmXbhEGuGl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