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3年来,榆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持续开展生态治理和美丽榆林建设,让榆林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林木覆盖率36%、遗鸥种群数量增加到近1万只、PM2.5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一组组令人瞩目的数据亮出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的硬核成绩单。

黄土黄沙尽覆绿

地处黄河中游的榆林是携带泥沙含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榆林南部县区通过实施一系列拦沙坝、淤地坝、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已成生动写照。

入秋以来,清涧县下廿里铺镇红旗沟已是漫山碧绿、风景秀美。历史上,红旗沟曾因土质疏松、自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红旗沟通过新建维修水坝,拓展和提升坡改田、治理河道、退耕还林,坡洼地绿化林草覆盖率达到64%,形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襟裙子、山底穿靴子’三道防护体系。”红旗沟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周国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还能美化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经过长期努力,如今,榆林已建成23877座淤地坝,建坝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南治土、北治沙”是榆林挺进绿色版图的重要方略。

“刮得大山没顶顶,刮得小山平又平。”陕北说书《刮大风》深刻反映了过去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北部风沙草滩区一直以来是榆林绿化治理的重点,以石光银、牛玉琴为代表的一代代治沙人,在毛乌素沙地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沙成果。

近日,榆阳、佳县等地积极抢抓秋季雨水充沛的补绿时机,栽植沙柳、樟子松、沙地柏等植物阻挡或固定流沙移动。

“榆林是陕西省沙化土地最主要的分布区,经过70多年的治理,全市的流动沙地面积由860万亩减少到4.77万亩,2024年我们全面打响了流动沙地歼灭战。”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说。

曾是黄土高原生态最为脆弱地区之一的榆林,如今早已是“绿肥黄瘦”遍地生绿。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提高到2360万亩,建成总长近1500公里的大型防护林带,全市年流入黄河泥沙量由过去的5.13亿吨减少至2.12亿吨,“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突出贡献。

水清天蓝家园新

9月的红碱淖,碧波荡漾,今年繁殖的遗鸥幼鸟已经跟随大部队相继迁回越冬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目前已经记录到的物种有688种,其中鸟类19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种群数量由2015年的4000只,增加到近1万只。

“遗鸥数量的增加得益于红碱淖生态治理工程的持续实施。”据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贺和平介绍,从2016年起,通过增加补给水量、疏浚入湖河道、湖心岛生境修复、湖滨湿地治理、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红碱淖湿地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与“本地户”遗鸥不同的是作为外来“侨居”的朱鹮,在无定河流域的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成功孵化了小朱鹮。大漠孤烟、蜿蜒曲折的无定河里稻蟹共生、群鸟和鸣见证了无定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水环境的变化,“榆林蓝”已成为一张生态新名片。近年来,榆林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各县市区空气质量6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首次实现“县县达标、全域达标”。

塞上秋来景色殊,山河胜景入画图。从漫天黄沙到葱茏绿意,从荒山瘠土到水草丰美,生态持续向好的榆林,犹如一颗绿色明珠在西北大地闪耀着璀璨光芒。

记者 白万能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 强小强 校对 谢婷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