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鬼子对吗?”1943年,面对15个拒不投降的日本士兵,指战员曾美大手一挥:“活埋了吧”,这个指令让在场的战士们吓了一跳,毕竟优待俘虏是我军一贯的政策,“活埋”二字实在是有失人道主义。
抗战期间,中国对待俘虏的政策一贯都是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一般不会采取极端手段,就算条件艰苦,也会尽量提供给战俘舒适的环境。
这表现了中国人宽广的胸怀,同时也是中国军队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最好体现。
然而1943年的时候,带着部队驻守在崞县的曾美却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命令,那就是活埋日军士兵。
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曾美原名叫曾昭泰,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劳动人民家庭当中,从小就体会到祖辈和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后来自愿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跟随红军长征期间,他接受了周恩来同志的建议,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曾美,从此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1943年,在崞县的曾美和当地的县委同志一起举办了纪念抗战的六周年大会,顺便给百姓和战士们增长士气。
就在大家其乐融融庆祝不久前的战斗大捷时,几声突兀的枪声从村口不远处传来。
原来这几十个敌人是附近驻扎的敌人派出的巡逻小队,察觉到对方人数不多,指战员曾美便决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指挥战士们形成一个包围圈,将这支队伍围在圈子内让他们无处可逃,同时派另一支队伍正面猛攻,让他们自乱阵脚。
果然这伙日伪军没过多久就尝到了苦头,开始朝后撤退,此时他们的后路早就被堵死,匆忙之下,剩下的十五个日军和几个伪军只能躲到了山后的窑洞里。
一进入窑洞,他们的优势就增大了不少,外面的部队不敢轻举妄动,担心被窑洞中不知什么时候会冒出来的子弹伤到,只能采取讲和政策。
曾美秉持着一贯的优待政策,先是派人劝降,表示只要愿意接受投降就能够免于一死。
可是说了好几遍,洞中依旧没有动静,甚至还向外开枪挑衅。
过了好一会,洞中的翻译和伪军才骗过了日军从洞里爬了出来。
根据他们形容,洞中残余的十五个日军还是抱希望于大部队援助,因此死活不愿意投降。
曾美听完他们的话,心中不由得一沉。
日军的大部队距离这里并不远,正如他们期待的那样,一旦日军发现侦察小队久久没有回去汇报,一定会对村子展开疯狂的报复,因此这里已经不再安全。
此时他们完全没有投降的意思,要是再等下去,恐怕局势不容乐观。
他思索一番,于是做出了一个具有魄力的举动:“不能再耗了,他们不投降,咱们就把他们给活埋了!这样一来还不费枪弹,你们赞成吗?”
县委书记听完自然支持他的做法。
当地百姓对十恶不赦的侵略者恨之入骨,早就想要为同胞们报仇,如今听说能够活埋敌人,全都拿着工具自愿跑来帮忙。
曾美让翻译给困在洞里的日军下了最后的“警告”,但是他们仍旧不愿意主动投降。
最终在百姓们的努力下,这个洞口被土块和石块死死堵住,这些日军也全部窒息而死,军民们一起获得了全歼敌人的胜利果实。
资料来源:追忆我的父亲——抗日老战士曾美——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