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觉至上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变着法子的,想要让广告变得更加吸睛。

那些形式或者内容上很有新意的户外广告,为广告创意领域注入新看点的同时,也经常称为社交媒体上的谈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麒麟一番榨啤酒广告

冲出海报的巨型酒杯

最近上网冲浪,刷到在日本的网友晒出的东京两国车站的立体广告牌,视觉效果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6862485136

这则麒麟一番榨啤酒[キリンビール 一番搾り]的广告,一眼看过去内容非常简单,代言人举着啤酒,神情充满喜悦的样子,旁边还附上了一些推荐产品的文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见水印

看了代言人喝啤酒的惬意状态,一秒就能get到,这款啤酒把人给喝爽了,也就是说它的风味很好。

把视角拉进以后,发现广告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也就是把画面中,手举着被子的这个部位,做成了三维立体效果,有种广告里面的人伸出手来,邀请路人“乾杯”(干杯)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见水印

对于这则广告,国内网友的评价不一,有说很恐怖的,也有说很吸引人的,还有说成本很高的。

以及说这样就可以和满岛光握手的,思路是真的很新奇hhhh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的,粉丝和明星地广、蜡像的合影,拍照姿势真的脑洞大开,要是做的是立体式的广告装置,真的不敢想象粉丝会有多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体造型

成为户外广告趋势

不少网友表示,在日本(特别提到了大阪),经常能看到那些“巨大突出来的广告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夜幕下霓虹闪烁的街景,用日文汉字书写的商店招牌,楼宇上凸出来的立体广告牌……光是这么想着,就已经很有赛博朋克那味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946693681

看到这么多的招牌,小编我不禁感叹,日本真不愧是诞生了《进击的巨人》和伊藤润二恐怖漫画的国家。

像这样巨大的、夺目的、极度膨胀的商业广告装置,放到日本的街头并不违和,换个环境也许会水土不服。

在这方面,小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成都春熙路的熊猫屁股,堪称成都地标一样的存在,当时看到忘了拍照,这里就不放图片了。

不过呢,虽然在我们国内,广告招牌的形态似乎并没有这么多的花样,但这样巨型的广告装置,却是越来越常见了。

3月份的时候,麦咖啡在北京朝阳门地铁站投放了一个「现磨咖啡早餐」的广告。

这一广告打造了一个双手冲出电脑键盘,手举现磨咖啡早餐的装置,四周张贴的海报都是关于“麦咖啡15元早餐组合”的内容,很显然是在暗示:吃了麦咖啡早餐,打工人一天活力满满。同时,给麦咖啡“现磨咖啡早餐进入15元时代”进行营销造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264050181

结果很多人看了广告以后却表示很窒息,甚至因此接收到了反向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而那些非人形的地铁广告装置,普遍评价却好很多。

比如像这样的巨型蔬菜。这是奥乐齐在上海的地铁站里投放的广告,目的是宣传低价商品、在消费者心中植入低价好物品牌心智,除了巨型蔬菜,还有巨型牛奶等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像这样的巨型公仔。这是淘宝去年在国庆节之后投放的地铁广告,功能上主打“为通勤时的疲倦打工人提供暂时休憩地”,通过软乎乎的淘公仔,给人带来生理上的治愈,帮助打工人在节后找到合适的情绪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这些广告更偏向于以各种让人感到美好的事物,传递一种积极的暗示,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虽然它们让人平白无故看了广告,却并不使人反感的原因吧。

巨人的脑袋、硕大的肢体什么的,也许现阶段只适合出现在展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分众传媒有个说法叫,用户没有选择才是广告的最好选择。这句话听起来并不讨喜,但在我们生活中却屡见不鲜,地铁广告专列,公交车里抬头即见的扶手广告,电影映前广告……

它们总是变着法地给受众更多的视觉、听觉冲击,遵循着“被记住比被喜欢更重要”的原则,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大众的认知。

重复的文案、夸张夺目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殊途同归,从给予受众视觉/听觉冲击,到释放视觉/听觉核弹,让人记住产品或者品牌的第一步一直是引起注意。

再回到文章前面首先谈到的广告,其实也并没有超出传统电视广告,举着产品喊口号的逻辑,只是表现形式更加新颖了,在拍照打卡文化盛行的时代,却能借助巨型装置的表现力,成为撬动社会化传播的支点。

最后,小编还是认为,广告分很多种,比起愤愤然地记住,让人心情愉悦地记住可能会更好。

头图及封面来自小红书用户:ID6862485136

作者 | 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