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从结果上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陆续战败,宣布投降而彻底结束,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按理来讲,损失最为惨重,颜面扫地的应是德、意、日三国。
而现实情况是,综合英国在本次全球规模性战役上的战绩、谈判、战后得利等,表现其实十分之糟糕,说它是二战最大的输家并不夸张。
这可能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英国可是在美国之前的世界霸主,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故沦落至此?
那具体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分析。
日不落的记忆
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继西班牙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国——英国,强势崛起。
崛起背景大致有二。
首先是体制上的改革。
1640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诞生;1688年,英国爆发了一场不流血政变;1689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史无前例的、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根基。
当时这种先进又成熟的政治模式,让英国得以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夺得优势。
其次是经济迅速腾飞。
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顺势而为,演变成整个欧州的海外贸易枢纽。
1600年,英国女王允许东印度公司经营非洲好望角的部分海外贸易。美其名曰的外贸,不过是披了一件外衣,实际上与强盗并无分别。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往返于欧、非、美三大洲的黑奴“三角贸易”。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陆续到美洲建立殖民地,发展采矿业和种植业,而种植园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基于此,向美洲贩卖黑奴的殖民统治开始盛行。如果说三百年的黑奴贸易是屈辱史,不如说是人类的黑历史。此时的英国属于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殖民大国。
渐渐地,英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与此同时,英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即便如此,其产量的攀升仍然无法满足它所开辟的巨大市场需求。
终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弗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帷幕。1764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此后,蒸汽机得到迅速推广,机器逐渐代替手工劳动。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得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或许可以这么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把英国推向世界贸易的中央,更推向科技现代化的中央,成为大名鼎鼎的“世界工厂”。英国首都伦敦也摇身变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所以说,在17世纪之后,大英的殖民地包含南极洲在内的7大洲、4大洋,领土面积甚至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直接占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在二战之前,一直称霸全球。
由此可见,英国的霸权不仅体现在其殖民地的广泛分布,还包括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在全球的遥遥领先。
如果说前面四百年,英国就是最具侵略性、最霸道的国家和军事集团,没有人否认。那么何故衰落呢?
失去霸权地位
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抢占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一战偃旗息鼓后,主要战胜国英、法、日等,对手下败将的殖民地进行了重新割划和继承,战果颇丰。
之后,英国国土面积竟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千里。
空前绝后,横跨24个时区,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紧接着,时间来到19世纪60年代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电气时代”来临。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出现,电力被广泛运用。这就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局部调整。大资本家们为牟取高额利润,不断编织理由和谎言,加紧向外掠夺和扩张的脚步。
此时的英国,正在被加速发展的德国、美国所追赶,尽管它仍在世界范围内活跃。
但不难看出,布尔战争中英国的战败,向外散发出的是“日不落帝国”走向低谷的信号,其国力已左支右绌。到了20世纪初,德国、美国的国力已追上英国。
与此同时,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获得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延续至今,世界金融中心也在此刻转移。
特别是,在华盛顿会议之后,英国彻底丧失了唯一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追溯到1931年。
当时德国纳粹主义向波兰发起了进攻,接着,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几乎在所有二战战役中都能看到英国军队的身影,他们参与了众多重要行动。
例如,英国参与了与伊拉克的“第二次不列颠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1年,虽然规模较小,但对大英帝国的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在二战期间,英国还参与了“大西洋战役”,这是一场持续了近6年的海上战斗,英国与盟军共同对抗德国的海上力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声名在外的英国在二战中彻底的衰落了。
而德国军队则开始进攻欧洲大陆,据说德国军队的闪电战打得十分强劲、无人能敌,导致欧洲大陆的很多国家都处于劣势。
几次战役英国被德国打败,失去了海洋霸主之位。此时的德国海军,实力非常强大,英国与之相比,不值一提,还有巨大差距。
如此,英国在海上作战方面的优势不再显著,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了。即便最终英国在二战中取胜,却也永远无法回归海洋霸主地位。
最大的输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意、日三国虽然败北、罪有应得,但它们在二战中充分展现了自身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无疑是对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碾压和嘲讽。
经统计,英国一共约60多万人死亡,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死于德国之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损失了大量的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等于失去了发展海军和空军的基础,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如初。
同时,英国在战后为了支付高额军费,不得不变卖掉战前四分之一的海外投资,这使得国债压力倍增。
后来,英国由此沦落到需要加入美国所提出的马歇尔计划去维持国内稳定。殖民地独立的声音逐渐高涨,导致英国再也不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称霸。
就这样,几百年来欧洲列强之间的争霸竞争,也被美国、苏联两个新兴超级大国的零和博弈所取代。
逐渐地,美苏冷战局面在二战的厚土之上筑起,西欧老牌资本主义日渐式微也成板上钉钉。囿于两个超级大国迅速膨胀的威胁,西欧国家一度陷入低迷。
因此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并说明只有走联合之路,西欧方能重塑辉煌。
1947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
2016年,英国全民投票决定“脱欧”。
2020年,英国脱欧正式获批。
英国宣布脱欧,不仅对于英国自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而且备受全球关注。
这其实也有迹可循。
欧盟,一个高度集中的国际化组织,其经费主要应用于成员国的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外援等行政开支。
此时,有些成员国的经济并不达标,不管不顾在本国实行高阶的社会福利,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其他成员国的负担,更是动了资本的蛋糕。
同时可以看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英磅在欧元区整体下滑的紧张趋势之下率先摆脱危机,这使得脱欧进度加快。
而英国自古就有“光荣孤立”的外交传统,无论它是加入还是脱离,都是这一传统的生动体现。
由于这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一些人英国人看来,加入欧盟即是失去了自主权,在法治、经济乃至政治领域受制于人,实乃变相操控。
所以说,脱欧事件是一体化的一次逆向行动,有利亦有弊。当然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带头瓦解欧盟,达到“领头雁”的效果。
因为没有人不想重回巅峰,重新主宰世界。这也即是后话了。
现实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二战中最失败的国家是英国。在二战之后,英国作为一个战胜国,本应该获得更多的利益,受到更多的尊重。而英国不仅好处没占到,还换来其他国家的步步紧逼和自身的妥协退让。
大英“日不落帝国”的衰落,我们不难从中看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法则,毕竟谁都不可能永远强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与时俱进、创新求变、争取独立的重要意义。
结语
现如今,俄乌局势还未缓解,巴以之间冲突加深,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仍然频发。英国的江河日下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理性的判断。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能够做到的,也许就是把握主动权,反对零和博弈。
在变革不断、矛盾突起的当今世界,我们需要迫使自身突出重围,加速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正道。
为此,我们国家一直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方案和智慧。
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友好、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因素。希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