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想把中俄伊朝绑在一起,而中国在里面的地位,也让西方有了更强的危机感。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日前表示,普京目前正试图围绕俄乌冲突团结中国、伊朗、朝鲜等国家,同时俄罗斯正变得越来越依赖中国。
斯托尔滕贝格称,中国这个联盟中发挥主导作用,也是俄罗斯的主要支持者,他声称,是中国积极支持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包括向俄罗斯供应军民两用产品。而俄罗斯为了换取中国的帮助,则与中国分享技术。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斯托尔滕贝格这番表态的背景,是普京不久前警告西方国家,如果他们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那么这将意味着西方与俄罗斯直接开战。
对此,这位即将于10月1日卸任的北约秘书长辩称道,伊朗和朝鲜两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但并没有成为冲突的直接一方。而就在他在拿伊朗和朝鲜说事的时候,话锋一转就谈到了中国,并将中国作为了接下来谈话的重点。
斯托尔滕贝格很清楚,与伊朗、朝鲜不同,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他仍要带上中国。
一方面,这算是西方政客的某种惯性,外交上动不动就提中国,好像什么坏事都跟中国有关。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概念混淆,非常阴险。北约秘书长在谈到俄乌冲突的时候,把中国、伊朗和朝鲜放在一起来讲,还大谈“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很容易让一些不明真相的西方民众认为“中国也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
当然,抛开军援的问题不谈,中国如今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的确不言而喻——换句话说,俄罗斯绝不能失去中国。除了某些俄国内极右翼分子,这已经成为俄罗斯从上到下的某种共识。
这也是斯托尔滕贝格等西方政客死咬中国不放的关键原因:伊朗和朝鲜提供的军援,影响的只是前线局势的走向;而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则将左右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
放眼来看,包括斯托尔滕贝格在内的一些西方政客,最近都逐渐调整了对中国的表态,在
乌克兰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愈加强硬,要求我们选边站队的趋势愈加明显。
比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就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中国和巴西提供的和平倡议“具有破坏性”“该计划缺乏对乌克兰及其领土完整的尊重”。
他说:“你要么支持战争,要么不支持战争,如果不支持,那么就帮助我们阻止俄罗斯。”
泽连斯基这种公开要求中国选边站队的表态,此前是从没有过的。即使在今年6月初中方宣布不参加瑞士和平峰会后,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态度也没有这么强硬——当时他虽有抱怨,但并没有这么明确地要求中方站队。
究其态度改变的原因,首先自然跟他访问美国的行程有关。本月下旬,他将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并与拜登举行会晤,根据他的说法,他已经向拜登团队提交了一份乌克兰的“胜利计划”,两人将在会晤期间就这份“胜利计划”进行讨论——而他自己也承认,这份“胜利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将“完全取决于”美国。
既然泽连斯基要把自己的“胜利计划”推行到底,还希望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那么在访美前否定中国的和平倡议,改变对中方立场的态度,自然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就是要给拜登政府摆一个“乌克兰要坚定跟着美国走”的姿态。
但还是那句话,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越是对中方强硬,越是要求我们选边站队,越证明我们应该保持当前的战略定力。
在僵持了一个月后,俄罗斯最近开始了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反攻,目前已经有至少38000名俄军参加了此次反攻。而令基辅感到担忧的是,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俄军在此次反攻中调动了乌东方向的兵力:其中一些部队是从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调来的,但在顿涅茨克方向,俄军仍然保持高压的持续推进节奏。
乌克兰入侵库尔斯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牵制俄军在顿涅茨克的推进,但克里姆林宫并不想在基辅设定的游戏框架中行动:普京绝不允许俄罗斯本土成为谈判的筹码。
如果库尔斯克的局势继续朝着向俄方有利方向发展,以及特朗普赢得大选,那么俄乌冲突明年可能会迎来巨大的变局——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两者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在今年下半年,中方要做的还是保持定力,静观其变,无需理会杂音,更何况这些杂音还是来自一个即将卸任的北约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