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有网友晒出壶口瀑布奔流“山飞海立”“水底冒烟”的壮美奇观,并感叹“谁能想到黄河都变清了!”统计数据也显示,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
实际上,黄河水正在变清。
黄河水为何“由浊变清”?
黄河水“黄”的原因主要是泥沙入水,而黄河泥沙的九成来自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多年来,中国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逐渐“由浊变清”。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流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绿色在黄土高原上不断铺展。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入黄泥沙量。
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民众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保措施,不仅封堵了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还将荒地变良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黄土高原生活的民众中,广泛流传着“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随着治理经验日益丰富,绥德试验站筑成陕北第一座大型淤地坝,开辟陕北第一片山地果园、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并在淤地坝基础上总结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修田建园戴帽子、沟坡植树种草披褂子、沟底打坝淤地穿靴子”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目前,“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100多条小流域治理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监测点观测显示,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多年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
除了以坝拦沙,提高植被覆盖率也是提高水土保持水平的重要措施。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专门设置了育林沟,分别测试人工草地、荒坡地、灌木林、农地、休闲地、草灌混交、乔灌混交、乔木混交等不同类型地表的水土保持能力。每到下雨天,工作人员就会记录土壤含水量、含沙量、降雨径流量等数据,以选择能更好保持水土的地表类型。以支流为骨架,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沟、坪、梁、峁、坡综合治理,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科学配置,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创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黄河水“由浊变清”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黄河流域还实施了调水调沙策略,这是破解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和洪水风险相伴难题的一个关键举措。通过调水调沙,黄河下游的过流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减轻了防洪压力。例如,小浪底水利枢纽通过22年的调水调沙,使得黄河下游的洪水位下降了约3米,提高了黄河的防洪能力。
在采砂管理方面,黄河流域实施了严格的采砂规划和许可制度,划定了禁采区和禁采期,并依法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非法采砂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一措施有助于保护河势稳定,减少河床受损和水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的泥沙治理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包括水土保持、调水调沙、采砂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减少了入黄泥沙量,还提高了黄河的防洪能力,保护了生态环境。
2023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当年,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控制断面,平均(年)含沙量3.53千克/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值(1952-2020年)相比减少了87%。2023年输沙量9530万吨,与多年平均值(1952-2020年)9.21亿吨相比,减少90%,与近10年平均值1.61亿吨相比,减少41%。
如今,黄河中游的输沙量,已经达到1000多年前人类活动干扰破坏较弱时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