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梨花开遍了原野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飞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喀秋莎”(Katyusha)是俄罗斯最常见常用的女性名字叶卡捷琳娜的爱称(女沙皇,斯大林的母亲和第一位妻子,都叫叶卡捷琳娜),歌曲描述了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保边疆的爱人的思念。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很快进入蜜月期,《喀秋莎》也随之传入,成为中国人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苏联歌曲和舞曲,几乎成为那个时代流行音乐的标配,至今仍在KTV里,被五六十代出生的人广为传唱。“喀秋莎”几乎同苏联和俄罗斯划上了等号。

但是大多人并不知道,美妙的歌曲背后,隐藏着一段中国难言的屈辱。

1938年,日俄在张鼓峰一带发生战争,史称张鼓峰事件。张鼓峰地区位于图们江左岸,在中朝边境交界处,该地区紧靠苏联境内的哈桑湖。张鼓峰事件以日军失败告终,苏军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在洋馆坪一带的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

这场战事,不仅造成中国上百万百姓死伤和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还失去了张鼓峰这块领土。吉林在图们江的出海口,也被苏联彻底切断,进一步影响中国东北的出海权。

张鼓峰事件爆发之际,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正在中国珲春欣赏夏秋之际的美景,并且爱上当地一个漂亮的姑娘,由此产生灵感,将美人美景与爱情激情,上升到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创作了《喀秋莎》这首诗,很快传颂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著名作曲家波兰切尔看到《喀秋莎》时,深受感动和启发,迅速为它谱曲。《喀秋莎》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非常优美,脍炙人口感人至深,很快传唱开来,并且传唱到了国外。中国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传唱最广影响最深,当然,也可以说是“流毒最深”。

无论伊萨科夫斯基还是波兰切尔,当时创作的时候,无不深受张鼓峰战事影响,心中汹涌着高涨的爱国情怀,热情讴歌保家卫国的苏军战士。按照我们的话说,这是一首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歌曲,是一首催人奋进的爱国歌曲。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苏联红军战士,高唱着《喀秋莎》走向前线。在苏联最危难的时候,《喀秋莎》赋予了前线战士热情和勇气,激发了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给予了他们战胜法西斯的巨大动力。

可是他们的“爱国激情”,却导致我们“丧权辱国”。当你得知了这段历史,还会喜欢《喀秋莎》吗,还会唱得那么忘我投入,还会唱得那么滋滋有味吗,是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不就一首歌吗,有必要小题大做吗?如果这是小题大做,那么,针对那些身着日本和服,在中国招摇过市的人进行网暴,是不是小题大做呢?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过境迁,你唱得有滋有味尽管有滋有味,我唱得别有滋味自当别有滋味,或许这才是豁达文明的境界。

战后,苏联政府为了表彰《喀秋莎》在战争中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在斯摩棱斯克州的福斯霍达村,专门为这首歌建造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战争史和音乐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直到今天,这首歌依然是俄罗斯军队的队列歌曲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秋莎”不仅是一首浪漫动听的“神曲”,还是一款杀伤力极大的“神器”。1941年7月14日下午,刚刚攻占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的德军,正在利用其火车站运输物资,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巨大呼啸,从未见过的密集炮火铺天盖地,短短10秒就把一切炸成碎片。这是“喀秋莎”火箭炮在战争中第一次亮相,一炸成名。

之所以把这种威力巨大的16管132毫米火箭炮叫做“喀秋莎”,是因为高度保密的苏军,根本没给这款新式武器起名,只是在炮管上刻印了一个字母K,作为共产国际兵工厂的标记。苏军士兵根据这个字母,给火箭炮起了最常见常用的女性名字“喀秋莎”,然后和同名歌曲一样,迅速风靡全军。

1945年6月24日苏德战争胜利阅兵仪式上,当喀秋莎火箭炮车队驶过红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军民齐声高唱《喀秋莎》赞颂“喀秋莎”,将气氛推向高潮。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已经正式命名为M-13火箭炮的喀秋莎,装备了志愿军炮兵,先后有8个喀秋莎火箭炮团,在志愿军兵团第21师的统一指挥下参战,喀秋莎这个美丽的名字,在朝鲜战场上同样给对手带来了巨大震撼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