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现在的贵阳贵安,绿意愈发浓郁。

作为云贵高原璀璨的绿色明珠,“绿色”始终是贵阳贵安最丰厚的资源、最突出的优势、最巨大的潜力所在。回首2023年,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以“大踏步前进”高度评价贵阳贵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是贵阳贵安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战略,以“强生态”引领“强省会”,促使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成果。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展望未来,推动绿色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是贵阳贵安的历史使命,更是贵阳贵安的政治自觉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发力

以攻坚之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景色。

2020年,观山湖区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花溪区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贵阳成为当年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省会城市,南明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荣誉的背后是贵阳贵安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和用心守护。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绿色发展是长久之计。近年来,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一城一战一整改”,坚定不移落实绿色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深化生态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壮大生态经济、厚植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建设美丽贵阳贵安。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管控,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积极应对污染天气风险。目前,贵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6%。

——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检查,深入开展涉水突出环境问题、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定期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今年1至8月,28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率92.86%,1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加快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稳定保持100%。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和成果,凝结着贵阳贵安的心血,印证着贵阳贵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的坚实步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今年1至7月,贵阳贵安旅游人数超1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15%,这其中不乏生态环境优良的功劳。

制度护航

以共生之道加强生态保护

南明河曾因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水质一度为劣V类。

贵阳痛定思痛,全力消除流域“黑臭水体”,建设再生水厂……经过一系列水环境综合治理,如今的南明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城市河流基本实现长治久清。

着眼新的坐标和使命、立足比较优势,贵阳贵安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当前,贵阳正处于生态保护红利释放期、绿色发展崛起关键期,需要全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由此,贵阳贵安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一体推进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坚守好美丽贵阳贵安的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给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解题”思路——

以制度护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继修订、制定《贵阳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发布实施《贵阳贵安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实施办法》《贵阳贵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为建设美丽贵阳贵安保驾护航。

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和引擎,为此,贵阳贵安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下功夫,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生态空间、强化监督执法、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社会参与,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在2023年的“摸底”中,发现各类物种3657种,基本摸清贵阳市的生物多样性“家底”,首次发现中华珊瑚蛇、毛冠鹿等珍稀物种。

在生态补偿上下功夫,在全省率先推出县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将金钟河、南明河、麦架河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制定出台系列考核、补偿、奖惩办法,压实各属地政府的水环境保护责任,贵阳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在培育生态文化上下功夫,坚持共建共享、开展创建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目前,全市22个自然保护地均挂牌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强化自然保护地科普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绿色映初心,山水见精神。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贵阳贵安已成为共识和行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交上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绿色答卷”。

转型发展

以改革之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年7月,清镇市新店镇归宗村6000余亩林下金银花迎来采摘期,村民喜不自胜。

“归宗村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村民以往以种植玉米为主,产量低,收益也不高,现在种植金银花,套种玉米、蜂糖李,村民只需进行长期管护,每亩土地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归宗村村委会副主任彭存勇说。

贵阳贵安以改革之力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贵阳贵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聚焦主业打造产业链供应链,采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管理模式,推动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目前,贵阳贵安已培育绿色工厂56家、绿色园区5个、绿色供应链企业12家。

在打通生态价值转化新通道方面,贵阳贵安加快“两山”基地创建步伐,用好“双碳”政策机遇,持续推进林业碳汇改革,今年上半年签约森林碳票18单,面积共258亩,金额100.54万元,有效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在大抓生态增效益方面,贵阳贵安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树牢生态“红线”意识,做好生态“转化”文章,涌现出“修文猕猴桃”“花小莓”等一批知名品牌;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今年上半年完成林下经营利用林地面积155.87万亩,林业全产业链产值达63.62亿元。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贵阳贵安的绿色征途,永不止步。

来源|贵阳网

编辑|赵子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