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禁枪?
美国人平均拥有1.2支枪,我国民间却全面禁止枪械,其实早在1958年,毛主席下令全民皆兵,那时候我国各大县城、各大村镇都有上千杆枪。
但30多年后,我国却开始全面禁枪,直到今天,我国也依旧是一个禁枪大国。
中国为什么要禁枪?欧美又为何放任枪械不管?
一全民皆兵
先来看美国的持枪情况,美国总人口只有3亿多人,枪支数量却将近4亿支,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头上,每个人都能拥有1支枪。
在美国只要年满18岁,就能购买一支属于自己的枪,甚至还能再各种场合携带枪支,理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美国从建国时就有规定,持枪是合法的,因此即便是到了今天,人手一支枪在美国也不足为奇。
和美国对比起来,我国对于枪支的管理就是极其严格的,不仅民间很难见到枪支,就连公安手里的枪支管理也十分苛刻。
一旦公安丢了枪,那么事态是相当严重的,一支枪的去处,足以出动整个支队前往搜查。
禁枪的国家不在少数,但比起禁枪力度来,没有哪个国家比我国更严格,与此同时,在我国也引发了不少舆论。
有人说:
发达国家一般都持枪自由,严格管理枪支的国家,一般都不够发达。
还有人说:
禁止枪支这是影响了老百姓的自由。
更有人说:
中国曾经全民皆兵,为什么在几十年后却大力禁枪?
事实上,我国的确在上世纪60年代全民皆兵,并且这一命令还是毛主席亲自下达的。
早在几十年前,在中国随处可见枪支弹药,夫妻之间还经常在一起练枪,中国民间流落着上百万杆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属于自己的枪支。
甚至连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也对枪支有一定的了解,更别说那时候的小孩子,甚至是未成年也学会了开枪。
放在60年代,可以说是人人都会用枪,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都是用枪的好手,民间不仅存放着大量枪支,甚至还有不少大炮弹药,这就是著名的全民皆兵时期。
有人会说,全民皆兵是毛主席亲自下令安排的,为什么一夜之间又要收缴这些枪支武器呢?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下令全民皆兵,背后也都是无奈和心酸。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对枪支就开始了初步的统一管理,然而还没等统一禁枪,苏联便在我国边境派出百万大军,大军压境,更要命的是,苏联还打算对我国进行核打击。
新生的中国尚在襁褓中,面对强大的敌人,毛主席不得不下令:
疏散北京领导,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待命。
随后全国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为了保全新中国,就连民间的老弱妇孺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都是保家卫国的一份子,苏联实在是太强大了,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数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不得已才展开了全民皆兵的做法。
每个村镇上都建起了碉堡,一旦开战,老百姓便能及时躲避,此外,家家户户都配备着猎枪等武器,夫妻之间还会互相练习打靶,种种情况都在表明:
当时的中国处在危机中。
在这场空前危机下,我国才出现了全民皆兵的情况。
当然危机解除之后,民间依旧保留着不少枪支弹药,一开始,没人提出要禁枪,但自从跨进90年代,北京方面便频繁传来消息,上级领导多次催促:
收缴枪支,全面禁枪。
我国为何突然禁枪?背后又隐藏着何种内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人手1.2支枪,中国却全面禁枪,禁枪究竟是好是坏?
回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猎枪,全国上下人人皆兵,然而仅仅过了20多年时间,中国便开始了全面禁枪,许多人不理解这种做法,中国为什么要突然禁枪?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禁枪已经严重危害到了老百姓们的人身安全。
战争年代,枪支是保家卫国的武器,但在和平年代,枪支却成了残害他人的利器。
看起来人手一支枪,威胁并不大,但如果人群集结起来,口角就成了械斗,械斗带来的下场十分严重,动不动伤亡人数就会飙升至上万人。
例如1864年,那时候还是清朝时期,民间并没有禁止枪械,这就导致了一场极为可怕的械斗的产生。
械斗发生在广东,本地人和外来的客家人谁也不服谁,为了一决雌雄,双方都拿出了兵器,冷热兵器轮番上阵,上百万人参战,结果便是死伤了上百万人。
这种数额的伤亡比得上一场战争,可见枪械的杀伤力之大。
再往后就是建国后,1967年,重庆也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械斗事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刚好是全民皆兵的年代,总共有200多万支枪、1万多门大炮流落民间,这也加剧了械斗的严重性。
重庆这场械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械斗发展到什么规模呢?
枪支弹药已经是最普遍的武器,在械斗后期,甚至有人拉出了高射炮,这还不够,还有人洗劫了当地的军械库,随后打进军营里开出了坦克,就连军舰也派上了用场。
一个月之后,械斗终于停止,经过统计,共有上万人参与了这场械斗,伤亡将近5000多人,另外还有600人失踪。
5000多人,相当于一个小村镇的人口,也就是说,和平年代的一场械斗,竟然将一个小村镇的人口全部蒸发。
这种可怕的事情就发生在1967年,也正是从这一时候开始,我国产生了禁枪的想法。
只不过那时候我国还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为求自保,枪支不可能被禁止,就这样,禁枪被一拖再拖,一转眼就到了80年代。
1983年,东北又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惨案,这一次犯案的人数只有2人,2个王姓的罪犯烧杀抢掠,一路对人开枪,有9人身亡,共计18人伤亡。
两人的武器就是手枪和手榴弹,由于两人携带枪支,在逮捕的时候难度也很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警员伤亡。
从这里就能看出,枪支已经成了犯罪者的“帮手”,禁枪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很快又到了1993年,这一年湖南又发生了一桩大案。
湖南两个村镇发生矛盾,随后双方手持枪炮开始了对峙,参与人数高达5000多人,与其说是械斗,不如说是一场战争。
在这场斗争中,有村民负责运输武器,有人负责指挥,还有人负责在后方提供食物,俨然将械斗打成了混战。
闹到最后,政府出动了1000多名武警,在催泪弹的攻击下,村民这才被控制起来。
事后在两个村子里搜出了4架炮车、95门土炮、土枪57枝,466斤炸药、雷管2590发、手雷255枚、导火索350米,除此之外还有上千把砍刀。
这些武器造成的伤亡不计其数,消息传到北京,不少干部都感到十分震惊,随后我国便再次提出了禁枪一案。
199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枪支管理法,这也意味着禁枪正式开始。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
为什么美国不禁枪,只有我国急着禁枪呢?
禁枪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美国不禁枪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人手1把枪,我国却全面禁枪,从全民皆兵到禁枪,我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得不禁枪,在禁枪之前,因枪支发生的案件实在是太多了,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也十分庞大。
光是1990年到1995年,我国就发生了2000多起枪击案,其中北京城里的枪击案更是高达上百件。
1990年之前,全国各地共有187把枪支遭到抢劫,另外还有1万门大炮、44万发子弹、39万枚炮弹、27万枚手榴弹遭到洗劫。
也就是说,以上枪炮全都流落民间不知去向,对寻常老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安全威胁。
种种数据都在提醒我国,禁枪已经迫在眉睫。
1996年,新的枪支管理法出台,自此,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禁枪行动,禁枪主要靠的就是收缴,先是各省,然后是各市区,最后落实到各城镇。
在短短时间内,我国就回收了不少枪支弹药,总共有210多万手把枪、1万多门火炮、3万发子弹、29万枚炮弹、27万枚手榴弹被回收。
随着这些武器统一管理,全国各地的安全隐患也随之消失,在这之后,我国枪击案、抢劫案的数量大大降低,对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而言,完全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既然禁枪好处这么大,为什么美国不禁枪呢?
不是美国不禁枪,而是他们没办法禁枪,美国如果要禁枪,难度是很大的。
首先在传统方面,美国向来号称自由民主,从建国时开始,美国就规定可以持有枪支,这种传统延续了几百年时间,持枪合法已经深入人心,一时半会难以更改,贸然收缴枪支,只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反对。
其次,美国拥有大量枪支的拥护者,而这些拥护者大多又是一些知名人物,他们在美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们的号召下,许多人都赞同枪支自由。
如果要禁枪,势必会触及这些人的利益,甚至还会导致动乱的产生。
再者,在美国法律中,持枪本就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美国禁枪反而成了违法行为。
最后还有一点,美国持枪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的时间,民间储存着大量的枪支,数量将近4亿支,如此庞大的数额,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回收完成的。
搞不好在回收过程中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在矛盾之后,恐怕还会产生一些暴乱。
换句话来说,不是美国不想禁枪,而是他们无能为力。
又有人说,美国人普遍素质高,不会滥用枪支,就算不禁枪,对普通人也没有威胁。
事实这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据,在全球各国中,美国的犯罪率完全排得进前半部分。
2020年,有1000多名年轻美国人遭到枪杀,2022年,美国枪击案的数量将近600起,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会发生1.8起枪击案。
尤其是美国南部,对枪支的管理更加松懈,此地的枪击案数量更多,对比起北边的美国城市,南部地区是枪击案的重灾区。
还有人在美国进行过一项调查,罪犯们最害怕谁?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罪犯的回答并不是警员,而是持枪的平民,很明显,警察的威慑力还比不上一名持枪的民众。
以上这些数据都在表明,美国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和平,枪支一天得不到管理,枪击案的数量就一天得不到控制。
美国总人口在全球占比5%,然而他们所拥有的枪支却在全球高达46%,是全世界人均枪支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人手一把枪,看起来十分自由民主,实际上却成了安全隐患。
相反再看我国,随着枪支管理法颁布,枪支弹药都得到了集中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流散的枪械等同于没有,只有这样严格管理,才能还老百姓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尤其是在浮躁的当下社会,一把刀、一根铁棍都可能成为武器,禁枪就显得更加可贵,也难怪我国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