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不可或缺。然而,随着父母离异,如何保障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北京市西城区首个街道亲情探望基地正式成立,7岁的小寒在这里欣喜地看到爸爸妈妈在法官、社工等人撮合下握手言和,他也终于得以父爱母爱“我都要”。

“夫妻离婚时,虽然大多约定了孩子由谁带以及另一方如何探望的事项,但现实中不少家庭又因细枝末节的问题让说好的探望难以落地,见不到孩子的一方就会再次找到法院申请执行离婚协议,让本就有冲突的双方再次进入对立阶段,夹在父母中间的孩子更是左右为难。当事人时常反映,走进法院就觉得是来‘干仗’的,会想起离婚时的各种争吵。”西城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副庭长梁良说,此前庭里多次跟街道等单位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寻求解决之道。

如何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及进一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工作,成为西城法院推动融会贯通做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努力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西城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所在的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依托法院“先锋同行”党建活动,携手西城区妇联、区司法局、什刹海街道和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等单位,建立起西城区首个街道亲情探望基地,为未成年人子女探望工作妥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据西城法院副院长毕菲介绍,创设亲情探望基地后,探望场所得以从法院或者一方家庭转向街道社区,以相对中立、轻松的环境代替原先带有严肃或冲突氛围的环境,结合社会观护机制,在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协调下,力争使各方优先考虑子女利益,促进探望工作顺利开展。

几天前,7岁的小寒就在新成立的基地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此前,小寒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开启了离婚历程。那段时间,父亲张伟带着小寒一起生活。法院在综合多方因素后,判决双方离婚,孩子由母亲丽丽抚养,张伟有每月两次的探望权。但由于双方互不信任,判决生效后,小寒的探望问题一直都困难重重。

为确保探望顺利进行,法官王伟多次研究解决方案,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启动了判后延伸观护程序,由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社工在判决履行初期陪同探望。

社工组织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第一次探望非常顺利。然而,关于探望地点、奶奶能否参加探望、丽丽能否陪同等问题在后续的协商中却一直没有谈拢,导致摩擦不断,探望一度中断。

什刹海街道亲情探望基地成立后,梁良和王伟近日前往张伟户籍所在地什刹海街道,与西城区妇联、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社工一道开展了亲情探望活动。活动中,张伟在基地与小寒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社工则从青少年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呼吁双方考虑小寒感受。区妇联工作人员也分享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经验,希望张伟能理解丽丽的担忧。最终,张伟和丽丽都表示愿意接受建议,为打消丽丽的顾虑,张伟还在法官指导下签署了承诺书,保证不会将孩子带走后不送回,并作出相关财产担保约定。

这样的改革,仅是西城法院近年来以党建引领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北京法院系统唯一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单位,西城法院近年来聚焦首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探索出多元化讼、实质息讼等“全周期”纠纷化解机制,助力实现大城善治。今年以来,西城法院聚焦群众所需推动改革再升级,创新推出“先锋同行”党建品牌,同全区15个街道机关党组织签订协议,带动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强化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就地化解,也由此促成了全区首个街道亲情探望基地的设立。

“西城法院将紧盯新时代改革任务,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的强大动力,改出干部精气神、改出事业新高地、改出群众满意度。”西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表示,西城法院将进一步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推进审执工作现代化,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