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志摩坠机身亡。查家只派了7岁的金庸作为代表去参加葬礼。虽然是葬礼,但当天金庸却体验到了皇帝吃饭的感觉。事后, 他对徐家大力称赞:“真的是大户人家!”
查良镛看着表哥徐志摩摆放在灵堂的尸体,眼中却充满了不屑一顾,尽管此时的查良镛只有7岁,却不妨碍他对多情的风流浪子徐志摩感到一阵厌恶。
当金庸的父亲,查父告知金庸让他过段时间准备在徐家吊唁徐志摩的时候,金庸并不情愿,尽管他与表哥是亲戚,但相比徐家的家大业大,查家就好像是一个穷亲戚,金融与自己的表哥徐志摩也并没有太多接触。
毕竟当时的徐志摩是声名显赫,正忙着全世界跟自己的同好交流文学,即便是在空闲的时候,也始终将自己放在情感的修罗场中。
尽管金庸不想去,但是在查父的强制要求下,还是长途跋涉地来到了徐家。
徐志摩在死之前留给众人的印象依旧是情场浪子,与陆小曼的爱情纠纷,不过这在民国文人之中也是一种常态。
当金庸来到徐志摩的家中时,徐府已经来了不少人吊唁徐志摩,其中不乏当时的文人雅士,文坛新秀,即便金庸对民国文学并不太感兴趣,但听说过这些人的名字,比如沈从文,但更令金庸感兴趣的却是徐志摩的两个妻子,张幼仪和陆小曼。
徐志摩的正派原配妻子是张幼仪,也是新锐知识分子,还是当时民国的商业领袖,在置办商业上有很高的造诣,对我国的抗日事业也有不小的贡献。
尽管在场的人不少,但令徐家倍感重视的还是金庸这个8岁的孩子,在民国时期辈分徐家还是看得比较严重。
查家虽然资源一般,但有人来就是给徐家面子。
经过简单的吊唁过后,金庸就短暂离场,这里不是金庸的主场,而是徐志摩生前文坛好友的主场,他们多年未见,难得在徐志摩的葬礼上相见。
对徐家来说,徐志摩的文坛好友是外人,金庸则是自己人,为了表达对金庸后面家族的敬意,居然单独给金庸开了一桌宴席,仅仅由金庸一人享用,而徐志摩的好友却被安置在外面与其他人共桌。
但徐家却没有感觉到丝毫浪费,这趟金庸感觉到徐家实在是太过豪华奢侈,一桌宴席的费用就顶上了查家好长时间的开销。
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文坛名人,金庸的心中也埋下了一个文学的种子,不过相较于传统文学,金庸显然对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这类书,里面充满了对侠客、江湖的想象。
离开徐家的路上,金庸对徐志摩的死亡没有什么感触,感触最大的却是徐志摩家里的豪华,这一点也深深地融入的金庸的文学中,传统文学在金庸开始崭露头角的年代是不吃香的,在融合了自己家的经历和徐家的经历后,创作出了一系列小说,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信息来源:人民网——金庸笔下表哥都是负心汉云中鹤取自徐志摩笔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