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对于中国来说是相当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家领袖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日本领导,双方郑重握手,中日之间开始正常邦交。不过此次会面是否代表着两国之间的恩怨和过去一笔勾销呢?我想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知道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中国和日本是一水之隔的邻邦不错,但日本曾经给我神州大地带来的流血牺牲以及磨难苦痛,都是书写在历史长河上的不争事实。领袖的这一次握手,是为大局走向,也是为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但日本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次日方领导访华,是真心想要恢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共结来缘,还是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不得不走这一遭?这一次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首次向中国道歉,但来都来了,为什么还要在道歉的时候偷换概念,淡化侵华战争给我国带来的伤害,引得领袖借着赠送书籍的名义进行暗示?1972年的中日破冰之行,背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日双方领导会面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视频链接:访华时谈侵华历史,给中国添麻烦了,伟人的回应实在高明。

日本领导访华

烽烟燃尽换新天,宏图徐展著新颜。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儿女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步步迈上全新的高度。1972年9月,秋高气爽好时节,北京的香山红叶遍地,长城上也有大批的游客停驻,市民们刚刚结束忙碌的工作,正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一边吃还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当听到广播里说过几天北京将会迎来一位“重要的外国客人”时,听众们也只是微微一笑,表示见怪不怪,毕竟对于当时的首都北京来说,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数不胜数。

在百姓们眼里,这次的客人就算再重要,应该也越不过七个月前来访中国的美国领导了。当时美国领导来访中国的事情在整个国际范围内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果,很多对世界形势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会晤,他代表着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拨开新篇章,新中国终于靠着自己的实力从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状态中突破出来,在世界民族之林崭露头角。当然普通市民也没有太执着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他们忙于生计,为祖国的日渐繁荣欣喜不已,只偶尔在茶余饭后聊一聊美国领导在中国吃饺子、学怎么用筷子,以及怎么登上长城参观等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建交

不过就在老百姓表示已经对这次的外宾来访事件不抱有太大兴趣的时候,中央领导的态度却是相当郑重,因为市民们不知道,此次来访的,正是日本的高级领导。9月25日,中央领导早早就做好准备,乘坐小轿车来到北京机场,在军乐团和仪仗队的陪伴下等着迎接外宾,场面宏大庄重。不过正是因为考虑到军队的形象太过于严肃,接待仪式的负责人还专门在停机坪的两侧安排了一部分群众和中小学生,这些学生胸前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冲淡了机场周围的肃穆感觉。上午十一点,日方领导的飞机抵达机场,这只是这次来访使者团的先头部队,日本方面对于这次的会面也十分重视,派出了足足有230人的庞大代表团,内部包括秘书、翻译、记者等必要副手以及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等后勤部门,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并且日方领导早就在正式会谈之前就派出过好几位先遣特使来到中国,和我方外交部门的官员商谈具体的细节安排。

其实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派出使者来到新中国访问交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不少日本高层人员的活动身影,民间还兴办起了一些中日合资的商铺企业,但那些交流都只能算是两国百姓之间的个人行为,像今天这样的官方访华活动,实实在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代表团抵达

日方领导刚刚升职两个多月,屁股下边的板凳还没有坐热,不专注于发展本国经济民生,反而急急忙忙开展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访华行动,目标直指中日破冰建交,背后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日方领导的访华活动持续了五天,看着时间不长,行程安排却称得上是爆满,不仅要参观游览赴宴,最重要的还是要和我国的中央领导进行会谈,就双方之间残留的历史问题展开谈论,寻找解决方法。令人惊讶的是,双方在会谈过程中还差一点儿就引发外交风波,因为日方领导的言辞使用不当,参与会议的中国代表都接二连三地变了脸色,最后连国家领袖也有所耳闻,在和日方领导进行交流的时候专门将这件事情拉出来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

此次来访的日本领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第一个来访问中国的日本重量级人物。你要问为什么他会选择在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时候就做出访问中国的大胆决定,首当其冲的原因还是发生在几个月之前的中美建交。当时美方高层和我国的中央领导相谈甚欢,点头握手这些都是小事情了,还在会面中达成了和平建交的共识。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开始向好的一方面转变,既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让国际社会的发展形势紧跟着进行调整。两个大国的态度变化,最先冲击到的就是和中国以及美国都建立起复杂关系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访的日本领导

中日之间的纠葛自然是不用多说,日本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在唐朝时期远渡重洋过来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工业改革,后来经济发展了,野心也进一步膨胀,在近代中国频频向我国发难,最后更是丧心病狂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不得不说日本人的心思相当难以捉摸,或者说他们只臣服于绝对的实力,日本的军队之所以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走上衰亡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在他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枚原子弹。日本民众的心中毫无怨言吗?我想肯定不是的,但日方领导还是在战后选择了亲近美国。

在七十年代之前,美国对中国是持警惕态度的,担心这个和苏联同处一个阵营的国家发展壮大起来会对自己形成威胁,于是联合了一部分西方国家以及日本,孤立冷待新中国。这一回美国不打一声招呼就和中国恢复正常邦交,可是彻彻底底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日本一向能屈能伸,既然中国和美国都握手言和了,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快马加鞭就来搞好合作关系。再加上日本和中国之间早就开展过很多的民间合作,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都是日本没有的,日本国内的民众早就对两国间开展大规模合作的事情期待已久,所以刚刚上任的日方领导才有底气开展这样大型的访华活动,力求改变中国和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僵硬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领导登长城

虽然日本对外宣称的说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则,追求社会的和平发展,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不过就是些口头上的场面话,日本着急和中国修复关系,最根本性的原因还是想要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当初美国牵头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半岛的内战,但是也没有忘记自己在亚洲的小弟日本,于是在战争时期向日本发去大批量的工业订单,日本靠着这些军需订单恢复国内生产,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但成功实现崛起的日本再次生出了自己的小心思,不打算继续做跟着美国屁股后边的跟班了,开始在六十年代推行多边外交政策,打着合作共赢的旗号削弱美国对自己的实际控制程度。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盟友关系全靠利益维持,现在美国率先甩开自己向中国表示善意,遮遮掩掩不说实话,日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和中国独立对话的机会。不过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朋友提出疑问了,建交的分水岭为什么是在七十年代?要说是那些列强大国突然良心发现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苏争霸

天下人跌跌撞撞、拥挤奔忙,为的不过就是一个“利”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是考虑过自身的条件和情况后才做出的决定。七十年代的美国国内遭遇经济危机,国外被越南战争拖住脚步,在整个美苏争霸的过程中落于下风,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美国改变对华态度的根本性原因。

这是日本和美国的角度,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也是因为新中国拥有了相应的底气和实力,才让这些一向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列强大国真正另眼相看。都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刚刚从战争中挣扎出来的新中国穷得叮当响,家门外头还有贼人在伺机“偷家”。当初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在大部分将领都觉得我军自顾不暇、应该先观察战局再谨慎考虑是否出兵的时候,中央领导几番筹谋,最终还是决定向北朝鲜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决定做得艰难,但同时也做得成功。新中国的军队打出了风采,打响了名声,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想到,这样一支武器装备落后、部队后勤不足的队伍,可以打败包括美军在内的十七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用鲜血洗去了中国在近代社会中给西方国家留下的软弱形象,使得中国拿到了融入国际格局的入场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美援朝

这一时期有关于我国的建交热潮就出现了,不过这时候和我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大多数都是第三世界的国家,或者是同处一个团队的盟友。虽然没过多久国家就派出大批量的军队远赴朝鲜,但军事行动只是一个方面,国内的民生发展则是另一个方面,中央领导和以苏联为首的同盟国家达成合作,先后引进了高达156项的重点工程项目,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推动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六十年代时苏联发生巨大变化,高级领导换人,国家的整体风格也和以往大相径庭,过度执着于和美国之间的争斗,走上争夺世界霸权的深渊道路。曾将的“老大哥”将并肩作战的情谊抛之脑后,不仅试图在两国的交往过程中占据过分的话语权,还派出军队侵占位于中苏边境黑龙江地区的珍宝岛,危害我国的领土安全。因为苏联的种种不恰当举动,中苏之间的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于是六十年代也就成了中国孤军奋战的艰难时期,美国也趁着这个机会对中国实施封锁孤立。但苦难同时也是强者的炼金石,列强大国的威胁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行动力,也揭开了新中国“朋友遍天下”的序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由中国援建的阿富汗纺织厂

美苏在争霸,但世界并不是被完全分成两块,在中央领导“广撒网”的过程中,中国和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达成战略共识,也和一些欧洲的发达国家形成合作关系,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到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和工业实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范围内也是赞誉声一片,崭新外交局面的出现已经势不可挡。

“添麻烦”引起麻烦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要说明一点,日本选择在七十年代跟中国恢复邦交关系,不是因为他们盲目跟随美国的脚步,反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看清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许时代的发展趋势是对他们造成了一些压力,但纵观所有缘由,日本的民众和领导都深切明白,中国的发展速度连他们都望尘莫及,两国之间必须“破冰”,这样他们才能打开局面,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中日之间能够建交,和中央领导采取了特殊的外交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七十年代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大部分和我国都不是一个阵营的,这也正是领袖雄才大略的体现之处,时代背景已经改变,是时候和那些曾经的“对手”展开深层次交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的军队

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和日本之间已经产生过恢复邦交的苗头,部分对中国抱有好感的组织和个人频繁往返于两国之间,以民间活动的名义牵头进行文艺交流以及商业合作,不少日本民众还对中国的行事思想产生兴趣。后来因为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再度降至冰点。时间来到七十年代,日本民众得知中美之间的关系都开始出现缓和,更加呼吁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最开始的时候日本领导是打算对于这些民众的呼声置之不理的,直到他看到报纸上刊登出的美国领导访华的消息,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当头棒喝,开始疯狂找补,但日本民众已经对他的不作为感到失望至极,日方领导换人,新上任的领导行动非常迅速,决得恢复中日之间的邦交正常化已经刻不容缓,风风火火就开始出发访问中国。

1972年9月25日,日本领导领着他那200人的代表团浩浩荡荡地来到北京,和我国的中央领导进行会面。双方先是出于礼貌客套了一番,日方领导毕竟还是真心诚意想要来恢复两国关系的,还向中央领导表示:“过去的事情很是抱歉,希望以后我们的国民可以世世代代都和平友好地相处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

不过初次会谈的成功并不代表整个来访活动都一帆风顺,当天晚上的宴会上,中日之间就险些起了纷争。中央领导举行晚宴为日本使者团接风洗尘,还让军乐团出席演奏了好几首中国和日本的经典曲目,包含我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以及日本领导的家乡小调。领导的用心程度让日本使者十分感怀,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宴会结束时中央领导进行致辞,之后日本领导也发表感受,言论间谈及大家最为在意的侵华战争,诚恳地表示:“过去我国国民给大家添麻烦了,我对此深表歉意。”日方领导的神色看上去还是很真诚的,大家也给面子鼓了掌,但中央领导的表情却变得严肃起来。因为领导觉得,如果仅仅将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痛称之为“添麻烦”,实在是太对不起那些牺牲在前线和后方的英雄烈士了。不过日方领导倒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辞有些不妥,依旧表现得十分开心。

第二天,中央领导再次和日方的代表团进行会晤,我方的一位部队将领提及昨天日方领导的讲话,态度坚决地指出:“您能对自己国家犯下的错误表示真诚忏悔,我们很是欣慰,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添麻烦’这种词语在中文中表示的程度很轻,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侵华战争是极其不恰当的,会损害中日双方之间的感情。”日方领导当时汗就下来了,急忙解释说“添麻烦”在日文中就是代表诚心诚意悔过、请求原谅的意思,如果和中国的语境意思有冲突,他们马上就进行修改。见日方领导还算上道,参与会议的中央领导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日双方领导参加宴会

之后中日双方的代表就开始就两国之间遗留的各种历史问题进行交流,敲定具体细节,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日本在五十年代和驻守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签订的日台条约。日方领导认为既然当时国民党领导已经公开宣布放弃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那这次中日双方的会谈就不用再谈论二战赔款的事情了,也无需强调日台条约必须废除。但中央领导当即就拒绝了,直截了当地表示,国民党领导的态度代表不了整个中国,中国可以本着两国友好相处的目标放弃索要战争赔款,但日方必须发布声明,从官方层面宣布日台条约不具备法律效应,已经废除。

因为这个议题涉及到非常重大的原则性问题,所以中日之间的会谈时间拉长,还一度陷入停滞,气氛十分紧张,不过就在两国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国家领袖亲自出面了。领袖和日方领导见了面,先是心平气和地寒暄了一会儿,然后询问“添麻烦”事件是怎么解决了,日方领导说会进行相应的修改,领袖点点头,笑呵呵地说道:“添麻烦这种话,在我们中国是不小心把女孩子裙子打湿的时候说的,是年轻人之间的俏皮话,会谈的时候用太不庄重了。”寥寥数语,却点出了问题的实质性所在,而领袖的幽默和友好,也让日方领导放下心来。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领袖从书架上抽出一册藏书,对日方领导说这是给他的回礼,他送来寓意冰雪消融的《春晓》,中国就还以浪漫的《楚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领导赠书

《楚辞》中有几个章节讲“迷惑”,这个“迷惑”就是日语中的“添麻烦”,伟人此举也是希望日方领导可以警醒自身,对侵华历史怀抱敬畏之心。会见过领袖之后,日方领导就再没有在中日双方的历史问题上提出过异议,废除了日台条约,将所有的事情交给副手后就去游长城了。

七十年代的中国正走在时代的岔路口,但中央领导和国家的百姓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如今回看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研究中日之间的关系变化,无人不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