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魏润能还在家中琢磨一张纸片。纸上,是横七竖八的笔画,看不出完整字意,但老魏坚信:“这些笔画能拼出一个字来。”

工作时,他常常与受助对象“偶遇”、为受助人理发,绞尽脑汁营造轻松聊天环境,以期对方在最放松时,想起新的人名、地名。

寻亲是一份精于毫厘、浪里淘沙的工作。作为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管理站”)“老魏工作室”寻亲专案小组核心成员,魏润能用半生时间见证广州救助管理工作的核心、外延。他善于捕捉关键细节,甄别寻亲信息;他扎根民政救助岗位,以“望闻问切”寻亲法,为不计其数的寻亲者找回姓名,找回返家路。

中秋临近,游子思归。新快报记者走进“老魏工作室”,透过他了解近年来广州民政救助部门助力流浪人员回家的背后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润能说,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难忘的故事。

靠拼凑笔画和指认地图成功寻亲

魏润能是市救助管理站资深救助人,2003年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转变为服务型救助,这一年亦是老魏参与受助对象寻亲工作的起跑年。“当年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寻亲手段不多。”救助站寻亲服务帮助对象,多数是一些生活无着,主动求助的流浪者。这些救助对象大多数身份信息不明,有名字的,或户籍所在地已经把他的户口注销导致无法查询,或口音难辨,听不出准确的户籍信息;无名字的,大多表达障碍,口不能言,手不能写,有的还思维错乱,想不起“我是谁?我的家在哪里?为什么在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润能

老魏常常与受助对象接触,他看到他们用不同方式表达着“我想回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力为受助对象找到家。”

如何找到开启寻亲大门的“钥匙”?老魏的寻亲法宝是一步步摸索。他办公桌上常常摆着一本字典、一张地图、一叠图片。靠着勤走动的双腿、勤沟通的耐心,为受助人员圆回家梦。

2013年,一名30多岁的流浪人员走进市救助管理站。老魏的第一手资料显示,对方是从医院转送而来的残疾人,交接信息上写着:“车祸受伤,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会写字,也不会手语。”

求助者安顿好的第二天,老魏就开始与他接触。“想回家吗?”对方重重点头。“你叫什么名字?老家在哪里?我们帮你找。”对方却摇摇头,比画了一个“不会写”的手势。

老魏说:“每一次交流不一定都能获取有效信息,但千万不要着急,要给受助对象留时间和空间。”

老魏频繁去看望这名求助者。“你写的是什么?再写一次给我看。”他将笔递到无名氏手中,鼓励他再写。横,竖,撇……东一笔,西一捺,毫无章法。老魏见他指着地上的符号,又指了指自己,恍然大悟说:“他可能在‘写名字’。”于是,老魏请他趁热打铁陪自己值班,拿出纸笔,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写”名字和籍贯。纸上依旧是横七竖八的笔画,但老魏如获至宝。

一连四个月,老魏和同事起早贪黑地研究这些笔画,对照字典,拼凑出不同的字:床、林、彭……每拼出一个字,都拿去给无名氏辨认。当老魏拼出“吴”和“广”的时候,转机出现了。老魏猜测,他可能姓吴,“广”字则是某个地域。他们又携手来到挂着中国地图的工作间,指出每个带“广”字的省份、城市、农村,当求助者指着“广东”,激动地发出“啊啊啊”声音时,寻亲的第一个信息壁垒终于突破了。最终,市救助管理站在东莞市找到了他的家人,一家团聚。

“靠拼凑笔画和指认地图成功寻亲,不是特殊案例,那些年,在救助站里还有许多。虽然消耗时间长,工作人员很‘烧脑’,却是常用且有效的寻亲办法之一。”

多措并举推进寻亲救助服务工作

地图指认、笔画拼字、辨别口音、察言观色……在寻亲工作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推进寻亲救助服务工作。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科技和信息手段也让寻亲效率大大提高。

市救助管理站亦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DNA数据录入、祖籍寻亲、大数据寻亲、互联网寻亲等信息化手段,打通寻亲救助的盲点、堵点。

2021年,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了帮助受助人员重返社会、回归家庭的重要平台——“老魏工作室”。目前,“老魏工作室”有19名成员。

今年4月11日晚上,民警将一名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流浪老人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民警告诉工作人员,这名老人已经在广州南沙的公园流浪了好几天,急需救助。

老人不识字,口音很重,工作人员通过反复询问,初步确定他是重庆人,今年73岁,孤身漂泊40多年,仍记得自己家里地址,并说自己叫“冉孟”(音)。“阿伯,您要回家吗?”工作室的工作人员问,老人哽咽着回应:“想家了,想回去了。”可是,工作人员反复核查,却发现该地址并无“冉孟”此人。

魏润能鼓励大家不要气馁,他与老人谈天说地。打开话匣子的老人无意中竟然讲出了一个亲人的名字。“我们尝试‘反向寻亲’,这也是一种方法。”这一次,老魏再联系各方,运用人脸识别、基因比对等手段开展甄别工作。短短13天,工作人员便找到名字对应的人,他就是老人的哥哥。

“真的是你!这么多年你去了哪里?家人一直在等你回来。”电话那端,哥哥喜极而泣。兄弟俩相约4月24日在重庆火车站相见,工作人员也最终确认老人叫冉贸(化名)。为了庆祝冉伯成功寻亲返乡,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一科党支部为老人举办了一场欢送会,与他同享喜悦之情。欢送会上,冉伯紧紧拥抱了老魏等工作人员,表达他的谢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润能和冉伯。

拓宽救助服务 全链条提升救助成效

老魏工作室建立后,扎根一线工作人员的寻亲法宝不断增多,为一个个受助人找到回家的突破口。

比如,市救助站邀请每位受助人参加即将返乡人员的欢送会。欢送会虽是“小而美”的仪式,却有意想不到的作用。“一部分长期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受助人受到氛围感染,激发了回家的愿望,有些人从‘忘记了’转变为‘我想起来了’,助力我们铺设回家路。”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决定了寻亲只是救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是救助服务的全部。“我们一直在尝试拓宽救助服务,在站内,工作人员会深入了解受助人员切身需求,在提供基础救助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就业、心理、技能等针对性救助服务;在站外,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宣讲救助政策知识,主动链接人社、公安、各类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积极和属地各个政府部门沟通联系,发动更多资源和力量参与到救助服务中来。前置救助关口、紧贴根源性问题,实现全链条提升救助成效。”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在棋牌室下棋。

该负责人还表示,当前,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市救助管理站也将在救助工作20多年的积累、创新、突破、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机制、创新模式、凝聚合力、打造亮点、提升成效、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救助管理工作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在政策研究、全市救助管理业务培训、受助人员技能培训上持续发力,为广州高质量完成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王海丽

■图片:受访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