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府,江西古代最重要的州府之一,江右民系在古代第二大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 ,吉安府 科举之盛闻名全国,号称“文章节义之邦”,直到明后期才开始衰弱。

吉安的 繁盛 首先源于经济基础,江西自北部鄱阳湖盆地往南 , 多为山地丘陵,只有零星散步的河谷平原存在。但从吉安到泰和一线却有一大片宝贵的河谷盆地,即吉泰盆地,其面积达1.87万平方公里, 为 江西第二大盆地,这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极其适合农业生产,故吉安郡是江西内部最先从豫章郡分离出来的建制( 公元 19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宋时期 , 大庾岭 通道进一步 开发之后,中原经过江西联通岭南的交通动脉接通,位于赣江中游必经之路的吉安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便并依靠本土天然的地理优势成为江西第二大经济中心,著名的“吉州窑”也在此时出现,北人南迁也使得吉安的文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如欧阳修的家族便源于渤海。在古代战乱之时,赣北地区一旦受到巨大破坏,吉泰地区便挑起全省经济的大梁,如在南宋时期赣北受到巨大破坏后,吉州一地供应的稻米数量便占全国的10%。抗战时期,泰和县也曾经当了江西近6年的临时省会,从这个角度看,吉安是江西 省经济人文的 备份。

吉安经济在明代前期发展到巅峰,在前期 , 南昌 尚 未在战争中恢复的情况下,吉安府人口竟然接近全省四分之一,为第一大府 。而 在后期吉安府 44 万石的粮额数仅次于 50 万石的南昌府,占江西总数的 17%,为全省第二,在全国也居于前列,经济之发达也使得吉安赚来“金庐陵”的美誉。

吉安强大的经济实力孕育出风华绝代的庐陵文化,北宋时期 , 泰和的曾安止在理论上对稻作生产的总结,写就《禾谱》一书。不过相对于南昌,科举更发达的吉安文化更偏于正统,但两汉六朝时期流传来的宗教文化在庐陵也同样丰富,典型的便是佛教圣地青原山。但过于发达的科举对于地方本地百姓并不一定完全是好事,由于大量人士有功名享有各种特权,大量苛捐杂税等便压在百姓身上,于是明代中后期开始吉安百姓负担很重导致大量逃亡,这些流民部分逃亡赣南,但大部分为了逃脱本省控制逃亡邻省闽粤山区,促进了客家民系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安府在内部同样有分化,在明清时期下辖九县一厅,位于盆地地区的庐陵、安福、吉水、泰和等县经济发达,进士也多出于此。其他县多位于山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但也是历来统治势力统治的薄弱区域,此地区的井冈山区在近代成为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改变了全国命运。现在吉安主要旅游区也位于这些山区,除井冈山外,最著名的便是武功山以及羊狮幕,位于安福县与袁州府萍乡县交界的山区,此外遂川梯田也是著名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遗憾的在于吉安的城区旅游几乎是空白,各种古迹几乎完全不存,导致江西古代第二大府的城市至今难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后期衰败,吉安古代几个富庶县的文旅难以发展,揠苗助长容易产生笑话,如吉水县的进士文化园,目前只剩下几个古村还算著名。

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其他地区的崛起,和江西的相对衰弱,吉安府的实力开始下降,在文化上也转为教封闭的盆地文化,后期江西经济较强的地区除南昌外,均是与外省交界,更便于沟通的边界州府,如九江,赣州和上饶,除去红色背景外,吉安至今在经济和文化上江西内部都不算强势,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