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SKP开业有段时间了,作为北京华联集团旗下的奢侈品卖场,普通老百姓还真不敢轻易去逛,趁着中秋节放假,笔者带着老婆孩子去汉街游玩,顺便也去SKP饱哈眼福。里面卖的东西确实是贵,是不是好倒不知道,因为买不起啊!不试试咋知道好不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SKP给人最大的感受除里面东西价格贵,空调效果那也是杠杠的,吹得人冷,就如口袋的钞票少等让人心里拔凉拔凉一样,再有点不爽的就是到处是外文标识,一下就凸显自己没文化,既不知道那些店名叫什么,也不知道卖的东西叫什么牌子,除认识常见的LV、兰蔻、香奈儿什么的,绝大多少不认识,去SKP闲逛都觉得尴尬。

在当今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奢侈品卖场如武汉 SKP 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追逐时尚与品质的场所。然而,武汉 SKP 中大量商品仅以英语标识呈现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奢侈品卖场的存在,本应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与卓越的购物体验。但当走进武汉 SKP,满眼的英语名称却让人感到一丝疏离。对于那些长期在国内销售的奢侈品,老百姓或许还能凭借熟悉度辨认一二,可对于一些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外国商品,普通人几乎无从认知。

店员在介绍商品时,也因文化程度不高而读起外国名字拗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不禁让人质疑,靠英语标识来彰显高大上、体现奢侈品属性是否真的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文标识的缺乏给购物带来了诸多不便。在一个以国内消费者为主的市场中,中文标识能够让消费者更快速、准确地了解商品信息,提升购物的效率和满意度。同时,中文标识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进行比较和选择,避免因语言障碍而产生误购或盲目消费。

从文化层面而言,过度依赖英语标识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忽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在国内的商业场所,尤其是像 SKP 这样的高端卖场,应该积极推广中文标识,展现中国文化的自信与魅力。这不仅是对本土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缺乏中文标识还可能给一些不良商家提供可乘之机,让冒充奢侈品的现象有机可乘。消费者在面对众多不熟悉的英语名称时,很难辨别商品的真伪和价值,容易陷入消费陷阱。而中文标识的存在可以增加商品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物。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奇怪的现象,明明是本土企业非要起个英文名字,比如华联的SKP,而真正的外资企业外国品牌都会起一个符合国人思想的中国名字,以此来获得国人的认同,比如家乐福、沃尔玛、路易威登、宝马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崇洋媚外,认为起个英文名字高大上,洋气,如今的中国早不是过去的中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二,一些人,一些企业老板的思想该改改了。何况我们国家相关法律是有规定的,销售产品需要有中文标识、中文说明等。

笔者注意到,一些所谓的高大上商品奇高的价格只是因汇率所致,比如欧洲某国生产的冰箱,外观设计的确新颖,售价高达30000多人民币,妥妥的奢侈品,普通家庭肯定买不起,但是,30000多人民币换算成欧元也就4000左右,这在欧洲家庭不就是一般的家用电器吗?和我们国产的冰箱也没有多大不同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 SKP 及类似的奢侈品卖场应重视中文标识的作用,在商品展示和销售过程中增加中文标识的比例。这不仅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更是展现文化自信与商业担当的重要举措。只有在尊重本土文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奢侈品卖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孩子逛,肯定不能空手啊!怎么也得买件东西吧、于是,我也豪横了一把给孩子买了把玩具枪,打完折近300元,远远高于其他市场价格,那么其质量如何,值不值得,且听我下期分解。(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