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男子第一个从高考场地走出,面对记者的提问,狂妄的说出令人大跌眼镜不得其解的话。

他说:就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话一出,站在学校门口等孩子的家长们,只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太狂妄了。

可是,等高考结果出来后,大家才明白,原来这孩子有狂妄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寒门出贵子!

林万东,生在云南省宣威市的一个贫困小乡村。

村里人都以种地维持生计,林万东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虽是文化程度不高,但也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尽自己所能培养三个孩子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不幸的是,身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却倒下了。

因为得了脑梗,所以林万东父亲没法干重活了,家里的重担自然落到了林万东母亲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母为了养活这个家,让孩子们都有学上,选择了去工地干活。

林万东对母亲的付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母亲被压弯的脊背,在工地辛勤劳作的身影......都在激励着林万东努力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闲下来,或者是放假的时候,林万东就帮母亲干活,他觉得自己多干点,母亲就能歇一歇,喘一口气。

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林万东母亲也是十分欣慰,她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但是,她也害怕耽搁孩子的学业,所以一直不愿意让林万东干家里的一些重活、累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的埋头苦读,教室里每一张课桌都刻着林万东奋斗的痕迹,和姐姐、弟弟挑灯夜战是常态,他知道,只有拼命才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高考那天,他答题行云流水,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轻松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通知书的时候,正在工地打工

高考完后的第二天,林万东就出现在了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瘦弱的身影在砖堆里穿梭。

“这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跑来搬砖了?”工友们议论纷纷,语气里满是疑惑。

林万东只是笑笑,没说话,低头继续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搬砖的辛苦,远超想象,烈日炙烤下,汗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粗糙的砖块磨破了他的皮肤,火辣辣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可是,每当看到母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他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学学费是笔不小的开销,他不能让母亲独自承受这一切。

他要用自己的肩膀,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地上,林万东沉默寡言,只有干活的时候,他才感到一丝踏实,他从搬砖的姿势,到码砖的技巧,都一点一点地琢磨,学习。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林万东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713分,清华大学,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而此时的林万东,仍然在工地上挥洒着汗水。

当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时,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友们纷纷祝贺他,工头更是自豪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我就知道你是块读书的料!以后出息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工友啊。”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和关注,林万东表现得异常平静。

最终,在家人、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林万东顺利步入了清华大学的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万东“特殊”的选择

初入清华,林万东就像一只突然掉进米缸的老鼠,兴奋又迷茫。

周围的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学霸,张口闭口都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玩转各种APP。

他呢,连电脑都没摸过几回,更别说编程了,巨大的落差让他一度怀疑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的选择更是让他雪上加霜,当初填报志愿时,他以为电气自动化就是摆弄电线、电路板,结果一上课,满黑板的公式和理论,听得他云里雾里。

那段时间,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怀疑人生,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是不是选错了路?要不要干脆收拾东西回老家继续搬砖?

可是,每当这种念头冒出来,内心深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会跳出来,把他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告诫自己,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他要证明自己,也要为家乡的孩子们树立榜样。

于是,他咬紧牙关,开始玩命地学习。

白天,他泡在图书馆里,啃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书;晚上,他跑到机房,从零开始学习编程,一遍遍地练习,直到掌握了基本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机出现在大二那年,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转到了经管学院的信管专业。

这个专业更贴近他的兴趣和特长,学习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学习,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2020年,清华等六所高校联合发起了“春霖行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万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他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那些和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孩子们,让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他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经验,还经常给他们寄去学习资料和生活用品。

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中,林万东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林万东

大家都觉得,清华毕业,就该留在大城市。

校招季,互联网大厂的offer像雪片一样飞来,同学们兴奋不已。

只有林万东,他安静地收拾着行李,准备回云南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老家?你疯了吧!”室友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放着大好前途,回去种地?”

林万东只是笑笑,眼神坚定而温柔:“我要回去,做一颗‘碳火’,温暖更多的人。”

林万东心里始终装着那片土地,装着那些大山里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云南省公布了新一批选调生名单,林万东的名字赫然在列。

消息一出,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家都说,林家小子出息了,清华毕业,还愿意回来建设家乡,真是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调生考试,竞争那叫一个卷。

但林万东愣是凭着过硬的素质和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突出重围,考上了。

他最终的选择,是回到昆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有人说他傻,放着大城市的好机会不要,非要跑到山沟沟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心里清楚,他要的不是“稳拿”,他要的是挑战,是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

小山村的日子,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崎岖的山路和淳朴的村民。

白天,林万东跟着村干部走村串户,了解村民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为村里的发展四处奔走。

晚上,他就在昏黄的灯光下,整理资料,学习政策,琢磨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有时候,他会想起在清华的日子,想起那些激烈的辩论,想起那些充满挑战的项目,但更多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才能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关心村里的老人,林万东也把村里的孩子们放在心上。

他深知,教育是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他经常去学校看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清华毕业又怎样?我就是要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林万东坚定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故事,像一股清流,流淌在人们的心田,也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万东,正是那燎原之火的一颗火星,照亮着乡村振兴的道路,也温暖着无数人的心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