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与贺知章私交极好,当贺“退休”时,他亲自赶来送行,还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最后两句赞扬了贺知章书艺绝伦,也告诉世人王羲之爱鹅,常写《黄庭经》换鹅群。
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发现,证明了李白此言有假,他“骗”了我们1000多年。当时,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整理馆藏文物,竟在其中发现了王羲之亲笔书写的《道德经》,此卷保存极为完好,不仅是全本一字不缺,卷后还有褚遂良的鉴定跋文,证实其真实性。
不论是文物界还是书法界,都对这件文物非常重视,它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道德经》全本真迹,同时也是王羲之小楷作品中水平最高、字数最多的一件,其中蕴含的魏晋小楷笔法丰富全面,远胜诸帖。
褚遂良在跋文中写道:“右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历宋、齐、梁、陈四朝,令入秘府遂良内省因得厕观敬记其后。”原来,当年王羲之用来换鹅的并非《黄庭》而是《道德经》。羲之一生多次书写,如今就只留传下这一件。
日本侵华期间,将此作据为己有,战败后它又流入美国,很多人以为它已经失传了。所以当哈佛大学发现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专家关注,有业内人士就说“只要能把它买回来,花多少钱都值得!”
很多书友学习楷书从唐人入手,但“唐楷”法度过于森严,笔画、结构严谨有加,导致上手难且不容易出帖。而魏晋小楷不仅具有笔法丰富、气韵中和的优点,而且更便于上手,出成果也快,王羲之的小楷也非常符合“取法乎上”的优点。
他继承钟繇、卫夫人等名家用笔技巧,将古拙质朴、以扁为势的风格变为中正平和、自然妍美,不论是笔法还是结构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小楷道德经》藏锋起笔,笔画遒劲而秀润,提按分明,起、收笔沉稳有度,笔速不疾不徐,轻重、粗细得宜。
此作用笔以圆为主,转折处如“折钗股”,韧性、张力十足,勾挑含蓄,圭角内藏,温润如玉。结字端庄肃整,开合有度,平和中带几分险奇,如笔画向右上倾斜,左右结构有高低对比等。王羲之的小楷书完成了“古质”向“今妍”的转变,每个字都称得上是范本,勤加练习不仅能学到魏晋笔法,也能“医俗”。
而今,我们将王羲之小楷《道德经》进行了超高清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