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街区更新改造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本要求,是实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武汉市已被纳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今年6月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第一小学、丁字桥小学、中南路小学以及洪山区实验中学等四所中小学开展了“街区更新-携手童行”校园周边环境更新改造试点,通过保障儿童活动便利、线性空间高效利用、局部渐进的微更新、合理安排交通流线等措施建设儿童友好型街区。

城市街区公共空间构建新思路: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更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点改造学校

01门前空间狭窄的学校

武昌区水果湖第一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学校入口(上下学)家长接送导致人流拥堵,入口处缺乏家长等候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接送处的台阶设计建议采用声光电指示屏,结合学校放学顺序进行提示,减少家长在门口提前聚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超长台阶及廊下灰空间待利用,林下市政道路较宽,缺乏停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保留大树、座椅设置在台阶处及人行通道死角处,增加人行地下通道进行儿童友好共建,校门口增设等候设施方便老人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现状校园围墙要素单一,作为校园文化的展示面未得到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学校大门南侧科学课堂外立面围墙全部可提供做文创和实体,打造儿童友好展示墙

02老城区内的学校

武昌区丁字桥小学、幼儿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交通环境不佳、易拥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上下学的时候机动车禁行或调整为单向行驶、建设电动车停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缺乏家长等候空间、街角空间利用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将空闲区域进行整理,改造为电动车停车位、雨棚和休息座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散学步道缺失场域文化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学校景观风貌上考虑周边历史建筑情况,传承历史和国风,营造朴素静谧氛围

03与居民小区共融的学校

武昌区中南路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商业空间距校门较近、家长等候空间拥挤,具有一定的交通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增设北门,分担现状西门南门交通压力,将小区入口处花坛改造为家长等候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沿墙配电箱较为集中垃圾桶沿街摆放,侵占交通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保留南门止车墩,适度增加文创和彩绘,活跃街道景观

04近年建成的学校

洪山区实验小学、实验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光霞东路两侧绿化带多、人行道狭窄,高峰期拥堵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光霞东路道路与围墙间绿化硬化处理,丛竹移走;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绿化带硬化,行道树保留,不作非机动车停车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白沙四路、烽清路路边停车影响交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中学地下车库向家长开放,设置地下车库与光霞东路人行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中学生自行车停放空间不足,乱停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中学内部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