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筱芳,高级规划师、中国规划学会名城分会委员、绍兴市古城保护利用专家。
【摘要】
浙东唐诗之路上,论及标志性景观点沃洲山和天姥山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自1960年代的地形图开始,在新昌境内地图中基本未见标注为沃洲山的山体;那么近1600多年来,人们游历与歌颂的到底是当今山水空间里的哪个山体与禅院呢?今通过多次现场追寻与深入的文献研究,提出沃洲山与沃洲山禅院所指向的具体位置,为深度挖掘区域文化,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助力承载文化的实体空间保护利用。
【关键词】唐诗之路 沃洲山 禅院 白居易
浙东唐诗之路上,论及标志性景观点沃洲山和天姥山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自1960年代的地形图开始,在新昌境内地图中基本未见标注为沃洲山的山体;查询高德导航,输入沃洲山一词,也未见文人骚客文章中的“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沃洲山地名,那么近1600多年来,人们游历与歌颂的到底是当今山水空间里的哪个山体呢?
正如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所写的,沃洲山所在的山水空间“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栖焉”,我也认为沃洲山区域一定有过人的风景,才会从东晋以来一直流传,得到歌颂。
一、定位沃洲山
东晋时期白道猷、支遁等十八高僧和戴逵、王羲之等十八名士在此地隐居、游历,留下众多文字与遗迹,唐头陀僧白寂然来到沃洲山,寻找遗迹,并在遗迹之处,重建了沃洲山禅院,白居易受托写下了《沃洲山禅院记》。
各方文献比较后,今采用唐代《沃洲山禅院记》中关于方位的描述,对照近代和现代地图,结合古代文献,来讨论一下沃洲山与沃洲山禅院的具体空间位置。
《沃洲山禅院记》写成于唐大和六年(832),其时嵊州新昌还并称为剡县。新昌县是在后梁开平2年(908),由吴越王钱镠析剡县13乡,并割天台县部分地域后设置。
1、原文开篇描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成书于1201年的《嘉泰会稽志》中,多次提及沃洲山的地理方位,但是内容自相矛盾,归纳基本有二种提法,一是沿用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中的三十里;二是提出不同的里数,如“沃洲山在县东三十二里”,依照今日精准测绘地图,第一种沃洲山在剡县的东南方位是正确的,但直线距离约26公里(约45里),远大于原文的三十里,更不用说实际的交通道路的距离;第二种,此时的县南指新昌,基本正确。
2、原文描述“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岑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明确了一是禅院在沃洲山;二是天台、华顶、赤城、四明、金庭、石鼓至今地名沿用,指的都是大体量的山体,且方位正确,此由我们也可以用此句,来推断沃洲山方位;1894年地形图(图1)中,示意性标注了沃洲山、沃洲东山、放鹤峰、鹅鼻峰位置。1914年精确地形图中的(图3)标注了沃洲山,它的右侧标注有岭头等自然村,与今日卫星图对照,岭头等的位置,现在叫沃洲村岭头等自然村(图2),按上述论证,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沃洲山位置就是现在岭头等村的西侧山体(图2)。
图1
图2
图3
3、原文描述禅院的“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溪流是很长的线性的空间,所以可以据此来印证山体位置,沃洲山的北部与东南不远处有同一条溪流流经,1894年的地图上标注为东溪,东溪一词在《嘉泰会稽志》(1201)就用于这条溪的命名,描述为“东溪,在县(新昌)东一里,其源东南来自天台石桥(梁)瀑布水”,今沿着沃洲山,向西北新昌县城方向沿溪追踪,此溪确实到达县城外。
《沃洲山禅院记》称它为石桥溪,得名是因为溪出天台石桥,此石桥指的是天台山中的石梁。今从卫星影像图上,清楚看到,石梁瀑布注入到溪流后,一路北上入新昌境,称茅洋溪;溪流再向西北方向流入今日长诏水库(沃洲湖)。
今日卫星影像图的沃洲村,其东南侧的村庄,自1894年以来的地形图上都标注为岭根。再次印证沃洲山的位置在今日沃洲村西,海拔373米。
二、定位沃洲山禅院
1、沃洲山禅院位置描述
原文描述“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岑之阴”这个描述太笼统,无法确认一个建筑空间的位置。原文描述“自齐至唐,兹山浸荒,灵境寂寥,罕有人游”。唐朝的朱放在788年前移居绍兴,他去找过东晋的遗迹,诗云:“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江边”;同时期的刘长卿也有诗云:“何人住沃洲”,都是慕名而去,然后无所收获。
2、重建后的禅院
原文描述“太和二年(828)春,有头陀僧白寂然来游兹山,见道猷、支、竺遗迹,泉石尽在,依依然如归故乡,恋不能去”。829年他建成了禅院,831年佛事立。832年,白寂然遣门徒僧常贽,自剡(剡县)抵洛(阳),持书与图,诣从叔乐天乞为禅院记云,于是有了《沃洲山禅院记》。重建后的禅院 ,建筑规模是:“正殿若干间,斋堂若干间。僧舍若干间,夏腊之僧,岁不下八九十”。
3、宋时沃洲山禅院
北宋吴处厚的《游沃洲山真封院并序》中,描述“ 平明,过真封院,先至养马坡、陟鹅鼻峰、入门调道猷影堂,访支道庵基,观锡杖泉,眺放鹤峰,徘徊而还”。
他非常向往沃洲风景,所以约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寻访过。他见到的情况是,“大抵山川气象,皆荒替雕落,非乡时所闻之沃洲也”,与他慕名而去,心中希望看见的禅院不一样,此时禅院已经荒芜。但是沃洲山风景仍然美好,他写下了“环抱之意趣,奔骤之态度,尚皆一一可爱”。他也感慨“乃知古人选胜,皆有所谓,唯嗜山之深者知之,不可为俗人言也”。
4、宋时“真封寺和真觉院”
《嘉泰会稽志》(1201)中,描述“沃洲真觉院,在县东四十里,旧名‘真封寺’,不知其始。治平三年赐今额”。描述“沃洲山,在县东三十二里”。
但是在这两个条款后,都用了白居易的《沃洲山禅院记》中的同样内容作为注释,显然自相矛盾。
我们从吴处厚他的行程描述得知,他是先到了真封寺,然后上山去找沃洲山禅院遗址的。因此,真封寺和真觉院与沃洲山禅院是不同地点上的不同的寺院。真封寺和真觉院是同个寺院,不同的名称,它在平地区域,至民国时,寺内后殿立有“三白堂”祀三人,“三白”即白道猷开山、白寂然建寺、白居易。真觉院在1972年建长诏水库时,有遗迹,现在水库库底。
5、禅院位置确认
原文描述禅院“西北有支遁岭,而养马坡、放鹤峰次焉,东南有石桥溪,溪出天台石桥,因名焉”,另外还写下“其馀卑岩小泉,如子孙之从父母者,不可胜数”。1894年地图上放鹤峰在鹅鼻峰北,支遁岭、养马坡2个地名并未有出现,现对1914年地图中相关地名进行提取,绘制1914年沃洲山区域古道古村落布局示意图(图4):
图4
(1)标注为东溪溪流所处的区域,现在是长诏水库(沃洲湖),东溪村、溪西村、南岙村、青坛村、石佛前、焦坑村、桑园村均在水库边或者已经在水库中。
(2)图中灰色线为1914年存在的陆路交通线,连接上述7个村的古道,它们也在水库接近水面的地方或者没入水库中。
(3)沃洲山以东与东溪间有3个山峰,吴处厚的《游沃洲山真封院并序》中的行进线路是,过养马坡、鹅鼻峰、然后到达禅院遗址处,看到了泉水、远看了放鹤峰。由此,可以判断它从溪西或者南岙进入南岙岭,接近岭顶东侧一片坡地,可能叫养马坡,鹅鼻峰的位置可能有2个,图中标注为鹅鼻峰和1号峰,其海拔高度基本一致;养马坡就在鹅鼻峰的北坡;放鹤峰位置按1894年的地图就可标出。这样的地理位置标注,是完全符合《沃洲山禅院记》。
由此,沃洲山禅院位置就在图中灰色区域。
6、支遁岭位置判断
图中古道,称的上岭的,又在沃洲山边的共有3条:
(1)在沃洲山东侧,经南岙到达沃洲村的岭,过岭可以到达岭根, 是古道线路(暂命名这段古道叫南岙岭 ),今卫星图上有一乡村公路在这个古道周边经过,但并不与此重合,说明公路是避开了古道的,可以依迹寻找。
(2)在沃洲山西侧,经溪西到息坑或者岭根的王堂岭,这是一条古道线。.
(3)从岭根村北有一条古道直接向西爬坡到达沃洲村。
按沃洲山禅院西北为支遁岭,则图中标注为南岙岭的古道就是支遁岭。
今日有人认为溪东村以东的真君殿边上通往下梁那段爬升不足80米古道是支遁岭,而且在岭的尽端有一寺院,牌子上标注着沃洲山禅院。虽然在地图上看, 这条线位于真正的支遁岭的延长线上,但是去现场就知道它们中间古代隔着溪流,现在隔着水库,以水是山分界线的这个道理看,就是两座不同的山体。
长诏山、沃洲山与长诏水库
三、沃洲山禅院后续
沃洲山与沃洲山禅院,是流传了1600多年文化事件的承载空间。虽然今日禅院不存,但是沃洲山、东溪、古道与古村依然存在。名家写就的证明禅院实体空间存在的《沃洲山禅院记》,仍然存在,也指引我们去有依据的去寻找。东晋白道猷“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的诗句,是对禅院所处周边环境的描述,更是为找到确切的地理坐标提供线索。虽然唐初的魏徵到访后写下“荷杖来寻支遁踪,马迹几经青草没”,说明唐初这里已经荒芜,但在太和三年(829)禅院得以重建,让游历人群,再次感受沃洲山水的美好。
今日我们修缮了许多古迹,是否可考证禅院原址再重建一次沃洲山禅院呢?现在它位于长诏水库的周边,实体重建禅院操作有难度。在岭头等自然村增加相关的文化宣传与体验内容还是可以达到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雪婷
审核:壹之
总期:7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