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巴尼耶为新任总理后,在左翼政党的号召下,全法多地爆发抗议示威,参与游行人数达11万之众。示威者反对这位中右翼保守派政客接任总理之位,对左翼候选人未能获得任命感到愤怒。一项民调显示,74%法国受访者认为马克龙没有尊重选举结果,55%人认为他“窃取”选举结果。据观察者网援引法新社、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根据示威组织者说法,左翼政党领导人、工会、学生团体及大批左翼支持者在法国各地举行大游行,巴黎有16万人参加,全法国有30万人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国民议会党团负责人玛蒂尔德·帕诺声称,巴黎有16万人参加示威游行,全法国有30万人参加。而据法国内政部7日晚间发出的统计,全法国总共有11万人走上街头,巴黎参加游行人数约2.6万。马克龙任命曾担任英国“脱欧”事务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的巴尼耶出任法国总理。他拒绝了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提出的人选露西·卡斯泰担任总理一职,声称她在悬浮议会无法通过不信任投票,而“新人民阵线”在7月提前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赢得最多选票。

今年早些时候,法国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结果却出人意料,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执政党联盟“在一起”虽然成功阻止了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但却失去了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得了最多议席,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马克龙并没有选择与“新人民阵线”合作。这一决定,被许多人视为是对“新人民阵线”的背叛,是对民意的漠视,在他们看来,马克龙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不惜与右翼势力妥协,放弃了与左翼联盟合作的机会。

按惯例,法国总理一般来自在国民议会中占据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于是,来自执政党复兴党的时任总理阿塔尔在选后提交辞呈,马克龙批准辞呈但未任命新总理,阿塔尔随之成为看守总理。此后,马克龙和各主要政党就新总理人选进行广泛磋商,其中包括“新人民阵线”推出的总理人选露西·卡斯泰。但她与马克龙政策理念迥异,且明显无法得到国民议会过半数支持,因而遭到马克龙拒绝。由于分歧明显,各方迟迟未能就新总理人选达成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尼耶的任命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显得尤为独特,他不仅是迄今为止就任时年龄最大的总理,还以其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展现的中间立场、戴高乐主义情怀及对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而闻名。欧洲新闻网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马克龙任命巴尼耶为总理之举,彰显其依旧稳坐政治舵手之位。多家外媒综合报道显示,巴尼耶的政治理念与马克龙倡导的亲商、亲欧政策不谋而合,预示着总理职位的变动不会动摇马克龙改革的核心框架。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巴尼耶能否力挽狂澜,带领法国走出困境?对此,法国舆论研究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对巴尼耶表示满意,认为他有能力、愿意对话、和蔼可亲。但是,也有74%的受访者认为,由于左翼政党誓言要通过不信任投票推翻巴尼耶,他不会在总理这个职位上待很久。看来,法国人民对巴尼耶的未来并不看好。

巴尼耶上任后,立即面临着重重挑战。他需要尽快组建新政府,并制定2025年的财政预算草案。由于时间紧迫,巴尼耶必须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才能在各方势力之间取得平衡,顺利完成组阁。巴尼耶需要应对来自左翼的挑战。由于共和党在议会并不占据多数席位,巴尼耶领导的政府需要争取到部分反对派议员的支持才能避免被弹劾。这意味着巴尼耶需要在政策制定上做出妥协,这无疑将考验他的政治智慧。

事实上,自马克龙上台以来,法国左翼政党的影响力一直在下降。在2022年的总统选举中,左翼候选人表现不佳,未能进入第二轮。此次巴尼耶的任命,更是被视为对左翼的又一次打击。近年来,法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流动性下降,许多民众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忽视,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而马克龙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例如提高燃油税、改革退休制度等,更是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此次示威游行,也暴露了法国政治版图上由来已久的左右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决定了其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和妥协,是法国政治的常态。在当前社会矛盾加剧、民粹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政治模式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是法国政治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题。法国政治风波,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一些启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政治决策制定和执行,需要更加注重民意、更加注重沟通、更加注重平衡。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