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程世清:曾在毛泽东与林彪间斡旋 揭发林彪逃跑》凤凰网
2. 《毛泽东险象环生的1971年南巡路》人民网
这是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趟巡查,直接导致了九一三事件的发生,毛主席以身试险深入“虎穴”,28天召见地方军政大员13次,不仅识破了某人的反动阴谋,还借机敲打了蠢蠢欲动的反动党羽,不费兵卒解决了共和国的一次大危机.
而此次南巡的最大功臣,竟是一名出身四野的开国少将,他甚至还是反动集团的一大心腹。毛主席为何要在这种关键时刻南下巡察?这名开国少将又是如何帮助主席识破反动阴谋的?
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毛主席察觉到了风雨将至,不能在北京坐等形势恶化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前往“虎穴”般的南方视察,并警告某些人不要犯政治上的错误,他还说:陈秘书周游华北,到处游说,我要学他的办法,打草惊蛇,到南方去游说各路诸侯,打打预防针。
1971年8月15日毛主席登上一号专列离开了北京,对外称预计9月底回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在北戴河别墅的预谋人闻讯大喜,立刻着手密谋在南巡路上加害伟大领袖。
毛主席乘专列沿京广线一路南下,首先在武汉停留视察,他在专列上接见了武汉军区及湖北河南两省的主要负责人,其中不乏林家的主要心腹。
毛主席讲话开门见山,批评了在庐山会议期间公然搞政治阴谋的那些人,还批评林家夫人裙带关系太重,她的亲信吴司令员利用手中特权,在空军内部为某人造神。
此时参会的反动党羽开始瑟瑟发抖,原来毛主席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一无所知,主席的一番讲话使他们产生了末日将至的恐惧感。
结束了武汉的视察,专列经过长江到达了长沙,时任湖南党政一把手的华国锋做了汇报,这让毛主席对能否掌握大局有了底,同时他再次向出身四野的高级干部强调: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毛主席这两次接见时的讲话很快就传遍全国,也取得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8月31日专列抵达南昌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秘密登上了专列,他要求单独向毛主席反映相关问题,也正是从南昌开始,毛主席才一步步真正了解二号集团的反动阴谋,在此之前他只是隐约察觉到了情况不对,并不知道详细的计划。
1971年的夏末秋初,8月31日这一天,南昌城沉浸在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中,随着毛主席的专列缓缓驶入站台,整个城市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江西党政军的一把手,程世清,这位早年从四野走出的铁血将领,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即将面临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汇报,更是对自己政治忠诚与智慧的严峻考验。
程世清深知,自己虽曾一度被林彪视为心腹,但庐山会议的风云变幻,尤其是林豆豆的多次秘密造访与警告,如同警钟长鸣,让他意识到林彪集团的覆灭已是大势所趋。
这些警示,加之毛主席近期接见军政要员时透露出的微妙信息,让程世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他意识到,唯有及时站队,才能保全自己,更是对国家大局负责。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程世清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向毛主席坦诚相告。
他秘密安排了一场只有他与毛主席参加的会谈,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对话中,程世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林彪集团的不满与警惕,还详细揭露了二号集团内部正在酝酿的反动阴谋。
他特别提到了一个月前,林家长子突然现身南昌,以不寻常的方式调走了一辆六三式两栖坦克,这一举动让他深感不安,怀疑林彪家族有叛逃的意图。
毛主席听完程世清的汇报,目光深邃,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意识到,此次南巡之路必将布满荆棘,而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命运。
返回北京虽能迅速应对危机,但也可能迫使林彪孤注一掷,采取更为极端的手段。因此,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按原计划前往杭州,表面上维持正常行程,暗中则密谋对策,寻找最佳时机秘密返京,以雷霆万钧之势粉碎林彪集团的阴谋。
这一消息如同暗流涌动,迅速在北戴河别墅的林彪家族中传开。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发动政变、扭转局势的最后机会,于是加紧策划了一系列暗杀与破坏行动,从轰炸专列到偷袭车站,手段毒辣,企图置毛主席于死地。
然而,在党中央的周密部署与保卫力量的严密防护下,这些阴谋一一破产,林彪家族的倒行逆施最终只能沦为历史的笑柄。
当专列到达上海虹桥站后,毛主席得知北戴河别墅中的人还没有任何异动,他当即判断出回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9月11日中午毛主席专列突然离开上海,只用了25个小时就到了北京,并在12日下午安全抵达中南海。
北戴河别墅得知毛主席安全返京后,立刻开始准备逃跑计划,他们在12日深夜闯入山海关机场,爬上了早已准备好的256号专机仓皇出逃,却在第二天凌晨于蒙古国境内机毁人亡。
毛主席再一次用自己的智慧粉碎了反动阴谋,而在此次南巡过程中,程世清的揭发功不可没。但由于他与二号家庭来往过密,九一三事件后被隔离审查,1982年中央军委批准其退出现役,转到地方安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结局也许再好不过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毛主席南巡的这段往事,您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