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尚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更是一个时代的独特标记;只有对民族与传统的东西进行深入概括和提炼,才可能把握民族元素的精髓。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史,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时尚运动。如今,街头巷尾,马面裙、云肩等传统服饰不断掀起流行热潮,彰显人们对古典之美的向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

认识这些不同的传统服饰

寻找古代中国服饰的时尚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马面裙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

山东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葱绿地妆花纱蟒裙 山东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红色暗花缎云蟒裙 山东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四季花蜂蝶

绸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白色纱绣花鸟纹裙

山东博物馆藏

明代的马面裙较为简洁,中间是光面没有褶,在裙子的底摆和膝盖位置还有装饰,马面裙裙身的面料也常见素色织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青暗花绸马面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清藕荷暗花绸

百褶鱼鳞马面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青暗花绸

马面裙

清华大学艺术

博物馆藏

清代马面裙较为繁复,马面裙的褶子开始密起来,有的甚至密成百褶裙,式样变得复杂,并且重视马面裙的装饰,多用刺绣等方式装饰“马面”,日趋华丽。

马面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面并非大家认为的“牛头马面”的那个意思,而是一个来源于建筑学的词汇指的是城墙体系中一种用于防御的结构,也叫“台城”。

马面裙在服饰中的展示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褙子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 瑶台步月图 故宫博物院馆藏

褙子,又名“背子”,始于隋代的一种传统汉服样式,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 歌乐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 烟色窄袖褙子

福建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 褐色广袖袍

福建博物院馆藏

最常见的宋代褙子款式,是以直领对襟为主,衣长不等,前襟不施袢纽,袖子可宽可窄;衣服两侧开衩,或从衣襟下摆至腰部,或从腋下一直开到底,还有根本不开衩的款式,很像现在的长背心。

褙子在服饰中的展示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氅衣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 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道光朝以后,流行一种叫作氅衣的长便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蓝色缂丝氅衣

美国波士顿美术

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黄缎绣氅衣

故宫博物院馆藏

这种长可掩足的罩衣,形体宽大,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大开襟,袖宽而短,并镶接两层至三层不同颜色的衬袖,领襟、裙摆均镶有几道花边,左右腋下开裙上端以花边组成如意纹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茄紫色氅衣

故宫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洋红色氅衣

故宫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末代皇后婉容像

氅衣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开始只是满族妇女穿着,后来各阶层妇女都纷纷仿效,广泛流行。

氅服与衬衣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轴

故宫博物院馆藏

衬衣在现实中比氅衣更常用,外观上也很容易和氅衣混淆的服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白色缎绣墩兰纹夹衬衣

故宫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白色缂丝八团百蝶喜相逢纹夹氅衣

故宫博物馆藏

两者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开裾,也叫开衩。氅衣是左右两侧开裾的,而衬衣则更接近于我们对袍服的理解,是包裏式的,所以不开裾。

氅服在服饰中的展示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云肩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吉林博物院馆藏

云肩是源自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肩饰,后被汉人采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缎地彩绣舞衣之云肩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多以锦类制成,饰在肩背前后左右四周,多用云纹花边,有的还饰以坠线,故称“云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 莫高窟第39窟 身披云肩的佛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 莫高窟第3窟

千手观音经变相

(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 陶彩绘女俑

故宫博物馆藏

云肩在金代及更早的汉唐服饰中已有,至明清时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绣花蝶纹云肩 大英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婚礼云肩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美术馆藏

最初,清代女子将云肩用在婚礼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孝全成皇后与幼女像轴(局部)

故宫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样式的云肩结构图

而后,这种起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物逐渐发展到被贵族妇女用作装饰,有剪彩做莲花形、结丝线成为璎珞或以珍珠串联并辅以其他贵重珠玉的,形成“肩头的时尚”和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云肩在服饰中的展示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纽扣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 孝贞纯皇后半身像 台北博物院馆藏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孝靖皇后洒线绣百子衣

北京定陵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龙首螭纹玉带扣 上海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童子纹嵌宝金扣

首都博物院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鎏金蝶恋花对扣

北京定陵博物院馆藏

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明代纽扣多使用金、银、玉等材质,样式繁多,结构与布纽扣一样,由“扣”和“攀”两部分构成,相互扣合即可固定。

钮扣在服饰中的展示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中国服饰,既有礼的规范,又有以个人乃至群体的审美价值取向出发,选择个性化的时尚,在服饰上有过不断的创新与追求,而且富有文化背景与意蕴。

参考资料

1、冯盈之,余赠振.《古代中国服饰时尚100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2、王中旭.《图解中国传统服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服饰史》

沈从文 著

三联书店出版社(香港)

TS941.742 3180-4

馆藏地:杨浦区图书馆总馆

互动交流区 (仅供阅览)

中国服饰文化,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直到明清以及近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装穿搭研究室》

龚元之 著

时报出版社

TS941.742 4813

馆藏地:杨浦区图书馆总馆

互动交流区 (仅供阅览)

中国历时数千年,服饰因历史、文化、民族、地区、身份等因素不断演变,本书挑选各朝代的经典款式,展现出中国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服饰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图片:杨途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