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叮叮咣咣,叮叮咣咣……”这是一串串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响。在四川巴中南龛山上,一群光着膀子、脚踏草鞋的巴山汉子,左手錾子右手锤,攀附在崖壁之上,一锤一錾地向岩石上凿下,岩石的碎末从半空中飘落。

碎末飘落,穿越时空,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龛龛造型独特的摩崖造像。虽经岁月风霜洗礼,却依旧活灵活现,让今人不得不惊讶于彼时石刻技艺的高超精湛。

9月1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封面新闻记者随采访团来到了四川巴中的南龛石窟,一龛龛造型独特、神采飞扬的摩崖造像,给人一种一眼千年的感觉,更让人看到了摩崖造像背后,曾经大唐的佛国风华和延续千百年的巴山儿女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石窟

一眼千年重回大唐

1300多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并不算短。然而,因为南龛石窟的存在,让我们有了跨越历史的真实感。

据了解,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石窟局部

在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的故事便取材于唐朝僧人玄奘法师,他不远万里西行印度学习佛经,然后又重回大唐弘扬佛法,一方面说明佛教当时在我国的影响力之大,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人们为了追求佛法不辞辛劳的精神。

因此,尽管开凿石窟作为一种难度非常大的体力活,但是,石窟仍在当时的大唐土地上遍地开花。南龛石窟的开凿始于隋朝,盛于唐朝,绝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原因就在于当时大唐对于佛教的包容,让佛教在大唐得到了更大发展空间。

石窟,同时也是石刻艺术精湛的一种体现。以南龛石窟为例,雕刻圆润洗练,色彩浓厚艳丽,其造像风格和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佛国世界的法相庄严和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造像技艺,而且在继承北方中原石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向西南地区传播发展,并最终自成体系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石窟

据了解,南龛石窟窟区南北长252米、东西宽45 米,现存龛窟176龛、造像2700余尊,是巴中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唐代摩崖造像群和南北交通要道——米仓古道重要节点及代表性文化遗产。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后把石窟讲给你听

1300多年前,一群巴山汉子攀崖附壁开凿石窟的景象,犹可想见;1300多年后,一位柔美的巴中姑娘把石窟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更加真切。

草鞋天王、媚态观音、男身观音、王冠如来……在南龛石窟,每一龛佛像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通过曾凡凡讲给越来越多的人听。

曾凡凡,一位90后巴中姑娘,南龛石窟讲解员。今年,是她在南龛石窟做讲解员的第七个年头,对于南龛石窟每一龛背后的故事,她都如数家珍,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凡凡正在给游客讲解

“南龛石窟的佛像温和慈祥、菩萨妩媚秀美、天王威严凛然、力士遒劲刚健,鬼子母、弟子、伎乐、飞天,造像的创作者,在雕凿过程中似乎比照着有真实性格的人来完成他们的作品。”曾凡凡绘声绘色地讲解到,特别是116号龛外侧的草鞋天王,裹帮腿,穿草鞋,以手叉腰,仿佛就是巴山人民浓郁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

曾凡凡说:“如此世俗化的造型风格,不仅减弱了佛和菩萨的传统威严形象,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展现出大唐盛世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给人以美和艺术的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石窟局部

石窟除了开凿,后续更重要的是装彩,让佛像的神态更加生动。据曾凡凡介绍,南龛石窟有官方记载的装彩有三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也已有140多年的时间。“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像身上斑驳的色彩,都是那时留下来的。”

石窟在变老要细心呵护

如今,石窟作为一种文旅资源,在利用的同时也需要更好的保护,这样才能延续传承得更久,让优秀的文物资源为后人所观瞻。

“石窟和其它文物一样,都在一天天变老,直到有一天终究会消失,这是不可逆的规律。”四川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韦荃说,所以在它们变老甚至消失前,我们要更加细心呵护和保护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荃接受采访

同时,韦荃建议,现在的文物保护要更多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比如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文物实现数字化,给后人留下更多更丰富的文物资料。

在四川巴中,当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因此,对文物的保护也格外重视。据巴中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周晓东介绍,为了更好保护文物,当地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保护责任“五级点长制”,健全文物整改闭环链条,并营造文物保护全员参与氛围和强化文物工作要素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龛石窟局部

特别是“五级点长制”,按照全市联动、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末端”五级点长网格化组织体系,逐级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全市范围各类文物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做到“点长制”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