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国之道·G312|看似不完美的地点时间,看似小众的题材,恰恰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和成功,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点在上海,终点是新疆霍尔果斯,312国道全程4967千米,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九省区,是贯穿东西的一条经济大动脉,也是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纽带。

这条路上,有小桥流水、中原沃野,也有大漠孤烟;有边城异域风情,有深厚文化底蕴,也有现代都市时尚……当312国道把如此多样化的区域连通后,沿途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实现了更自由的流动和更合理的配置。

今年7-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踏上312国道,试图寻找这条联动东中西道路沿线的发展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看制图

沿着312国道寻访,记者来到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当地人热情推荐:来河南,必须看看只有河南才有的东西!

是殷墟还是少林寺?答案有些意外:它的名字就叫“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初闻其名,记者心中感叹“好大的口气”,再看数据,又被彻底折服。自2021年开业,“只有河南”在“卷到飞起”的全国文旅市场中成为一匹黑马,去年全年观剧人次1200万,接近上海迪士尼乐园全年接待客流量,今年上半年逼近1000万,来考察参观的就有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运营团队。

抛开数据,我们不禁疑惑:在一个非传统旅游城市的郊县,周边没有景区优势,却选择戏剧这条“高冷”赛道,缺乏全球知名IP、还在疫情期间开业……看似不完美的地点和时间,看似小众的题材,恰恰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魅力,为什么?

情怀起家,但不只靠情怀

从郑州市区开车向东近一个小时,记者来到中牟县大孟镇,百亩高粱地长势正旺。一堵长300多米、高15米的黄色夯土墙,屹立在绿油油的田头,墙内便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城中漫步,一堵写着“我是河南人”五个大字的高墙格外吸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粱地拔地而起的夯土墙 戚颖璞 摄

现场工作人员力荐:一定要站到墙前拍照留念。在这位河南小伙的印象里,很多年前,不少外地人还对河南抱有地域偏见,河南人说起家乡也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如今这种现象有了好转,“来自省内外的观众都会主动合影,这儿早就是网红打卡点了”。

2012年,河南省推出外宣传播IP“老家河南”,希望借此弘扬中原文化、重塑中原形象,这一IP沿用至今。

“只有河南”的理念与“老家河南”一脉相承。开业前夕,投资方、建业创始人胡葆森发文表示,自己打造过很多文旅项目,始终缺少一个高能级的文化作品去演绎河南历史,这就是做“只有河南”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红打卡地“我是河南人” 戚颖璞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靠情怀,显然不能说服投资人。“业内有句话调侃,叫‘有文化的不赚钱,赚钱的没文化’。文旅项目投资大、回报期长、社会属性强,它可能会带动税收、就业和周边产业,但投资回报不一定完全投射在项目本身。更何况,我们选了戏剧文化这一条‘狭窄’赛道。”建业集团副总裁、建业文旅总经理姚培说,“起初,公司内外都不看好。”

运营三年,“只有河南”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姚培提到三个数据:2023年全年总观剧人次1200万,超七成来自河南省外,“85后”客群占比超八成,还为郑州反向带来了大量的高质量年轻客流,他们是消费主力军,更是线上传播主力军。

回过头看,“只有河南”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大手笔投资:

在文旅市场,如果没有头部企业操盘,大体量项目很难支撑。河南提出的省级文旅IP“老家河南”,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背后涉及全省大量文旅资源的重塑、整合与赋能。以“只有河南”为例,该项目总投资高达60亿元,除了建业,2022年,河南省组建省级文旅投资集团,发挥国有投资平台优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为开发注入“耐心资本”。

“只有河南”之所以成功,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是踩准国内文旅消费艺术下沉、旅游向上的新趋势。“文旅新消费,是社会经济、老百姓审美水平和消费习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戏剧采用更加大众化的经营方式,让这一天早到了一点。”姚培表示。

尊重创作,但打破常规去设计

通常来说,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剧院才有好的生存空间。以上海为例,这里的戏剧市场化程度很高,大小剧院和新锐空间涌现,靠的是观众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多年积淀的文化氛围。

但戏剧幻城地处中原,想闯出名堂,得有自己的一招鲜。

“这里没有资源优势,但换个角度想,没有包袱就是优势,很多设计我们是打破常规去做的。”姚培说,“只有河南”从场景到内容,完全尊重创作者本人,为的是创造大量情绪价值。

规划上,“只有河南”不是标准剧院。记者发现,这里只有一个入口,它不是城门,更像是空间扭曲之后微微撕开的一个口子。整个场地占地600多亩,被高高的夯土墙圈起,里面藏着56个格子空间、21座小剧场,处处散发着朴实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口像是一个扭开的口子 戚颖璞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小红书用户:公园园长

建业文旅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规划设计团队交由总导演王潮歌整合并指导,开发商反而退居幕后。在戏剧幻城,硬件环境必须服务于内容。记者走在高高的墙内,抬头只能看到一方蓝天,一种被包裹的安全感油然而生。

内容上,“只有河南”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标准话剧。21个剧场多则80分钟,少则7分钟,聚焦在河南发生的故事。记者花了一天时间“刷剧”,只看完6场表演,表演形式和题材各不相同。

比如《李家村》还原1942年河南大饥荒,第一幕在15个小院里上演不同的故事,观众可以跟随不同的演员去欣赏不同的支线剧情,触动人心。幻城剧场是一部历史大秀,从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展开,通过舞台机关渲染洛阳、汴京的繁荣,皇宫大院的华丽,龙门石窟的厚重,以切片方式呈现横跨2000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幻城剧场剧照

只讲河南文化,为什么没有形成市场障碍?

用媒体人秦朔的话说,“只有河南,最是中国”。记者发现,戏剧幻城虽然没有现成IP可以借用,但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大IP,河南历史底蕴深厚,在河南留下痕迹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大多为人所熟知。比如戏剧《曹操的麦田》取材自官渡之战,这场战役就发生在中牟县。

二来,注重传统文化的轻量化表达和创意表达。戏剧《苏轼的河南》是以“苏轼为什么葬在河南”切入,编剧手法年轻化,台词增加了不少无厘头的古今对话和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的河南》剧照

三来,看重市场。戏剧大众化经营,关键是要在市场和作品间取得平衡。目前,“只有河南”的剧目会结合观众反馈,保持更新频率。工作人员坦言,“只有河南”是一个新物种,未来怎么走,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来变化。

运营,生存的护城河

有人说,“只有河南”是戏剧版的“迪士尼”。

与“迪士尼”一样,“只有河南”也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住在中牟县的慕顺兴已经退休,他一年要来300多次,还做了志愿讲解员和带路员。一位杭州戏迷,只要有空就“飞”到郑州看戏,打卡不下百次。还有一个戏迷群,自发在抖音上开账号,负责运营和发布“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信息。每逢周年庆,大批戏迷从全国各地赶来小县城,带上礼物和手写信。这个暑假,有一位戏迷写了2万字的调查报告,给戏剧幻城提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迷手绘剧照 来源:“只有河南”微信公众号

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大多数文旅项目还属于一次性景区,难以与游客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把文旅资源变成产品,再转化成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品牌,需要精细而持续的运营,同时也是一个项目生存下去的护城河。

姚培认为,运营没有诀窍范式,唯有真诚用心。

记者从游客视角亲身体验,观察出一些“秘诀”。比如,工作人员很少大声说话,多用手势,或举牌示意;在人流最大的几座剧场,公共卫生间很干净,因为有保洁人员随时待命。针对儿童群体,戏剧幻城在很多醒目的地方进行“复读机式”的婉拒、解释、提醒和倡议。园区还提供停车、婴儿车、轮椅、宠物寄存等许多免费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细节都为了服务戏剧主题本身。“我们虽然有丰富的文旅运营经验,但在戏剧幻城不能简单套用。因为这里不是景区、不是游乐场,而是需要大家在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心平气和中收获快乐。”姚培说。

不过在记者看来,其难得之处,是把眼睛和耳朵“扎”在观众里,和观众的情感互动远远也超出营业时间。

“只有河南”每月推出一次“神秘访客”活动,每期征集40位普通观众为戏剧幻城“找茬”,结合建议改进。参加周年庆的戏迷观众,享受贴心服务,还为他们建立专属社群。在小红书官方账号上,还会设置议题让观众戏迷充分讨论。城外的农田,每年种一季高粱、一季麦子,收割的麦子,变成剧场的道具和手作,有观众带回去种成麦苗,变成小猫的口粮,很多观众会把高粱错认成玉米,运营团队今年特地种了一片玉米,以便区分和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迷粉丝活动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高粱制作的手作也会送给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粱和玉米出穗后,区别一目了然 来源:“只有河南”微信公众号

当然,“只有河南”还存在不少提升空间,比如对个别观众的不文明行为制止不及时,缺少轨道交通、交通通达性不足,戏剧幻城是否要对儿童群体进行限制……大家对此也有争议。

姚培并不回避这些痛点:“‘艺术下沉,旅游向上’,必须要经历这些阵痛,我们相信在充分的讨论和沟通中能够找到破解之道,这需要一个努力的过程。”她说,“只有河南”出圈,之所以能被人们看到,是因为下方流淌着一条叫作传统文化的河。只有不懈努力,让这条河积蓄力量,才能翻涌出更多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戚颖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