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9月15日消息(记者张学龙 实习生耿浩睿)记者从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上获悉,近年来,长春市启动实施公交服务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面促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三网融合,构建轨道为骨干、公交为基础、慢行为补充的绿色出行体系。2024年,长春市推动八项措施落地来促进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学龙 摄)

一是调整既有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衔接。围绕新开通的地铁6号线调整公交线路21条,围绕既有的地铁和轻轨线路调整9条,迁移公交站点60处,将公交、轨道站点50米衔接率由64%提升至80%,100米衔接率由79%提升至90%;轨道交通各线路间实施换乘时间协同,实现最短时间同站换乘,大幅提升市民换乘出行效率。

二是新增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在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推广77路、79路成功经验,新开通亚泰大街、南环城路、西部快速路3条快速公交,满足长距离公交快速出行需求;围绕公交覆盖不足的新建成区域,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18条,公交500米覆盖率达到90%,使市民公交出行更便捷;根据轨道换乘需求,适时开通一批微循环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展示的微循环线路车(央广网记者 张学龙 摄)

三是开通定制公交线路30条。开通通学定制公交20条,解决12所学校、5000名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需求;开通假日旅游定制公交10条,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在节假日、寒暑假等旅游出行集中时段开通,串联市内主要商圈和外围景区,保障旅游公交出行需求;开发“定制公交”手机APP,市民可通过网络预约行程,公交企业响应需求、确定线路,满足市民点对点公交直达出行需求。

四是延长公共交通末车时间。地铁1、2、6号线及轻轨4、8号线末车时间由22:15延长至22:35,轻轨3号线末车时间由22:15延长至22:30;与轨道交通末车时间同步运营的公交线路增加至33条,使公共交通与火车站、商圈、景点等衔接更加紧密,市民夜间公交换乘出行更有保障。

五是新增“P+R”停车场。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8号线有关站点周边新建P+R停车场,共8万平米、2167个车位,为市民换乘轨道交通提供便利。

六是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亚泰大街、南环城路、西部快速路、东环城路、净月大街、南湖大路等公交专用道52公里,实现三环内主干路公交专用道成环成网;在东盛大街、临河街等43条街路新建公交港湾停靠站101处,努力减少公交上下车安全风险;在市内1435个公交站点,安装新式候车座椅2350个,提升市民候车舒适度。

七是上线一批公共交通信息化服务设备。发布“公交到站”微信小程序,方便实时查询车辆到站信息,增加语音播报提醒;在轨道站内设置180块公交到站信息提示屏,为市民合理规划出站时间、雨雪天气室内候车提供便利。

八是大幅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开展轨道交通提升客流专项行动,全方位优化服务设施,努力提升轨道交通客流量;新购公交车300台,重点投放火车站、客运站及人民大街等公交走廊,打造公交服务品牌;全面开展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对所有公交线路配车数量、首末车时间、运营班次等重新核定,规范行车作业计划,对出车率、班次完成率、首末班正点率、空调使用等指标严格考核,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公交投诉下降30%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