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通辽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完成对一座辽代墓葬的抢救性发掘。

2024年8月,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镇吉如海嘎查在防汛作业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墓葬未被盗掘,但墓室顶部被局部破坏。墓葬南临水库,渗水不断流入墓室,考古队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委托,随即进行抢救性野外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葬平面图(受访单位供图)

该墓葬为带台阶式墓道的单砖室墓,墓室平面为马蹄形,地面通体铺砖,西部有砖砌棺床。棺床上的人骨已散乱,经鉴定为一名中年男性。随葬遗物主要有瓷碗、瓷盘、陶罐、陶壶、铁马镫、铁刀、铁镞、铁钩等。白釉瓷碗内壁有树木房屋等精美的印花图案,陶器的下腹部印有篦线纹。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特征看,墓葬年代为辽代。

目前,考古队已完成野外发掘,转入室内文物修复保护和资料整理阶段。(记者贺书琛)

地理人文科普延伸阅读

内蒙古辽代墓葬抢救性发掘:地理与历史的交响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历史与地理的交织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通辽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镇吉如海嘎查成功完成了一座辽代墓葬的抢救性发掘,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辽代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地理与历史的对话增添了新的篇章。

地理背景:科尔沁草原的守望

吉如海嘎查,这片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栖息地。南临水库,渗水不断流入墓室,使得这座墓葬在防汛作业中意外显露。墓葬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不仅考验着考古队员的智慧与勇气,也让人不禁思考这片土地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守护着千年的秘密。

抢救性发掘:历史重现

面对渗水威胁,考古队迅速响应,展开了细致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这座墓葬为带台阶式墓道的单砖室墓,墓室平面呈马蹄形,地面通体铺砖,西部有砖砌棺床。棺床上的人骨虽已散乱,但经鉴定为一名中年男性,随葬遗物丰富多样,包括瓷碗、瓷盘、陶罐、陶壶、铁马镫、铁刀、铁镞等。白釉瓷碗内壁精美的印花图案、陶器下腹部篦线纹的细腻,无不透露着辽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历史与地理的交织

此次发掘不仅是对一座墓葬的简单清理,更是对辽代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辽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疆域辽阔,文化多元。墓葬中的随葬品,如白釉瓷碗和铁马镫,不仅展示了辽代高超的手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从地理视角看,辽代墓葬的发掘不仅揭示了当地自然环境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还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宗教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墓葬的形制和布局,无不透露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构想与安排。

地理视野下的文化传承

内蒙古辽代墓葬的抢救性发掘,不仅是一次考古学的胜利,更是对地理与历史、自然与人文关系的一次深刻诠释。它让我们看到,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历史与地理的交织如何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又如何穿越时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未来,随着更多考古发现的公布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能够揭开更多关于辽代乃至整个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神秘面纱,让地理与历史的交响在内蒙古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持续回响。

责任编辑:程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