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面积较大、散布较广的先天性巨痣,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撰文 | 黄思宇

掀开患儿后背衣服的那一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董晨彬心里一惊。

眼前这个2岁半的女孩,背部没有一寸是正常皮肤,而是被大面积的黑痣覆盖着,形似一张无法撕下的“兽皮”。随着年龄增长,这些黑痣仍在逐渐扩散至患儿胳膊、面部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源:抖音@小儿整形外科董医生

董晨彬向“医学界”介绍,父母很早就注意到了异常,但碍于年龄过小等因素,患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诊疗,这才从外地来上海就医。作为医院整形外科的学科带头人,董晨彬曾为上千名患儿切过黑痣,但面积这么大的,他也极少见到。

从医学角度来说,这一疾病被称为“先天性巨痣”,全名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先天性疾病,以病变面积巨大的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为特征,呈黑、褐色外观,可伴有毛发生长、皮肤粗糙增厚,甚至发生瘙痒、溃烂、恶变。

一般认为,任何部位的黑痣直径在成年后预期超过20cm的,即可称之为巨痣。头颈部黑痣面积≥1%全身体表面积、其他部位黑痣面积≥2%全身体表面积,或病变范围覆盖手、耳廓、眼睑等特殊部位,即使面积小于上述标准,也可称为巨痣。

董晨彬接诊的这名患儿就是典型的“先天性巨痣”,背上的黑痣直径超20厘米,面积超过400平方厘米。

在多数情况下,带有巨痣的患儿和其他儿童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能够维持健康。但巨痣严重影响美观,尤其是长在皮肤暴露部位,可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此外,先天性巨痣还有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神经皮肤黑变病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临床中,巨痣提倡早治疗,这可以极大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心理伤害。而且巨痣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面积的,及早地采取治疗措施也能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患者和家人的经济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晨彬主任(右)手术中/受访者供图

董晨彬告诉“医学界”,目前临床对先天性巨痣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分次切除、切除后植皮及使用组织扩张器后切除。

对这名2岁半的患儿来说,前两种治疗手段被董晨彬很快排除了。他解释称,“黑痣的面积太大,切除后会留下巨大创面,非常难以愈合,并且会留下很大的疤痕,所以手术分次切除是不适用的。”

切除后植皮同样被否决了。这是因为,植皮手术需要从患儿腹部、大腿等部位取皮,拉伸扩张后,再覆盖到黑痣切除后留下的创面上。但植皮手术有两个要求,一是黑痣的面积不能太大,否则会在供皮区留下巨大创面;二是供皮区的皮肤必须完好。

如果供皮区仅有1-2处面积较小的黑痣,也可以考虑切除黑痣后取皮。但董晨彬为患儿查体后发现,她的四肢和腹部有大量散在的黑痣,全身都没有适合取皮的部位。

如果一定要手术治疗,只能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正常的皮肤下埋一个或多个水囊,定期向水囊内注水,让皮肤随着水囊慢慢扩张,不断产生新的皮肤组织。之后用多余的皮肤组织来覆盖切除黑痣留下的创面并缝合,最终可以去除部分或全部黑痣。

该术式可提供与缺损区域皮肤质地、色泽、厚度接近的“额外”皮肤,具有效果好、损伤小等优势,多为先天性巨痣的首选手术方案。不过,这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

董晨彬表示,埋入皮肤扩张器术后,需要每周注水1-2次,直至达到目标容量。之后继续养皮1个月左右,再进行第2次手术,将扩张出来的多余皮肤组织覆盖到切除黑痣留下的创面上。如果黑痣的面积较大,需要如此循环往复多个周期,是一个大工程。

此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还可能给患儿带来很大不便——为了避免弄破水囊,养皮期间通常需要居家照护,在生活中处处小心,避免磕碰,有时甚至无法平躺着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埋皮肤扩张器的患儿/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患儿还未满3岁,尚未达到埋皮肤扩张器手术的最小年龄标准,因此他建议对方先回家观察,半年后再来复诊、进一步治疗。

作为小儿整形外科领域的专家,董晨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疑难的病例。就在接诊这名女孩一周前,董晨彬还曾接诊了另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

那位患儿的情况更为严重——黑痣几乎覆盖了脖子以下的所有部位,黑痣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80%-90%,就连脸上也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痣,只能依靠口罩遮盖。

对于该病例,常规治疗已经不适用了。董晨彬告诉孩子家长,只能尝试把脸上的黑痣切除,尽量减少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其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他最终给出的建议是,等孩子上小学之前再来做手术,每次切除脸上3-4处黑痣,每隔半年复诊、手术一次,避免短时间内承受太多次麻醉。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董晨彬接诊过年龄最小的先天性巨痣患儿还不到2个月大,“孩子的前胸、后背到臀部全是黑痣,像穿了一身马甲。”

和其他巨痣患儿不同的是,这名患儿腰部有一处黑痣出现了破溃,为排除黑色素瘤,董晨彬为其做了活检,好在结果为良性,“这个孩子也没有条件植皮和埋皮肤扩张器,只能尽量将面部、手臂上的黑痣切除。”

董晨彬提醒,无论是否进行外科治疗,都要首先排除巨痣患者是否合并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虽然可能性极小,但一旦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患者的生存率极低。即便没有出现合并症,对于面积较大、散布较广的先天性巨痣患者来说,现代医学依然没有特别理想的治疗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晨彬主任接诊过的其他同类患儿/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先天性巨痣的新型治疗手段。董晨彬认为,其中最具希望的是组织工程皮肤,即从正常的皮肤组织中提取细胞,转移到细胞支架上进行培养,逐渐产生更多的皮肤组织用于移植。

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是,仅刮取微量的皮肤组织,给患者留下的创伤很小,也避免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带来的各种不便。

遗憾的是,这项技术距离临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董晨彬及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他希望能早日取得突破,推动组织工程皮肤尽快用于临床,救治更多先天性巨痣患者。

参考文献:

1.崔璐, 杨庆华. 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J]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 38(4) : 463-468.

来源:医学界

责编:汪 航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