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的鲁迅遗存笺纸几乎“倾囊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不独为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一大纪念耳”,20世纪30年代,鲁迅发起并与郑振铎倾力合编了一部《北平笺谱》,收录木刻套印彩笺三百余幅,以远见卓识抢救保护了这批艺术珍宝,完成了一项文化史和出版史上的壮举。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修葺一新的奔流艺苑专题展厅,9月15日起,“不独为清玩——鲁迅与传统笺纸”展览,将带领观众品鉴笺纸及其背后的中国传统书写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受访者提供

展览起始处“复刻”了文人书房小景,“金桂”烂漫,掉落在地板上,一页页鲁迅致友人用笺纸书写的信悬挂于案几两旁。仔细看,有一页笺纸上可见桂花图样,出自“海上四大家”之一吴待秋之手。那是1932年2月5日,鲁迅致信在北京任教的郑振铎,信中提议搜集北京琉璃厂的笺纸,编印一部笺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左侧的桂花笺纸与现场的“桂花”呼应,这封鲁迅写给郑振铎的信,正是《北平笺谱》的起点。施晨露摄

“可以说,这封信正是鲁迅、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的起点。”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乔丽华笑道,中秋时节,正是桂花季,笺纸上的桂花与此交相辉映,这是展览选取桂花意象的缘由。绕到案几背后,一轮圆形屏滚动变幻着笺纸图样,光线映照在地板上,正如一轮圆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展厅“赏月”。受访者提供

中秋节,来“赏月”,看鲁迅收藏和书写的笺纸,成为上海鲁迅纪念馆送给市民的一份雅致礼物。9月14日晚的“上鲁奇妙夜”活动,作为该馆年度原创展览的“不独为清玩——鲁迅与传统笺纸”提前预展,参加活动的市民还能用选自鲁迅藏笺的笺纸做一盏手提花灯,过一个特别的传统佳节。

“不独为清玩”展出相关展品100余件(组),其中珍贵文物50余件(组),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的鲁迅遗存笺纸几乎“倾囊而出”。展览分笺纸沿革一瞥、辑印《北平笺谱》、《海上笺谱》寻踪、鲁迅用笺四个部分,分别从作为中国传统文房清玩笺纸的历史沿革;鲁迅与郑振铎携手合作编选出版《北平笺谱》;鲁迅所藏北方文人画笺纸及海派笺纸,以及鲁迅给亲朋好友写信所用的笺纸等,展现鲁迅与笺纸的深厚情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受访者提供

笺纸,也称信笺、诗笺、画笺、花笺、彩笺,是专指以传统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作为文人雅士传抄诗作或书札往来的纸张,传说唐代就有“薛涛笺”问世。明代版画和木版水印技艺空前发展,出现了两部有代表性的笺谱——《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它们将“饾版”和“拱花”技艺完美结合,使雕版套色印刷达到了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萝轩变古笺谱》 施晨露摄

其中,《萝轩变古笺谱》初版发行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现存的第一部笺谱。此次展出的《萝轩变古笺谱》根据上海博物馆珍藏的明代孤本复刻,1981年在谢稚柳监制下由上海朵云轩刻印,并置陈列的还有当时的台账,为首次展出,详细记录了笺纸刻印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次展出的《萝轩变古笺谱》工作台账。施晨露摄

北京荣宝斋1934年12月版的《十竹斋笺谱》为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三级文物。这部木版彩色水印的诗笺图谱是明末胡正言于南京十竹斋编印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印行,共4册,收图280余幅。该笺谱运用当时流行的饾版拱花工艺,是中国水印木刻的巅峰之作。1934年,鲁迅和郑振铎以“版画丛刊会”的名义翻印,鲁迅生前只印出一卷,其余各卷直至1941年7月才全部印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竹斋笺谱》 施晨露摄

1933年底,鲁迅与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初版问世,1934年再版。乔丽华介绍,《北平笺谱》收木刻套印彩笺三百多幅,线装,六册一函,1933年12月初版100部,第六册卷末有限定编号,“鲁迅、西谛”亲笔签名。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是初版100部中的第51部,此次亦在现场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平笺谱》1933年初版第51部 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平笺谱》1934年再版第40部 施晨露摄

据统计,现存鲁迅书信中,使用彩色笺纸的有400多封,用了约170种560张笺纸。目前所见鲁迅最早使用花笺信纸是1911年写给许寿裳的信,1912年至1926年鲁迅居北京,成了琉璃厂的常客,但这一时期他写信所用笺纸印制都比较简单,通常为单色八行笺。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后,开始使用北京、上海等地印制的花笺写信,特别是1929年后鲁迅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和收藏笺纸,他写信给亲友也常选用精美素雅的花笺,且以笺纸赠送亲友及外国友人,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选用了西泠书画社创始人之一王潜楼的画着莲蓬和枇杷的笺纸。施晨露摄

1929年,鲁迅回京探亲,5月15日致许广平信选用了西泠书画社创始人之一王潜楼的画着莲蓬和枇杷的笺纸。自1933年1月8日始,1936年10月12日终的一组鲁迅致赵家璧信,大多用了精美的笺纸书写。赵家璧将鲁迅的45封信精装成册,册页板上裱以仿古锦,装入木匣中加以珍藏,1970年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为该馆所藏一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致赵家璧信 施晨露摄

乔丽华透露,当年鲁迅在编选《北平笺谱》时,也想进一步搜集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笺纸编定成集,他在给郑振铎的信中提到此事,可惜数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未能编辑成书。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编一部《海上笺谱》的心愿未能实现,但在鲁迅遗存的笺纸中可以寻觅到一些踪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品中,鲁迅搜集、收藏的笺纸有140余种,近半数为九华堂笺纸,题材丰富,多为当时寓居沪上的书画名家所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杭州浣花斋笺纸、张兆祥百花笺纸等,诸多品类时至今日已不多见,弥足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展人乔丽华 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展出的鲁迅藏笺。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展出的鲁迅藏笺。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展出的鲁迅藏笺。施晨露摄

展览现场还能见到朵云轩根据鲁迅藏笺中的齐白石画桃花笺、枇杷笺复刻的套色雕版,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笺纸原件并置展出。鲁迅所藏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李辅燿的绘笺,一组十种,使用了拱花技法。所谓“拱花”,是将小块版雕成凹版,将宣纸浸湿,使印成的花纹凸显出来,成无色的浅浮雕效果图形,因图形拱起而得名。无论是雕版套色印刷,还是拱花,展览现场都设置了体验环节,与时下流行的集章打卡文化结合,别有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画花果笺、人物笺 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朵云轩根据鲁迅藏笺中的齐白石画枇杷笺复刻的雕版。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藏李辅燿绘笺,使用了拱花技法。受访者提供

“集大成式地展出鲁迅藏笺原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由于笺纸所需的保存条件较高,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也不会再有如此大规模的展出。”乔丽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藏吴待秋画笺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藏王潜楼画笺 受访者提供

作为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不独为清玩——鲁迅与传统笺纸”将持续展至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