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

除了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我们还有没有其他能够快速吸引人才的方式呢?

这就要说一说燕昭王“千金买骨”的故事。

  一

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连年征战。在被齐国打败以后,燕国的国君燕昭王决定使国家强大起来,于是重金访求贤才,可是一直没有知道合适的人。这时,有人提醒他,大臣郭隗很有见识,可以去找他商量。

燕昭王找到郭隗,对他说:“齐国乘我们内乱的时候打败了我们,还杀掉了我们的国君。这个仇一定要报。但是,现在国家的力量还很弱小,我希望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以雪前耻。先生如果发现有贤能的人,就请把他推荐给我,我愿意拜他为国师!”

郭隗听到后,没有直接回答燕昭王的问题,而是给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以前有一位君王一心想得到一匹千里马。为此,这位君王在全国张贴告示,表示愿意花一千两黄金来买马。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马的消息。后来,他的一个侍从听说了千里马的消息,就报告了君王。君王立刻给了他一千两黄金去买马。遗憾的是,等到侍从赶到的时候,那匹千里马已经死了。侍从灵机一动,花五百两黄金买下了马的尸骨,带回来献给了君王。

君王大发雷霆,说自己想要的是一匹日行千里的活马,现在却花了这么多钱来买马的尸骨,有什么用呢?侍从急忙解释说,之前一直买不到千里马,并不是世上没有千里马,只是大家不相信您真的会花一千两黄金去买。如今我花五百两黄金买千里马的尸骨,消息传出来,大家就相信您是真的喜欢千里马了。果然,不久之后,就有千里马陆续送到了这位君王面前。

郭隗讲完故事后,对燕昭王说:“大王求贤若渴,就把我当成千里马吧。如果连我都能得到大王的厚待,其他有识之士也会来到我们这里的。”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办法,为他兴建宫殿,以国师之礼相待。其他诸侯国的人听说以后,纷纷投奔燕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乐毅。燕昭王用这些人治理国家,后来打败了齐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记者赵戈 摄

  二

“千金买骨”的办法看似愚蠢,实则隐含着大智慧。原本一千两黄金只能买一匹千里马,还可能买不到,现在只花了一半儿的钱,很多匹就自动送上了门,属于典型的“花小钱办大事”。

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人才来充实自己的队伍,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但是,依靠一个一个去找人这样的办法,效率是很低的,就算是找到了,也未必能如自己的意。就像故事里的君王一样,即便贴出了告示,明确告知自己愿意用一千金来买千里马,也没有人愿意主动送来是一个道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人才毛遂自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让人才相信你。故事里的君王采用的办法是把自己用五百两黄金买千里马尸骨的做法广而告之。燕昭王也学习了这个办法,采纳郭隗的建议并善待于他。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向社会展示自己渴求人才的决心——我是真心想要这样的,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这样示范引领的做法,对那些持有观望态度的人来说,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想要远处的人才来,不必一定要去远方寻找。只需要善待身边的人。身边人的才能被重视了,身边人的付出被看见了,身边人的成绩被奖励了,远处的人听到、看到、了解到以后,自己就会来了。

这就是近悦远来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寻求人才的方法虽然已经明确,但是要想最后取得成功,在这个故事里,其实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个人的修为。

燕昭王确实求贤若渴,也抓住了复兴燕国必须要靠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但是假设他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不能做到用人不疑,使臣以礼,想要把破败的燕国带向繁荣,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近悦远来有一个大前提——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那就必须向内求,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修炼好自己的内心。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达到自我能力的提升,确保自己在某个领域具备的能力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承担责任,展现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弘扬起诚信正直、言行一致的工作态度,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不断地强化这个计划,以便集体内的每一个人能够深刻理解并认同这一愿景;同时还要对人才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最终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赢。

近悦远来,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观和相互欣赏而形成的关系,将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来源:“尚德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