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要在三峡那里建设一座水坝,通过这座水坝,不仅让当地的船只能够逆流而上,还可以利用水流去进行发电。而在一百年多年之后,这座水坝还真的建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三峡大坝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它不仅推动了我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它也是一道重要的抗洪保障。而三峡大坝产生的电能,一年就能节省4亿多吨的煤,同时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对于能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还能提升当地的水质,水质好了,生活在其中的鱼群才能更好的生存、繁殖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三峡工程对于附近城市的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么浩大的工程,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小看,尤其是对于洄游性鱼类来说,相当于是灭顶之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洄游是鱼类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类似于候鸟的迁徙,它们会定期聚集在一起,然后游上非常长的一段距离。很多鱼类洄游就是为了繁殖,也有的鱼类洄游是为了觅食与过冬,而这座大坝的建立就对洄游性鱼类造成了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我国的中华鲟,它们到了繁殖的时候会往内陆游上几千公里,要从近海区域一直游到长江的宜宾段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自己以栖息地,它们只要时间一到,它们就会进行这样的活动。不只是中华鲟,其它的洄游性鱼类也是这样,而三峡大坝就拦住了它们的路,使其无法繁殖,再加上水质污染、滥捕、航运的因素,让很多洄游性鱼类纷纷面临种群灭绝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三峡大坝在建立的初期就已经考虑到鱼类的洄游问题了,但是由于三峡大坝的上下落差太大,再加上技术上的限制,就没有去修建鱼道。后来,我国有关专家就开始对珍稀的洄游性鱼类进行研究与繁殖,比如每年都会定期往长江里投放中华鲟,以保证中华鲟在自然水域中的数量。对于那些需要经过三峡大坝的鱼类,会专门将它们捕捞上来,然后再给放生到上游。通过这些方式,确实让一些洄游性鱼类活了下来,不过也有部分洄游鱼类彻底的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三峡大坝的建成对于洄游性鱼类造成了巨大危害,但是对于其它鱼类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很多去那里游玩的网友都拍到了成群大鱼在水库中游玩觅食的场面,并且其中还有很多都是体长超过1米的大鱼,这也让三峡水库成为了我国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水库,里面不仅有常见的淡水鱼,还有很多稀有鱼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中华鲟和白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中华鲟的个体都是1.3米左右,不过我国在2015年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体长超过3米,体重达到620斤的野生中华鲟,它是我国20多年来发现的最大野生中华鲟,并且还是我国在长江中发现的最大的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中华鲟比较接近的白鲟也是体型非常大的物种,之前在我国渔民误捕到的白鲟中,它们的体型都在3米以上,由此可见,白鲟可能是比中华鲟更大的鲟鱼,但遗憾的是,在2022年,作为我国长江物有物种的白鲟被宣布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得来说,三峡大坝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虽然它的建成影响到了我国的生态,但这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受的代价,希望未来通过我国相关部门的努力,那些因三峡大坝而濒临灭绝的鱼类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恢复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