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李振声“共和国勋章”。
众所周知,小麦和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提高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研究小麦,培育良种,一度让小麦的增产速度超越了水稻。也正因此,人们亲切地把李振声和科学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
消息传到李振声的老家山东淄博,传来他的母校山东农业大学,人们沸腾了!
饥饿困顿中,点亮小麦育种梦
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93岁的李振声把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小麦研究。从那个饥寒交迫时代走来的他,总是对粮食格外珍惜。刻骨铭心的饿肚子记忆,是李振声走上科研道路的起因。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在十岁左右那个长身体的年纪,他却碰上了三年大旱,村里人把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父亲患上了严重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即:山东农业大学)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一试考改变了他的人生,李振声从此踏上农业研究道路。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的专业是研究小麦育种与栽培。两位伯乐——沈寿铨教授和余松烈教授的课深入浅出,让他对小麦育种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知识里遨游、试验田里验证,他的育种知识就像田里的麦苗一样,噌噌往上长。
当时,学校农场种植了在山东推广的几个优良品种,李振声将它们引种在自家地里,果然当年产量比乡亲们的都高,惹得种地的“老把式”都来向他这个小青年请教、跟他换种。这让李振声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作用,用小麦育种改变饥饿的梦想也从此种在心田。
坚守麦田23年,他攻克了“小麦癌症”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
进入中国科学的最高殿堂,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但惊喜之余也有一丝遗憾。李振声想做遗传育种研究,却偏偏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看似与小麦育种无关的工作,会让他开辟出一个小麦遗传育种的新领域。
5年后,响应国家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被调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到陕当年,25岁的李振声恰巧遇到一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造成小麦产量的巨大损失。看见不少农民在地头抱头痛哭,李振声的心被狠狠刺痛了。
苦苦思索后,李振声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这个设想得到了当时的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
当时三道难关挡在李振声面前:第一、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第二,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第三,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在后代中很难保持。
李振声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干到底,但这一干就是23年。
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直到1979年,李振声才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成功转移到小麦上,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当时,年近半百的李振声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这些品质让它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麦田里的研究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等。人们亲切地将他与科学家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
不过,等到1985年到1987年,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在这几年间,中国人民增长了5000万,小麦却没有增长。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如果小麦培育、种植依旧没突破,最终会坐吃山空。
于是,李振声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寻求突破口。最终,在河南封丘县,李振声发现中低产田经过改良,小麦产量从400斤增长到了1000斤,仅1984年,这个小县城就给国家上交了1.3亿斤粮食。
如果将封丘县的经验进行推广,即便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增收,最起码能够保证粮食的增长。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李振声率领400名科研人员深入黄淮海平原地区,治理中低产田。6年之后,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小麦生产终于突破了瓶颈。
李振声从未停下脚步。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从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始终保持着农民情怀,他曾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巩悦悦 综合报道自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