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398年闰五月初十南京西宫,年已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躺在龙榻上气若游丝,突然他努力提起一口气,连问三遍:"燕王来否?"

这一幕让身边的人大感意外,朱元璋有二十几个儿子,为何在生命最后时刻唯独呼唤皇四子燕王朱棣?这绝非寻常一定有重大决定要公之于众。

朱元璋此举究竟意欲何为?是想立朱棣为帝还是想杀朱棣以绝后患?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教训,大封诸子为藩王,他让成年儿子们担负起拱卫帝国安全的重任,分别册封他们为秦王、晋王、燕王等,镇守西安、太原、北平等战略要地。

朱元璋给了藩王们相当大的军事权力,他们有上万人的"护卫甲士"地方大事和军队调动都要向他们禀报,朱元璋还专门下旨授权藩王在朝廷有奸臣时可以"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安排看似周密实则暗藏祸患,朱元璋在位时自然无妨,但对后来的皇帝就大不相同了,这实际上给了藩王们起兵造反的法理基础!

晚年的朱元璋对功臣武将极度不信任,他大开杀戒几乎将开国功臣杀个精光,蓝玉案后朝廷再无可用之将。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能征善战的武将被杀光了,没了功勋集团的制衡,藩王势力却越发强大。

朱元璋意识到了危险开始精心布局,他让秦王和燕王相互制衡又让晋王牵制燕王,可天不遂人愿秦王和晋王相继病逝,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计划。

朱棡的突然离世犹如一记重拳,彻底击碎了朱元璋苦心经营的权力平衡,失去了晋王这个强有力的制衡者,燕王朱棣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藩王,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无人能与之匹敌。

朱元璋闻讯后心中警铃大作,他深知这局面比想象中还要棘手,于是老朱家的家主开始了最后的布局企图亡羊补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方面加强了对燕王的监控派出心腹大将左军都督杨文,以"参赞燕王军事"的名义前往北平,实则是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他又刻意强化宁王朱权的实力,宁王就藩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朱元璋给了朱权八万甲兵六千战车,还有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

老朱家的算盘打得啪啪响:让宁王成为新的制衡力量,牵制燕王的野心,

朱元璋还玩起了"糖衣炮弹"的把戏,试图用甜言蜜语安抚朱棣,他对朱棣说:"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这话说得简直把朱棣捧上了天。

可朱元璋心里明白光靠几句好话可不够,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临终前又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他下旨让所有藩王进京,朝拜皇太孙朱允炆,这招叫"确定君臣名分",目的是给朱允炆刷声望。

第二他留下了一道制约藩王的遗诏,这道遗诏的内容很有意思,它说:"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这话听着像是表扬朱允炆,实际上是在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们:别打歪主意朱允炆可是深得民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朱元璋忙着布局的时候朱棣也没闲着,他早就察觉到了朝廷对他的戒备,于是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他大力发展军事扩充兵员,还巧立名目向朝廷要求增加军饷和武器。

朱棣的野心就像一头蛰伏的猛虎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朱元璋和朱棣就像两个高手,你来我往步步惊心,朱元璋想方设法遏制朱棣的势力,朱棣则暗中蓄力伺机而动。

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1398年闰五月初十那天到来了,朱元璋躺在龙榻上眼看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心里清楚这次叫燕王来,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可是朱棣没来,有人说是路上耽搁了有人说是故意拖延,但不管怎么说,朱棣没赶上见朱元璋最后一面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朱元璋没等到朱棣带着未尽的心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开国皇帝走得并不安详,他心里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大明江山,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陷入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按照祖训登基称帝是为建文帝,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上台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他的目标很明确:削藩。

建文帝先是派人去各个藩国查账说是要清理冗员,实则是要削减藩王的军事力量,接着他又下令裁撤藩王的护卫军,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直接动了藩王的奶酪。朱棣哪能坐视不管,他开始频繁调动军队,美其名曰"练兵",实则是在为反击做准备。

建文帝的舅舅齐泰看出了朱棣的意图,向皇帝进言说:"燕王野心勃勃,不如先下手为强。"建文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敢动手。

就在朝廷和燕王剑拔弩张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也就是宁国公,突然跑到北平投奔朱棣,这位宁国公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朱标的次子,本来是有资格争夺皇位的,他的加入给了朱棣起兵的正当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一看时机成熟立马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发布了《靖难檄文》,这篇檄文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说什么"皇上年幼,奸臣当道",自己是为了"匡扶社稷"才不得不起兵。

这下朱棣摇身一变成了忠臣,建文帝反倒成了昏君,朱棣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他先是攻下了济南然后顺利南下,期间他还"假传圣旨"说是建文帝密诏他入京勤王,这不仅麻痹了朝廷还迷惑了不少地方官员。

建文帝这边可就慌了神,他派出大军阻击可惜屡战屡败,朝中大臣们也是一团乱麻有主和的有主战的,争得不可开交。就在这危急关头建文帝想起了一个人:宁王朱权,就是当年朱元璋布局时重点培养的那个宁王,建文帝派人火速传诏,命宁王起兵勤王。

可朱权接到诏书后却犹豫了,他想起了当年朱元璋的遗训:"保境安民,勿与外争。"再说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自己贸然出兵万一搞错了方向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朱权选择了观望,他既没有响应朝廷的号召,也没有公开支持朱棣,本该成为关键棋子的宁王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成了旁观者。宁王的观望无疑给了朱棣更大的机会,朱棣趁势南下一路披荆斩棘直逼南京城下。

1402年7月13日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朱棣终于攻破了南京城

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一把火烧了宫殿自己不知所踪,有人说他死在了大火中有人说他逃出去当了和尚,反正从此以后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他把年号改为"永乐"意思是要永远快乐,可这位新皇帝的快乐里恐怕也掺杂着不少辛酸。回头再看朱元璋临终前那句"燕王来否"不禁让人唏嘘,老朱家是想立朱棣还是想杀朱棣?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朱元璋的藩王制度,最终成了自己的掘墓人,他想用藩王来保卫江山,却没想到藩王反倒成了篡位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靖难之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他给了藩王太多权力又杀光了能制衡藩王的功臣武将,这种权力失衡终究酿成了大祸。

朱棣登基后立刻开始了大清洗,凡是支持建文帝的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就连方孝孺的十族都被株连惨不忍睹。

朱棣也没忘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他还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明朝的海上盛世。

但朱棣心里始终有一根刺:他是靠武力夺取的皇位,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正名他大兴文治礼遇文人,像《永乐大典》这样的浩大工程,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朱棣的统治被后人称为"永乐盛世",但在这光鲜亮丽的表象下却掩盖不住血腥的政治现实。

回到朱元璋临终前的那声呼唤,或许他真的只是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又或许他想告诉朱棣:你是我最看好的儿子,但请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安分守己吧。可惜历史没有给朱元璋这个机会,他的一声呼唤成了历史的谜团,也成了大明王朝命运转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制度的设计至关重要。一个看似完美的制度,如果缺乏制衡机制最终可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朱元璋苦心经营的藩王制度,最终成为了他子孙争夺皇位的工具。

历史总是在重复又总是在创新,朱元璋、朱棣、建文帝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权力的诱惑,也看到了制度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