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宝妹93岁了,依然闲不住。

“老年活动中心开放到几点,小区绿化种什么,都有人来问我,楼上空调漏水也找我去调解。”满头银发、满脸笑容的她说话中气十足,“有人问我长寿秘诀,我说我这个人啊,就是爱管闲事,能帮上别人的忙,我心情就老好额。”

眼前这个乐呵呵的老人,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先后7次被评为全国、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领导人接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曾经与黄宝妹亲切交谈,评价她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

黄宝妹说,自己为人民纺了一辈子纱,又被人民选为人大代表,就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的意见。人大代表有任期,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物资匮乏,上海纺织业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挡车女工黄宝妹探索出“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操作法,节省了大量原料和人力。当时厂里所有女工中,就数她的皮辊花出得最少、浪费最少。

因为表现突出,黄宝妹在1953年从上海数十万名纺纱工人里脱颖而出,成为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

也是在这一年,她成为一名人大代表。

1953年5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普选人大代表拉开帷幕。人民群众第一次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拿到写有自己姓名的“选民证”,让许多人感到十分自豪,不少妇女为参加选举还新起了名字。

作为当时广大工人群体中的突出分子,黄宝妹从组里被提名到厂里,又从厂里被提名到区里,最终被大家选举为杨浦区人大代表和上海市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身份,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刚刚当选时,工人出身的黄宝妹有些忐忑。“要怎么当好这个代表?一开始我也不太懂。后来区里告诉我,工人们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要求,我就可以把他们的意见集中起来、归纳起来,向上反映。”

黄宝妹回忆,当时的杨浦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很穷,都是农村,很多东西杨浦买不到,都要到上海(市区)去买,很不方便”。同时,老杨浦到处是工厂,工人们有大量闲暇时间却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盼望改善的呼声很高。

1954年7月,杨浦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上,区长彭璞提出建设杨浦地区工人文化宫和百货商店的联名议案,代表们纷纷响应,黄宝妹也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议案很快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一座占地面积2.4公顷的沪东工人文化宫在平凉路拔地而起,于1958年10月1日正式开放,被市民亲切地称为“东宫”。黄宝妹也豁然开朗:“原来人大代表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1954年8月16日,上海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身处敞亮而庄严的美琪大戏院大会堂,黄宝妹倍感自豪:“我是个工人,以前从来没到过这么大的会场看演出,还有很多领导、专家和文艺界的名人跟我们一起开会,大家一起带来人民群众的声音。”

后来,黄宝妹连续当选为第二、三、四、五届市人大代表。粉碎“四人帮”后,因年龄等原因她不再继续担任人大代表,但是她始终谨记代表职责、牢记劳模精神,没有停止为人民服务、反映群众呼声。

黄宝妹现在依旧活跃在各种讲台上,还在直播间里当起主播,给青少年们讲劳模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她讲课时从来不备稿,亲身经历像水一样自然流淌。“大家说我讲得好,要黄奶奶多讲讲。只要精力允许,我就一定会多讲。”

“以前有人写了篇《闲不住的黄宝妹》,现在我还是这样。”她笑着补充:“别看我这个年纪了,在公交车上看到没人给抱小孩的家长让座,我就会起来让座。站一站挺好,我在纺纱机前站了几十年了。”在她看来,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趁自己还“年轻”,要继续把党的故事、人民的故事讲下去,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