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复恭如丧家之犬,一路狂奔直奔兴元,投靠在义侄杨守亮的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守亮、杨守信是亲哥俩,前者本名訾亮,后者本名訾信。哥俩都曾经是王仙芝的部下,后来被杨复光收降,并成了杨复光的干儿子。

杨守亮的风格最接近杨复光,此人心怀仁慈,不好杀,有大格局,忠诚信义。

黄巢占领长安后,大批官员流落关中,遭到叛军的虐杀。杨守亮收留了很多官员,并给他们盘缠,让他们去投奔唐僖宗。

出自于农民军的杨守亮虽然改换了阵营,但对义军兄弟却相当优待,但凡有人投奔他,他都会收留、救济。

那时候的官军其实也常常会劫掠百姓,出身贫苦人家的杨守亮深知兵祸对普通百姓的伤害,因此他对部下管束很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复光死后,他的干儿子们大多自立门户,甚至改投到杨家仇敌的阵营,唯独杨守亮、杨守信兄弟不忘杨复光的恩情,选择了支持当时饱受田令孜打压的杨复恭。

所以,无论在军中,还是士大夫阶层,以及老百姓的眼中,杨守亮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忠厚长者,当然也是杨复恭最值得信赖的后辈。

但在杨家人集体商议对策的时候,杨守亮的表现却让杨复恭失望了。

杨家兄弟几乎没有任何争议,都赞同发兵攻打长安。杨守信还算了笔账,咱们兄弟,加上友军可以凑齐十五万人马,禁军总共有七八万人,能打的主力也就两三万人,其余都是新兵,没有战斗力,咱们必胜无疑。

兄弟几个摩拳擦掌,商议着行动方案,杨复恭注意到只有杨守亮一脸愁容,始终默不作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亮儿,你怎么不说话?”杨复恭皱起眉头。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目光都在杨守亮的身上。杨家兄弟,杨守亮性格沉稳,不爱说话,但其实他在朝廷的地位最重要。

杨守亮沉默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问了一句:“咱们以什么名义攻打长安?”

杨守信性子直:“名义?反了他娘的,还管他啥名义?替天行道,讨伐昏君。”

“对呀,李晔忠奸不分,这样的昏君要他作甚?”众人附和。

“就算咱拿下长安,俘虏了皇帝,接下来呢?谁做皇帝?”杨守亮打断他们。

众人一下子沉默了,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或者说他们其实早在心里问过自己,但也不敢回答,甚至不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无非是两个,重立一个宗室子弟,就像当年朱玫、李昌符拥立李煴。但说敢保证新皇帝即位就不会清算杨家?除非杨家能有办法将新皇帝、朝廷、藩镇都降服,这有点天方夜谭。

另一个方案就是改朝换代,杨复恭当皇帝。自古就没有宦官当皇帝的,得有多大胆子敢这么想?

杨复恭打破了沉默,他冷冷地盯着杨守亮:“以你的想法呢?”

杨守亮深吸一口气:“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不能背叛皇帝。”

杨守信拍案而起:“你什么意思?那个昏君把我们逼上了绝路,不反他反谁?这个时候了你还想做李家的忠臣?”

杨守亮低头不语,杨复恭却大笑:“信儿也不必担心,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保证你们兄弟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复恭摘下腰刀,啪地拍在杨守亮面前:“杀了我,用我的人头向皇帝请罪。如此一来,你们不光无罪,还能升官发财。”

众人惊惧而起,我等虽不是杨家血脉,但入了杨氏族谱就是杨家子孙,断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

杨守亮慢慢起身,走到杨复恭的面前跪倒:“守亮入杨氏时间虽不长,但一直感念父亲的教导,他老人家生前曾经说过,我们杨家虽然是宦官世家,但也从来不缺忠孝节义。守亮出身草莽,大道理不懂,就记住了父亲的遗言,我们杨家要世世代代做忠臣,叔父大人,守亮反对大家与皇帝作对,并非为了个人荣华富贵,而是不能背叛我头上的这个‘杨’字,否则我将无颜面对父亲。”

杨复恭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