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润物无声。适逢第40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人民网重庆频道联合重庆市梁平区教委推出“2024梁平师者风范”特别报道,全面展示梁平区教师队伍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时代风采,以及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

15年有多长?它长到在青春面庞上,留下岁月的痕迹;长到让曾经迷茫的少年,已然成长为参天大树;长到让梁山街道旁的桂花,谢了又开。

15年教书育人,曾经明媚朝气的青年,始终如一地,陪伴引领一批批孩子青春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高霞与学生共读共悟。受访者供图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2008年,正在四川乐山读大学的张高霞,目睹了周围一所所学校在地震中沦为废墟。伤感之余,她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从大山走来,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那里的孩子需要我。”2009年,张高霞参加重庆大学生西部计划,来到梁平一所农村中学——福禄中学。初到学校,校园处处忙着重建,张高霞和学生们挤在一间狭窄的屋子里上课。少年淳朴,完全感觉不到条件艰苦,和她总有聊不完的趣事。

为了利用有限的资源上好语文课,张高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经典古诗文。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思辨能力,畅游其中,更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张高霞的带领下,学生在古诗文里感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领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积极进取、乐观豁达,体会“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时如金、不负光阴……

以梦为引,以爱为帆,助梦启航

曾经,一个男孩问张高霞:“老师,你为什么来到这儿?”

她想了想回复:“是梦啊,我在梦里选中了你们,于是它带着我来了这里。你们也要有梦想,因为它能带着你去到任何地方。”

在张高霞看来,老师就是摆渡者,渡在坚守,渡在引导,渡在责任,将每一名学生摆渡到理想的彼岸。

时至今日,她依然记得那个叫小高的孩子。当时,福禄中学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小高情况更甚,因家庭变故一度辍学。2011年8月中旬,她拨通了小高的电话:“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你说的‘想当计算机专家’的梦想吗?别打工了,太浪费你的青春年华了,回来吧,读书才是你实现梦想的唯一出路。”一声声殷切关心与鼓励,让小高重燃希望,再次回到校园。

为了让小高尽快跟上学习进程,张高霞联系各科任教师根据小高的实际学习情况,特别定制了一对一帮扶计划。之后的无数个午间休息、晚自习,老师们定时为小高辅导,查漏补缺。生活上,张高霞还时常给他添置新衣,买来牛奶、水果……这些缺失的家庭温暖,小高在校园里感受到了。

2012年中考,小高以出色的成绩顺利考上梁平中学。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优秀的程序员,在深圳安居乐业。老师的“摆渡”让他儿时的梦想终成现实。

让每一颗“种子”,都能破土而出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他们会发芽开花,会长成参天大树,投下一片绿荫。老师,就是“种子们”的园丁,总是勤于浇灌、潜心耕耘。

为了让每一颗“种子”都破土而出,张高霞在调到梁平区梁山小学后,坚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动全员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她执教的《语文园地八》入选了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纳入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学习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高霞参加重庆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赛课。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她还与其余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爱好等因素开发形式丰富的班本课程。

一年级的“绿豆种植”课程中,张高霞带领学生种植绿豆。孩子们在教室里就能随时观察绿豆生长的各个阶段,了解到土壤、水分、阳光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蚕在中国文化中常是勤劳、奉献的象征。二年级学生可以在“摘桑养蚕”课程中,了解蚕从一颗黑黑小小的卵慢慢孵化长大,直至成熟、吐丝、化蛹、破茧化蛾的全生命周期。“蚕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关卡所折射出的精神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张高霞说。

基于梁山街道优越的农耕环境,张高霞携手任课教师分别为三至五年级学生设计了“四季农忙”“无土栽培”“自然探究”班本课程。播种、插秧、拔草、收割,孩子们在四季变换中观察农作物,绘制手抄报、写观察日记、制作模型,完成对土地、季节、农时的认识。张高霞还带领学生到无土栽培科创基地研学,让他们实地感受“科技兴农”的神奇魅力。

六年级的“职业体验”课程中,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切身体验超市售货员、厨师等不同职业的特点,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张高霞还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开展“劳动小标兵”“才艺大比拼”“全能小达人”“传统节日秀”“会说话的文化墙”等班级特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表现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班本课程、活动教育搭建成长阶梯,让孩子学得有趣,学有所获,能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谈及育人心愿,张高霞始终坚持“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她说,愿做那催发帆船的风,用心去理解每一个独特的灵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引领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做大写之人!(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