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春秋时期中原大地风云变幻公元前522年,楚国都城郢都内一场宫廷政变正在上演,楚平王因一己私欲不惜残害忠良,将整个伍家满门抄斩。他万万没想到这一举动竟为自己和楚国埋下了巨大的祸患,伍家幺子伍员也就是后来的伍子胥,从此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这条路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深刻影响了楚国的命运。
伍家原本是楚国的世家大族伍奢更是深得楚平王信任的重臣,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波彻底改变了伍家的命运,事情要从楚平王的一次荒唐行为说起。
当时楚国太子熊建即将迎娶新娘这本是一件喜事,可楚平王却对儿媳妇起了歪心思硬是抢先一步把人家娶了,这种有违人伦的行为在封建社会的君王那里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可楚平王做得更绝他不仅抢了儿子的老婆还想要儿子的命!
为了扶持小儿子上位楚平王将太子熊建发配到边境准备找机会除掉,这种做法让忠臣伍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楚国的安定伍奢鼓起勇气冒死向楚平王进谏。
伍奢的忠言并没有打动楚平王反而被奸臣费无忌抓住了把柄,费无忌向楚平王进言说:"伍奢一家与太子交好,不如趁此机会一并除掉,免得后患无穷。"
楚平王听信谗言决定除掉伍家满门,临死之前伍奢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字子胥)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他对楚平王说:"如果你召唤我的大儿子,他一定会来,因为他孝顺。如果你骗我的小儿子来,他肯定不会来,因为他从小就性格坚韧,能成大事。"
果不其然楚平王派使者去骗伍家兄弟,伍尚听话地回来了结果被杀,而伍员(子胥)却识破了阴谋连夜逃走,伍家只留下了这一根独苗。
伍子胥逃亡路上历尽艰辛,他忍饥挨饿日夜兼程最终逃到了楚国的世仇吴国,在吴国伍子胥很快得到了公子阖闾的赏识,他帮助阖闾谋划雇佣勇士专诸刺杀了前任吴王僚扶持阖闾登上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鱼肠剑"刺杀事件。
伍子胥在吴国如鱼得水很快成为吴王阖闾的左膀右臂,他与另一位名将孙武一起成为吴国的两大支柱,孙武就是著名的兵法家孙子他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奉为兵家经典。
公元前506年时机终于成熟。伍子胥和孙武联手率领吴国大军向楚国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次行动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吴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竟然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此时的楚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楚国了,楚平王已经死去十年他的儿子楚昭王继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楚昭王带着一帮大臣仓皇西逃狼狈不堪。
伍子胥等待这一天已经几十年了,他率军进入郢都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的陵墓,他命人掘开墓穴取出楚平王的尸骨用铁鞭狠狠抽打,整整抽了三百下直到尸骨成灰,这才稍解心头之恨。
这一幕可谓是复仇者的快意恩仇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并非什么不可理喻的行为,即便是楚国人也没有谴责伍子胥是叛徒或奸臣。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那个年代君臣关系还没有后世那么森严,普通百姓和贵族之间的界限也没那么固化,别看现在伍子胥是楚国的"叛臣",说不定哪天他就能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开国元勋。
这种流动性在当时是很常见的,秦国的商鞅、张仪、李斯这些外来人才,不都是在秦国大展拳脚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老百姓和贵族其实是挺平等的,国君虽然有权力但还不至于像后世那样口含天宪,大臣们更像是一群强势的奴隶主联盟,他们可以当国君但还做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种程度。
在这种背景下伍子胥带兵攻打楚国,在楚国人眼里更像是一场私人恩怨而不是叛国行为,楚平王先是不讲道义地杀害了伍家满门,伍子胥不过是在讨回公道罢了。
再说伍家本来就是楚国的大贵族,如果有机会他们自己也可能成为一方诸侯,就像晋国的"三家分晋"一样大贵族们随时都有可能从臣子变成君主。
所以在当时人看来伍子胥的行为虽然激烈但并不算出格,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史书上没有人说他是"楚奸"。不过伍子胥的复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他成功攻下了郢都但楚国并没有就此灭亡,楚昭王在另一位忠臣申包胥的帮助下逃到了西边的秦国。
申包胥跑到秦国后也不说别的就是一个劲儿地哭,整整哭了七天七夜把秦国君臣都给整不会了,最后秦国国君被他的诚意打动派兵援助楚国。
这一来二去的楚国总算是保住了,要不是申包胥这一手神来之笔楚国说不定就在春秋末期就消失了,哪还等得到后来的战国七雄呢?
伍子胥虽然没能彻底灭掉楚国但这次复仇行动已经让他名震天下了,从此以后他在吴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了吴王阖闾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但世事难料,伍子胥后来的命运却是一波三折颇有几分戏剧性。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这位夫差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一上台就想着要称霸天下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战。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吴国确实打了几场漂亮仗,特别是公元前484年在艾陵之战中大败越国,几乎要了越王勾践的老命。
但夫差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放过了勾践,这个勾践可是个狠角色,他被俘后在吴国当了三年的奴隶忍辱负重,终于等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野心一再劝告夫差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可夫差不听反而听信了奸臣伯嚭的谗言,开始疏远伍子胥。这下伍子胥眼看着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吴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却无能为力,他多次进谏都被夫差当成是危言耸听。
最后伍子胥索性破罐子破摔对夫差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迟早会后悔的。到时候你就把我的眼睛挂在吴国东门上吧,让我亲眼看着越国军队攻进来!"
夫差认为伍子胥是在诅咒吴国于是下令赐死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还不忘给好友留下遗言:"你把我的头砍下来,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掉吴国!"
果不其然伍子胥死后没几年,越王勾践就率军攻入吴国一举灭掉了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强国,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亡国贵族变成了另一个国家的开国功臣,他帮助吴国崛起,又亲眼目睹了它的衰落,他报了灭门之仇却最终死在自己一手扶植的君主手中。
这样的经历放在今天看来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精彩,但在当时的春秋时代这却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伍子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复仇的传奇,更是春秋时代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年代,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往往紧密相连。
春秋时期还有另一个特点 - 礼崩乐坏,这可不是说人们不讲礼貌了而是指周朝建立的那套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开始崩塌了。
在周朝初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每个阶层都有明确的身份和相应的礼仪规范,但到了春秋时期这套体系逐渐瓦解,诸侯国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弱小的国家被兼并,强大的国家崛起。
楚国本来是南方的蛮夷之国不被中原诸侯承认,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已经强大到可以和中原诸侯叫板的地步了,这种局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秩序重构"。
在这种大环境下像伍子胥这样的人才就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周旋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
这就好比现在的人才市场有能力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单位,而不是像古代那样世袭罔替,春秋时期的这种人才流动为后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伍子胥的经历其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几个特点:"伍子胥对楚平王的仇恨,源于楚平王对伍家的残酷对待,在当时的观念里这种私人恩怨是可以用国家力量来解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伍子胥率吴国军队攻打楚国,却不被视为叛国。
伍子胥能够在吴国施展才华展现了春秋时期人才流动的特点,这种流动性为各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在吴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的谋略,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智谋开始比单纯的武力更受重视。他最终被吴王夫差赐死反映了君臣关系的微妙变化,虽然君主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贤臣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底线。
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射出了春秋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它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充满戏剧性,更因为它深刻揭示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 - 在乱世中,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如何平衡个人、家族和国家的利益。
我们回顾伍子胥的故事时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可能会为他的忠诚和毅力所感动,有人可能会质疑他投敌的行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伍子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春秋时代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