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媛媛,今年52岁。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永远不会忘记。
两个月前,电视里正播放着高考录取新闻,主持人激情洋溢的声音充斥着客厅。
我坐在沙发上,半心半意地看着节目,思绪却早已飘远。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我瞥了一眼来电显示,心里一沉——是爸。
犹豫片刻,我还是接起了电话。“喂,爸。”我轻声说道。
“媛媛啊,你侄子考上大学了!”爸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我答应他15万费用全包!”
我的手一抖,遥控器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爸又开口了:“你们三个姐妹每人多给我5000块钱赡养费,这是你们应尽的义务!”
我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怒气说:“爸,我们已经给够了赡养费,不能再多了。”
电话那头突然爆发出一阵怒吼:“你们这些白眼狼!我孙子咋办?”紧接着是一阵摔东西的声音。我默默地挂断了电话。
房间里突然安静得可怕,只有电视里传来的欢快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贫困的小山村。
1971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三个姐妹中的老三。从小,我就感受到了家里浓重的重男轻女氛围。
3岁那年,弟弟出生了。虽然我还小,但姐姐们跟我形容过那天的场景,提到当产婆宣布“是个男孩”时,爸妈脸上绽放的笑容。那一刻,她们感觉整个家庭的氛围都变了。
弟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们姐妹的生活。爸妈对弟弟百般宠爱,而对我们却要求严格。在教育资源、生活用品、甚至是关注度上,差距都是显而易见的。
11岁那年,我被迫辍学了。爸妈说家里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上学,让我帮忙干农活。看着弟弟穿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我的心里充满了酸楚。
青春期的我,内心开始萌生出独立的意识。14岁那年,眼看弟弟即将上初中,我心中的不甘越发强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随邻居阿姨偷偷外出打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也是我与父母矛盾逐渐加剧的开始。
16岁那年,我正式离家南下广东打工。从工厂流水线工人做起,我吃尽了苦头。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学习各种技能,不断提升自己。
我省吃俭用,每个月都会定期给家里寄钱。那些年,我经历了90年代的经济浪潮,亲眼见证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22岁那年,我在工厂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老张。我们两个都是白手起家,一起奋斗打拼。
结婚后,我们生育了一儿一女。我始终警惕自己,不要重复父母的错误,努力给予孩子们平等的爱。后来,我们夫妻俩一起开了个小店,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
然而,家庭关系的伤痕却难以愈合。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赡养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令人心寒的是,一直备受宠爱的弟弟却开始推卸责任。最终,赡养的重担落在了我们三个姐妹身上。
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得更加刁难。他频繁索要钱财,稍有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我们姐妹三人虽然心力交瘁,但仍然尽力维持着这份亲情。
直到今天,这个电话彻底引爆了积压多年的矛盾。
我拿起手机,给大姐和二姐发了条消息:“姐,咱们聊聊吧。”
很快,我们三姐妹就在微信群里展开了讨论。
大姐李春花率先开口:“媛媛,到底怎么回事?爸又提什么要求了?”
我简单地把刚才通话的内容告诉了她们。
二姐李夏荷叹了口气:“又是这样,爸还是改不了偏心的毛病。”
我忍不住吐槽:“是啊,这么多年了,还是只惦记着弟弟家。我们的孩子上学,他可从来没管过。”
大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其实,我早就想说了。我们是不是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赡养问题?”
我和二姐都愣住了。二姐小心翼翼地问:“大姐,你是说……去法院?”
大姐的语气坚定:“对,去法院。让法律来判定我们应该承担多少赡养费。这样,爸就不能随意要钱了。”
我深吸一口气,说:“我同意大姐的提议。这些年,我们已经尽够义务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二姐似乎还有些犹豫:“可是……这样会不会太伤感情了?”
我苦笑道:“二姐,你还记得上次爸是怎么骂你的吗?就因为你没按时给钱。这哪里还有什么感情可言?”
大姐的声音透过手机传来:“二妹,媛媛说得对。我们不是不尽孝,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尽孝。法院会根据我们各自的经济状况来判定赡养费,这对大家都公平。”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三姐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们决定第二天一起去找爸,把我们的决定告诉他。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三姐妹就来到了爸的家。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了。爸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见我们进来,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你们来干什么?是不是想通了,准备多给钱了?”爸冷冷地说。
大姐上前一步,平静地说:“爸,我们商量过了。我们觉得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赡养问题。”
爸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什么?你们想告我?”
二姐赶紧解释:“爸,不是告您。我们只是想让法院来判定一个合理的赡养费金额。这样对大家都公平。要么赡养费维持不变,依然是每个月一万,但除了过年外,我们平时不再给钱,当然,你生病了我们会承担自己的那一部分,每个人四分之一,要么法院决定吧!”
我补充道:“是啊,爸。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尽自己的义务。但是您总是觉得不够,我们也很为难。”
爸猛地站了起来,指着门口大吼:“滚!你们这些不孝女!从今以后别再回来了!”
就在这时,弟弟李小龙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他皱了皱眉:“怎么回事啊?”
大姐看了弟弟一眼,说:“小龙,我们在讨论赡养的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弟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这是你们的事,我不想掺和。”说完,他就转身回房间去了。
看到弟弟的反应,我心里一阵苦涩。果然,当利益受到威胁时,他选择了沉默。
爸还在不停地骂骂咧咧,我们三姐妹对视一眼,默默地走出了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格外复杂。我知道,从今天起,我们家庭的关系可能会彻底改变。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老张从厨房探出头来,关切地问:“怎么样?还顺利吗?”
我苦笑着摇摇头:“能顺利才怪。爸气坏了,说以后别回去了。”
老张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别难过,你们做得对。这么多年了,是时候改变了。”
我靠在老张的肩膀上,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是啊,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努力维系这个家,但似乎永远都不够。
接下来,我爸不断打电话给我们施压,软硬兼施,希望我们松口,答应增加赡养费好减轻他宝贝儿子的负担,但我们都咬紧牙关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我爸还想卖惨,通过亲戚朋友道德绑架,好在大部分人明事理,要么不掺和,要么指着我爸重男轻女。
最终,我爸不得不妥协了,他担心真的闹到对簿公堂那一步的话,自己连三万块钱都拿不到,不再要求我们增加赡养费,但也骂骂咧咧的,说以后不想再见到我们这些不孝女。
生活还在继续。我和老张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孩子们也都长大了。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努力给予孩子们平等的爱和关注。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们不那么坚持,是不是还能维持表面的和睦?但转念一想,那样的和睦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下一代。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更加理性的环境中。
回首这52年的人生,我经历了太多的不公和艰辛。但我并不后悔。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虽然家庭关系出现了裂痕,但我知道,我和姐妹们的感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厚。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今天,当我坐在自己的小店里,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平静。我知道,无论未来还有什么挑战在等着我,我都有勇气去面对。因为我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别人的认可,而是源于内心的坦然和自足。
夜幕降临,我关上店门,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两旁的路灯亮了起来,照亮了我的归途。我知道,家里有爱我的丈夫和孩子在等我。这,就是我全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