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基本功的美院时期告一个段落之后,我想要整合一下这七八年来,我对于绘画基础认知的学习重点,对于不是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有点枯燥,但这是很少人会去提到的,还请忍耐一阵子。

我把绘画转而称之为造型艺术,如果失去造型,基本上,绘画的概念就很难存在了。而绘画的靠山无非是造形和色彩,这是手上功夫,而构图比较属于思想上的,很多人会画画,但不会创作,就是在思想上的缺乏。而有人满脑子思想,却不能使之呈现成理想画面。比如说李安的作品《少年Pi的奇幻之旅》,许多西方导演都说拍不出来,而李安导演拍出来了,主要是他看到画面了。

造型比较像是大家所说的素描,但在我这里的认知较为广义,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圆,这就是素描了,但问题是,画在哪里最好看?画多大?如果加上色调、笔触、手法,一个 圆圈就会有好几万种呈现方式,而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构成了你的绘画风格。它简单吗?它难得要命!画圆圈不难,没有技术问题,难在怎么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绘画一开始的重点就是“位置”对不对。位置不对,五官画得再漂亮也没用。写实风格的位置受到了很多的制约,如比例,但也有很多作品,纵使比例不太对,一般人也看不出来,这些都是艺术家在有意无意中自我感受后呈现在画纸上的结果。

我们一般会说,人物不可放在正中间,但这也是不一定的,倒是人物的动态可以左右调整加强,产生曲线美,如维娜斯雕像,这同时也牵扯到重心及动态问题。

画风景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地平线的位置,思考方式要用二度空间的角度,地平线要放在画布的位置是几比几,天2:地8;天3:地7;天4:地6,一半一半就会出现单调平分的可能。当然,也可以上下颠倒。

一排树或人要如何排列组合?1:2:3:4……很单调,如果是2个人:1个人:3个人就会有趣得多;中间的空间各留多少?这牵涉到节奏的问题。你去看看音谱,好听的音乐,往往它的音符排列组合也很好看。哥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说明位置高低错落有致,纽约中央公园的天际线很好看便是一例。

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画面的节奏,空间、动线、面积、比例、大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造型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黑灰白和明灰暗,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简单来说,明灰暗就是有了直射光,黑灰白即是固有色。

早期的油画多半表现生活环境,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画现代生活的景物时,要特别注意去做取舍。明灰暗指的是“单一光源”,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很难有单一光源了。

2011年后,欧盟出厂的汽车都一律加装日行灯,要怎么画?还有必要画吗?如果真要画的话,靠明灰暗的概念是画不出来的,因为它很难产生影子,此时,得靠黑灰白。

在白天的室内,不开灯的话明度会是多少?在阿里山上,起雾的森林里明度会是多少?夏天的傍晚七点和冬天的傍晚六点,明度分别又是多少?这些都是没有光照的例子,如果不懂黑灰白,将有一大半的自然气候景象不会画。

看到一张在充足光线照射下的写实画,有些人会说:“哇!好立体啊!”殊不知,表现立体感的是结构,不是光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西方绘画里,光线的使用铺陈多半是设计过的,人物无论在光线下或阴影里,躯干依旧是立体的,这是由于结构的关系。而光线、结构、立体并非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西方绘画里它们有时会各自独立,用不同的面貌呈现。我们东方人学习西方艺术,往往很用力!因为那是不可知的部分,往往学到了一些东西,就死抓着不放,他们喜欢丢掉,我们偏爱囤积。

画写实画的人都想要画出空间感,但是,在美术史上,空间这件事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大部分的油画作品都是以二度空间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说,他们在乎的是主角到画布边缘的空间,而我们一般说的空间其实是景深,它占据整个画面其实是不多的。

背景这件事的说法,其中包括景深的物品,另外一个涵义也在人物肖像或静物的背景。很多人说画素描最好画背景,其实背景很不好画,它的空间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只要把色调区分好即可,但问题在于,我看过很多的模特儿布置,背景一蹋糊涂,与其这样,不如不画,色调也是乱七八糟,不讲究的布置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我们美院里的布置有时会耗费5、6个小时才调整到算满意,然后制作小稿,找手感、色感、位置及关系,绝不是随便上画布的,这些,数年后才能见真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色彩的概念很晚才发展出来,我认为某部分原因和科学有关,光学和色彩学的研究对油画色彩有了某些影响,但是我在鲁本斯、林布兰的画上还是有发现冷暖色并存的现象,这说明了大师的观察力还是很敏锐的。

其实说到色彩,我们的直觉就是写生色彩,这个说法也没有不对,但是外光写生在17、18世纪就有了,却没有发展出如印象派色彩的条件。有趣的是,印象派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但自莫内、毕沙罗、希施里之后,没有一个画家走同样的色彩写生路线。不过色彩的影响力已然成形,也有更多的艺术家将写生色彩转而个性化。

自照相术发明之后,造型和色彩就再也不是对物体的客观描绘了。

我发现在台湾已经有很多人愿意去画写生了,这是件好事。出了画室,面对大自然,其实也是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在现实里面临着最最现实的压力,光是与时间赛跑,掌握光线和色彩,这不是耍耍嘴皮能够应付的了。但是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大家思考并解决的。

大家普遍会画小尺寸的画作,在我离开台湾之前也是这样做的,到了俄罗斯也是告诉我要画小稿,但是,这是为什么却不一定人人都知道。我们都知道画小油画,为的是抓住大色块,不要被对象的细节所影响,不然画会因此变得琐碎。但画小稿的前提是时间要短、速度要快,否则一样徒劳无功。如果只画小油画,却没有意识去理解为何要这样做,一样是浪费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小尺寸的画布练习的是大色块,天、地、山、水,不需要画细节,这些主题可以用来做练习,它适合拿来画大场景,当练习的效果达到了,一定要强迫自己改画较大尺寸的画布。

对于我而言,大尺寸或小尺寸的画布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它们都要注意大色块,因此,画小画的重点在于大色块,而不是小尺寸的画布,画大幅的画作,一样要注重大色块。但往往我看到不少人画小画,却不一定有能力画较大尺寸的写生作品。反而,有的人在较大的画布画的反而是小景:一、两棵树,街景的角落等等。其实我们应该要先注意大色块,万一画面琐碎,就要再次回头来处理大色块。

因此,我的结论是,在初阶学习时,画小画,抓大景,短时间;进入大画布,在铺第一层底色时,一样是大色块,短时间。重点都放在大色块,而不是练习小画布,务求让大色块的概念放在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再者,找到光线及色彩的规律,有意识地练习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天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记忆色彩的关系。我的经验是,一开始铺陈大色块的时候,使用的颜色种类不要超过四种,多了表示对色彩不敏感,只是碰碰运气,而且会闷,之后再互相调色,压制彩度过高的部分。

而在有一定程度的训练后,即使手上没有作画工具,光靠观察,也能够在脑中调出你想要的颜色。为了能够将写生的作品提升到创作的程度,色彩与情绪的连接也是重要关键。

连续好几天下雨后的晴天,和另一个每天都炎热的其中一天,在感受上必有不同,人的情绪是会受其影响的,从小生长的地方,和出外多年回到生长的地方,虽然是同一处,但在情感上依旧有差别。利用了写生作为手段,平时的观察去记忆,感性的认知去铺陈,风景油画创作就不只是小画的放大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我对俄国的解剖课的沉重压力记忆犹新,要将这种压力彻底解决,只有面对。

在回到台湾之后的几年里,我分别在台北、台南、高雄、上海等地授课解剖,不只是解释肌肉骨骼,更多的是讲解结构、重心、体块、外貌特征,从额头开始,行经五官、颈部、锁骨、胸腔、腹腔、骨盆、腿、膝、脚踝、跟骨、脚掌、手、脚指(趾)、正、背面。

艺用解剖的重点不在肌肉骨骼的名称及位置,而在当做什么运动时,什么肌肉会有怎样的运动,这些是肉眼不易见到的内部结构。

我直接裱了一张近两公尺高的画板,对着模特儿,直接解释所有必须知道的解剖知识,甚至带着学生去看健美比赛!我的天马行空,学生欣然接受,在知识及趣味之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对解剖的兴趣,这对于我来说,亦是一个极为宝贵的经验。

对于人体的素描习作,我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想法。我看到很多有意想把人体学好的学生在努力寻找人体的奥妙并且加以描绘,但是却不太有人知道为何要学习人体。

所以,我一直提问:你要画人物的创作吗?写实主义里面的人物创作,并非抓了几张照片拼凑一下就可以称得上人物写实风格,它必须熟悉人体的结构、动态及美感,这些人体的动作在说明什么状态。因此,深入研究人体素描的确是有其必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研究人体的线条美、结构美、动态美为主要目标,进而发展出新型态的人体艺术的语汇,那么,研究人体的造型规律将是最关键的针对项目。

然而,学习如何画出一幅不错的人体素描,却多半与上述两种目标不符。最讽刺的是,不管你要不要完成上述两项目标,速写的重要性远大于素描,当然,速写或素描的类型有很多,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你根本没看过有哪些素描画的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素描,他们的素描,其实就是长时间的速写,也就是解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敦浩作品

速写的关键其实在于记忆,迅速掌握人物动态,脑中累积了成千上万的动态,在做草图时,凭借着记忆修正到最接近心目中最理想的形象,如果需要更多明确的细节,才会需要模特儿,借此深度描绘。

而速写更是掌握人体动态和风格的最有效的利器,相形之下,素描反而比较倾向解剖的学习成果发表,但偏偏我们多半不是先学解剖,反而比较像是学习比例、色阶、实虚层次等。我并不认为学习人体素描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一定要知道学习的目的,否则,你连怎么学都不会!

作者:钟敦浩

转载:Art of Tun-Hao Chung

编辑: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