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心归处是淮安》

讲百姓故事 听百姓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一份专属自己的独特花火。

一段珍藏于心的回忆,

既是难忘的故事,

也是时代的缩影,

时光不老人已老,

而心中的那座城,

始终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IRST

本期荐读

流均这种地名背后的故事

作者:王怀扬

在我家乡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地名,叫“X家墩”,比如:王家墩、常家墩、陈家墩、邬家墩、阮家墩等等。地名怎么会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墩”扯在一起呢?多少年来,这个疑问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近来通过翻阅地方志和走访家乡的一些老年人才发现,这种地名的背后写满了家乡先民的血泪和辛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在世时,有时在闲谈时会谈到,我们王家的老祖先是苏州阊门的,是明朝洪武年间被强行迁到苏北的。父亲见我将信将疑的样子,又说道,你不信脱掉右脚袜子看看,右脚最小指的指甲是不是两瓣的?我仔细一看,还真是的!父亲继续说,那是当年官兵驱赶我们祖先时,战马铁蹄踩到他们右脚留下的印记。父亲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也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后来我的家族祭祖,曾专门派人到苏州寻根,无奈年代太久远了,无功而返。

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父亲的说法是有历史依据的。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经过多年征战,朱元璋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年号洪武。因为连年战争,江北人口锐减,很多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为了平衡发展,朱元璋就下令从江南强迁人口到江北的盐城、扬州、淮安等地,史称“洪武赶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强迁路上,少不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少不了叱骂、皮鞭和马踩,那场景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一部分先民被官兵押送到我家乡现在的位置,地方官员宣读完朝廷的抚民政策:“给牛种车粮,三年不征;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明史.卷七十七》)”,就扬长而去,哪还管他们的死活!我家乡虽然现在阡陌纵横,房舍井然,但在明朝初年,陆地面积还极其稀少,绝大部分仍在茫茫芦苇荡中。连栖身之地都没有,给牛给车又有何用?

沧海桑田。直到宋代以前,苏北广大地区还淹没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淮安东乡临海边最大的湖泊叫射阳湖。斗转星移,射阳湖逐渐淤积。我家乡的成因,就是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夺淮入海,泥沙注入射阳湖中淤积抬升而成的。在家乡,有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我家乡,庞大的官船队伍迷路芦苇荡,三天三夜找不到出路。按时间推算,乾隆皇帝下江南比“洪武赶散”还要晚三百多年,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先民们的生存环境是多么的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活命,先民们只能在茫茫芦苇荡中,寻找略高于水面的土墩子(家乡方言称为“柴搭子”),像原始人一样,在土墩上面用柴草搭个窝棚栖身。他们一边打鱼,一边割些芦苇、蒲草拖出去,卖给有钱人家当柴火,换点粮食果腹。临水而居,夏天的蚊子能吃人,冬天的寒风能把人吹成肉干。

后来,随着泥沙淤积速度的加快,露出水面的土墩多起来,先民们就挖土扩大原先居住的土墩,在上面搭建茅草屋,又围滩造田,生产粮食。就这样历经几百年的风霜,由一户到两户再到三户……慢慢开枝散叶,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炊烟袅袅的水乡小村落。村落之间,也有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为了便于村落间的交往,人们就以最先落户在这个土墩上的人家的姓氏称呼这个小村落,如王家墩、邬家墩、阮家墩等等。

荜路蓝缕,披荆斩棘。从富庶的江南到不毛之地的江北,从茫茫芦苇荡到屋舍俨然,这背后隐藏了先民们多少血泪和辛酸!别的不说,那年年不绝的水患就让人欲哭无泪。因为地势低洼,发大水是家乡的“家常便饭”。眼看到手的庄稼淹了,饲养的鸡鸭鹅和肥猪冲走了,温暖的小家也被冲走了。先民们春天吃糠咽菜,秋后外出逃荒,民谣“芦花荡,水汪汪,村村一片好凄凉。”就是当年家乡水灾后的真实写照。据史载,从清康熙年间到新中国成立,苏北大水灾就达三十六次之多。特别是1931年和1946年的特大水灾,是家乡人多少年都挥之不去的噩梦。如今很多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土著居民的祖先都是苏北人,就是那两次特大水灾后逃难过去的。因为水灾频繁,绿草荡周边从流均沿荡到施河王桥的广大地区,还没有发现一座百年以上的古民居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徜徉在家乡平坦的乡间水泥路上,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安静而祥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ECOND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怀扬,淮安区流均镇人,爱好文学,现居无锡。

《我心归处是淮安》

您,就是城市故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

人人都是城市故事家

人人都是城市聆听者

征稿热线

13338900444(微信同号)

邮箱:511571682@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